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06 12:12李春香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黄秋葵黄河三角洲基肥

李春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 250100)

黄河三角洲地区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春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 250100)

黄秋葵颜色艳丽,具有观赏价值,也可食用其果荚,有红色和绿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文章主要介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河三角洲 黄秋葵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黄秋葵,植物学名,又名秋葵夹、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是锦葵科1年生草本植物。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高档营养保健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黄秋葵在我国很多地方可以种植。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很适宜黄秋葵的种植。

1 形态特征

黄秋葵的花为黄色或红色,呈漏斗形,花5瓣,颜色艳丽,具观赏价值;叶全缘或掌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果实为蒴果,似羊角,长8~20 cm,绿色或红色;种子肾形或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 g;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高1~2.0 m。

2 黄秋葵的营养、药用价值

黄秋葵食用的是它的果荚,有红色和绿色2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它含有铁、钙及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预防贫血的功效。黄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蛋白质、鼠李聚糖、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可健胃助消化,保护肝脏,增强体质。黄秋葵含有特殊的药效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

3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黄秋葵忌连作,应选前茬为根菜、叶菜类的地块种植,尽量不要选果蔬菜前茬的地块。黄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应深耕25 cm,精细整地,一般每667 m2施土杂粪2 000 kg,饼肥100 kg。

(2)播种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 cm×40 cm,每穴播2~3粒种子。直播时,最好整成小高畦,开沟或挖穴播种,每667 m2用种0.25~0.40 kg。播种前,先浇足底墒水,水渗透后播种,覆土厚度2~3 mm,然后轻轻镇压。

(3)种植密度。可1.2~1.4 m高畦种植2行,也可打70 cm宽的平畦种植单行,株距30~45 cm,每667 m2密度2 700~3 000株。高秧品种密度可小一些;矮秧品种可大一些。

(4)中耕培土。在株高40 cm时进行追肥培土,连续培土2~3次,防止倒伏和有利于排水。防止倒伏也可设支架,用长约1 m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

(5)植株整枝。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4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黄秋葵的植株高大,结果量大,充足的肥水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黄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黄秋葵出苗后,应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7 m2施尿素6~8 kg;第2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在苗高30 cm,进入结果期时,重施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5~30 kg;生长的中、后期,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干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 d浇1次水。生长后期,酌情浇水。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应及时排水。

(2)防治病虫。黄秋葵病害较少,虫害较多。主要有蚜虫、蓟马、病毒病等,每667 m2用10%福瑞松粒剂1 000~1 500 ml于定植沟施基肥时,条施。生育期,如有虫害发生,可用阿维菌素、螨立绝等喷雾防治,每隔5~7 d喷1次。

5 采收

黄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荚。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会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质量,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一般花谢后7~8 d,嫩果长到8~10 cm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期可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

6 储存

黄秋葵在较高的温度下,呼吸快速,使组织快速老化、黄化及腐败。应防止擦伤,否则擦伤后数小时即变黑,影响卖相。所以,不论挑选还是储存时,不应挤压。

猜你喜欢
黄秋葵黄河三角洲基肥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黄秋葵籽类咖啡产品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黄秋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