信息时空

2016-02-05 22:06
中国煤炭 2016年6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钢铁煤炭企业



信息时空

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煤炭现有产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针对目前央企存在的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会议确定: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引导督促央企围绕和突出做优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有序转让退出非主业资产,控制连续亏损、从事非主营业务等企业的员工总量,严格定岗定编定员,精简管理部门和人员,加快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积极稳妥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二是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结合“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先进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鼓励央企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扎实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工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走在前列。三是压缩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转变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国资流失。四是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成本管控,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今明两年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推动央企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

财政部安排1000亿元专项资金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

财政部消息,钢铁、煤炭行业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性行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钢铁、煤炭行业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

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积极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相关工作。

一、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近日,经国务院审定后,财政部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

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实行梯级奖补。其中,基础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80%,结合退出产能任务量、需安置职工人数、困难程度等按因素法分配;梯级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20%,和各省份、中央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量的省份、中央企业,按基础奖补资金的一定系数实行梯级奖补。专项奖补资金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分别负责制定本地区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并报国务院备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综合平衡并确定各地区、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任务后,财政部即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拨付奖补资金。

二、实施钢铁煤炭行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实行钢铁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落实煤炭企业增值税抵扣政策;落实煤炭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落实钢铁企业利用余压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三、实施钢铁煤炭企业重组、破产等的财税会计支持政策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出让收入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等,支持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收购、合并、债务重组、破产等。

四、实施钢铁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政策

支持金融企业及时处置不良资产、通过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走出去”。

五、实施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

“十三五”期间,煤层气(瓦斯)开采利用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从0.2元/m3提高到0.3元/m3。

我国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意见》指出,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意见》提出,着力落实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任务。到2020年,实现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意见》明确,将推进七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保护补偿力度。二是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研究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三是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四是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以生态产品产出能力为基础,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五是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六是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七是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产品有价、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意识,营造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5》发布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神华集团、中煤能源等位于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排名前十位。

《报告》表示,近年来,煤炭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针对煤炭开采及生产加工的过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煤炭企业通过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将环保与企业的运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员工责任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通过调查,煤炭行业的整体社会责任评分为41.3分,达到三星水平,处于良好阶段。

《报告》提到,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全方位推进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社会责任理念不断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制度中,同时也使社会责任与企业管理者相互促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据了解,2015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通过对58家企业调研和问卷数据处理得出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综合情况,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16个行业社会责任评分相比,煤炭行业处于第五位。

其中,2015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级前十名企业分别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还表示,虽然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尚存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政策引导有待加强、部分中小企业意识淡薄等。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煤炭企业在全球影响力不断加大,煤企应当在国际市场经营中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责任编辑 宋潇潇)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钢铁煤炭企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