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研究呼唤大作与大家

2016-02-05 23:45宋厚亮
中国慈善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中大作好书



公益慈善研究呼唤大作与大家

2015年,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的著作《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出版。厚厚的一大本,592页,对于喜欢短阅读和轻阅读的现代人来说,拿着这本书有些令人生畏。从出版的角度看,这本讲述美国公益慈善发展史的专著,很难有多大的市场和受众。然而这本大部头的销量非常好,阅读者众多,既有公益界的人士,也有文化界、商界的人士。其实,这本书并不是完全的新书,它已经经历了三次出版,三个书名,之前的分别是《散财之道》《财富的归宿》。有趣的是,在不断修订完善增加内容后,读者越来越多。

资中筠并非专业研究公益慈善,而是在研究美国时偶然发现公益慈善的元素,再一步步深入研究。这是一本无心插柳之作。但如今,它已是公益慈善研究的“大作”。可以想象,如果这十多年来,资中筠先生专做公益慈善研究,她会有更多的该领域研究作品,如今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大家了。只不过她有她的专业,志不在此。实在是公益慈善领域的遗憾。

更早前的1999年,徐永光先生主编了一套第三部门研究的丛书,其中一本是秦晖教授的《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这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写得极为深刻。正因为如此,一般人难以看进去,于是它的价值和地位被严重忽略。

这是公益慈善界难得的好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可以超越时间。

在中国,公益慈善行业已有三十多年,进入快发展阶段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与实务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领域的研究和学术成果并不是太多,有影响、超越时间的开创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大师级的学者,在目前的中国各个领域都鲜见,公益慈善更是如此。但拿得出大作的大家,还是有条件出来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未来十年、二十年将迎来大爆发。同时,公益慈善既是专门的行业,又可以链接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等,跨界的研究更值得期待。

如今,不少学者都转到公益慈善的研究上来,也有年轻的学者自毕业后就进入该领域的研究中,这是出更多大作与大家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中大作好书
风雨大作
推荐一本好书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超市大作战
好书共享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传承现状研究
名城资中 血脉香橙 中国·资中第二届血橙节开幕
老叔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