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06 12:12贾贤刚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蕾期棉铃虫果枝

贾贤刚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疃里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山东济宁 272415)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贾贤刚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疃里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山东济宁 272415)

棉花蕾期若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影响棉花发棵,需隔沟轻浇水;棉花蕾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但为防止棉花早衰,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667 m2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 kg。一般在见花后5 d内追施尿素15 kg,7月下旬追施7.5 kg尿素作为盖顶肥,以后不再根基追肥。为了推广高产、稳产、综合抗逆性好的品种,文章重点研究增加铃重的理论和技术,不同生产条件下,高产群体延缓植株衰老、减少落花落铃、提高衣分的技术措施,集成抗旱保苗、平衡施肥、病虫草无害化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蒜套棉、麦套棉、瓜套棉一体化栽培,实现全年均衡高产的综合技术种植模式。

棉花 高产 栽培技术 研究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模式不断改变和土壤耕作制度的不断改变,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土地的持续高效的生产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向套作棉方向发展,逐步提高复种指数,利用国家棉花良种补贴及目标价格补贴的利民、惠民政策,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基层服务措施,实现棉花的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大力推广高产、优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注重因地制宜、良种良法配套、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复种套种技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重点研究蒜套棉、麦套棉、瓜套棉的一体化栽培品种搭配、肥水运筹、资源共享的高效种植技术,实现棉花高产、增产。

1 关键技术

1.1 选择主导优良品种

选种要选择优质抗虫棉瑞杂816、鲁棉研15、鲁棉研28等中早熟品种,其生育期在125~130 d,适合套种。提倡年年换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用2代或3代的棉种,若自留种,则每年减产10%左右。

1.2 选择合适地块

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强、透气性好、pH值在6.5~7.5的弱酸性和中性土壤,并具有良好的排水和灌溉条件,日照条件较好的地块。

1.3 深耕培肥

山东省鲁西南一带,适于9月20~25日小麦、大蒜等前茬作物种植前,耕翻整地,最好深耕。同时,施足底肥,以每667 m2施土杂肥3~4 t、氮磷钾复合肥50~60 kg、锌肥3~4 kg、硼肥1~2 kg、铁肥1~2 kg。

1.4 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

适时播种。播种过早会因低温造成出苗不全,苗期病害加重,后期早衰;过晚易造成徒长,坐桃偏上,错过最佳铃期,不利于高产。山东麦棉种植区适于4月15~25 日直播,并采用地面覆盖,每667 m2种植密度3 000~3 500株为宜。蒜棉、瓜棉种植区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栽培,3月底至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每667m2密度2 500株为宜。播种深度3 cm左右,根据墒情,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

1.5 科学化控,合理整枝

棉花在现蕾后,视长势进行化学调控。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中下旬,分别每667 m2喷缩节胺0.5~1 g、1~1.5 g、1.5~2 g、2~3 g。在科学化控的同时,及时整枝。在第1果枝生出后,及时去除果枝以下的叶枝,及时摘除主茎上的营养枝和芽。7月20日前后打顶,并按照下面果枝少留果节的原则,打下部果枝的边心。一般底部1~3果枝留1~2节果节,为控制封行程度,中部果枝采取行间果枝碰头就打边心的办法。

1.6 合理施肥浇水

一般地块每667 m2施N、P、k复合肥,折纯N 12.5~15 kg、P2O53~9 kg、K2O 4.5~7.5 kg,氮肥基肥40%,追肥60%,磷肥基肥和钾肥基肥追施各半。棉花蕾期若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影响棉花发棵,需隔沟轻浇水;棉花蕾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但为防止棉花早衰,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667 m2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 kg。无论高产还是超高产棉花地块都应重施花铃肥,花铃肥应是速效氮肥。

一般在见花后5 d内,追施尿素15 kg,7月下旬追施7.5 kg尿素作为盖顶肥,以后不再根基追肥。苗期一般不需浇水,初花期一般干旱达15 d左右,中午叶片略见打蔫时,应及时浇水。即使下雨,不透也应浇。最后,在棉花吐絮后,如遇干旱也应浇1次水,可以提高根部活力,延缓棉花衰老,增加铃重,增产10%左右。

1.7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上,应以防治苗期蚜虫、棉叶螨、伏蚜、烟粉虱、盲蝽象为重点。同时,注意防治2代棉铃虫和其它害虫。应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搞好虫情调查,达不到防治指标不药防,尽量推迟药防时间,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达到防治指标应当机立断,及时药防,对症下药,能兼治的不单治,能挑治的不普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应选用抗黄萎病性能好的品种,并注意采用农业措施、喷施黄腐酸进行防治。

棉花的主要虫害有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棉蝽象、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等。

(1)蚜虫。苗蚜的防治方法及措施:当3片真叶前卷叶率10%,4片真叶后卷叶率20%时,防治。伏蚜的防治方法及措施:当棉花的卷叶株达7%~16%时,及时防治。选用药物:吡虫啉或有机磷农药。

(2)棉铃虫。2代棉铃虫不用防治。3、4代棉铃虫孵化高峰期开始施药防治,连喷1~2次。用药种类:有机磷、菊酯类农药等。

(3)棉红蜘蛛。棉红蜘蛛应及早防治。当点片发生时,就应防治。

(4)棉蓟马、棉蝽象。当被害棉株率达5%~14%时,就应用有机磷农药喷施棉株顶尖。

(5)美洲斑潜蝇。用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

(6)甜菜夜蛾。用美满或有机磷+菊酯+高渗剂进行防治。

(7)枯黄萎病。防治:枯黄萎病重发区,实行轮作倒茬。

(8)铃病。防治: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3、4代棉铃虫时,混喷。

2 创新点

推广高产、稳产、综合抗逆性好的品种。重点研究增加铃重的理论和技术,合理密植,提高群体整齐度,发挥增产潜力。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高产群体延缓植株衰老,减少落花、落铃,提高衣分的技术措施。集成抗旱保苗、平衡施肥、病虫草无害化的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研究蒜套棉、麦套棉、瓜套棉一体化栽培、品种搭配、肥水运筹、资源共享等高效利用技术,实现全年均衡高产的综合技术种植模式。

猜你喜欢
蕾期棉铃虫果枝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库源比影响纽荷尔脐橙叶片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