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02-05 05:35宋庆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丁醇乙胺吡嗪

宋庆艳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宋庆艳

目的 分析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吡嗪酰胺治疗。结果 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13.33%高于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3.33%(P<0.05)。结论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根据患者适应证选用。

乙胺丁醇;结核性脑膜炎;吡嗪酰胺

作者单位: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肺内结核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疾病,病死率约45%,大部分患者具有后遗症,临床常采用链霉素和氨水杨酸进行治疗,但由于分枝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导致链霉素和氨水杨酸治疗效果不显著,近年来,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新近合成物出现,对抑制患者结核杆菌有良好效果[1-2]。因此,本院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收治时间2010年1月~2016年1月,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其中30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25例来自住院部,35例来自门诊部。

观察组:1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01±0.31)岁。

对照组: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21~30岁,平均年龄为(26.33±0.27)岁。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乙胺丁醇治疗,每日15 mg/kg,同时加用10 mg/ kg异烟肼、15 mg/ kg链霉素。

观察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吡嗪酰胺治疗,每日3次,每次500 mg,另外加用450 mg利福平、300 mg异烟肼、400 mg左氧氟沙星。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同时治疗50 d后,详细记录治疗后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死亡率。

对比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副作用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副作用发生率进行统计处理,死亡率、副作用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副作用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死亡率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2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33.33%。

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9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36.67%。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3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3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药物副作用

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发生永久性偏瘫的有1例,副作用发生率为3.33%。

观察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发生永久性偏瘫的有4例,副作用发生率为13.33%。

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13.33%高于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3.33%,P<0.05。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发病率不断上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害、脑实质损害等,若未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3]。

吡嗪酰胺为临床上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强,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重要抗结核药物,对非繁殖期结核菌具有杀灭和抗菌作用。吡嗪酰胺通过影响患者体内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从而抑制患者体内结核杆菌生长,而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对结核性脑膜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郭晓红[4]的实验,对照组和我院同样采用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吡嗪酰胺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为32%、副作用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为38%、副作用发生率为2.00%。其结果与我院结果大致相同,所以由此证明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采用吡嗪酰胺治疗后副作用较多。同时郭晓红在实验中有3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而本院只有21例患者死亡,其可能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个人体质密切相关[4-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3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3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13.33%高于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3.33%(P<0.05)。

综上所述,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药物副作用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适应证进行分析,从而选择较为符合的治疗方式。

[1] 王婷,赵雁林,刘家云,等.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耐药表型的特征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9):660-667.

[2] 郭锐,孙长宇.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89-90.

[3] 漆伟男,许鹏,王思思.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4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82-83.

[4] 郭晓红.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 工企医刊,2013,26(4):300-301.

[5] 杨晓云. 自拟益神醒脑开窍方联合化疗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3,19(5):56-57.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yrazinamide and Ethambutol in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SONG QingyanDepar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Jiamusi TB Division Within the Tumor Hospital,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yrazinamide and ethambutol in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ethods A total of 60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thambuto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pyrazinamide.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side eff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yrazinamide and 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has good effect,on the clinical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s for use.

Ethambutol,Tuberculous meningitis,Pyrazinamide

R 971

A

1674-9316(2016)12-009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062

猜你喜欢
丁醇乙胺吡嗪
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相关基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酚磺乙胺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查
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新型燃料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的优化策略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刚乙胺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
盐酸乙胺丁醇的测定及其抗结核作用
丙酮丁醇梭菌高耐丁醇突变株的选育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