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应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2016-02-06 12:12张秀青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病虫农作物

张秀青

(河南省清丰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濮阳 457300)

玉米种植技术应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张秀青

(河南省清丰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濮阳 457300)

玉米是我国作物种植中,较为广泛的一种农作物。提升玉米种植技术,可有效增加玉米年产量。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得到了科学的推广。种植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玉米种植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并简要探讨技术应用的成效。

玉米种植 应用效率 现状 种植技术

1 我国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1.1 重视程度大幅度升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农产品中最主要的作物。基于此,我国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凭借人造卫星,取得了先进的科学实验数据,有效保障了玉米品种的改良。另外,在种植玉米方面,我国逐步完善了相关经济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玉米种植户的积极性。

1.2 玉米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的快速推广,使玉米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在我国大部分区域,依靠种植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农作物利用率。许多地区率先应用玉米种植设备,形成机械化玉米种植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玉米种植的有效率。

1.3 种植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对玉米种植进行深入的研究,将诸多农作物种植技术及新的种植方法,应用到玉米种植领域,通过玉米种植技术,促使农作物更快成长,有效改善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率。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促进了自身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据有关调查发现,我国近年来,在玉米农作物产量方面,得到了快速增长,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无论是从口感方面,还是产量方面,改善成效都非常的明显。调查结果证明,种植户开始重视种植质量,认识到科学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在玉米种植中,有机绿色肥料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确保了玉米种植质量,而且保证了消费者安全食用。

2 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成效探索

2.1 病虫灾害防治技术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无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病虫害现象,这对玉米产量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同时也是影响玉米作物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针对性的防治技术,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但是,在防治病虫灾害过程中,亟需解决诸多问题。

病虫害主要发生于玉米栽培期及后期预防,要想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要从玉米种植、后期预防2方面出发,联合研究,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举措[2]。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合理运用种植技术,有效处理玉米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无菌培养;在后期预防时,应按照多年种植经验,通过深入观察,合理配置不同类型农药的比例,实施于农作物。

2.2 玉米高产方法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栽培技术尤为关键。所以,要想提升农作物高产,首先就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同时,栽培技术的好坏,也将对农作物的产量,以及生长造成直接影响。针对玉米栽培,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影响玉米种植的因素相对较多,若是在种植时,不讲究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则有可能对玉米的存活率造成直接影响。只有对栽培技术不断进行优化,找到最佳的种植方式,才能提升玉米产量,确保玉米的存活率。

2.3 改良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的改良非常重要。根据我国气候及土壤的实际情况,适合种植的玉米种子已被研发出来。同时,与现有的玉米种植技术相结合,使玉米种植已经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

3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玉米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玉米的质量及种植效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3]。所以,在玉米种植时,应不断采用新技术,通过密植技术、高产栽培及防治病虫害等,达到高效玉米种植的目的。

[1] 麻建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现代农业科技,2014,(11):70+72

[2] 顾桂兰.浅谈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58~159

[3] 杨友东.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中国农业信息,2015,(03):15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病虫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