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地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6-02-06 16:01
中国矿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勘查工作

高 兵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地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高兵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十二五”以来,地勘行业在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发凸显。“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地勘行业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总结“十二五”地勘行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地勘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以创新发展激发地勘行业发展新动力、形成地勘行业发展协调新格局、探索地勘行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开拓地勘行业开放发展新空间、最终共享地勘行业发展新成果的建议。

新发展理念;地勘行业;“十三五”

“十二五”时期地勘行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工作内容与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认清大局大势,把握发展主动,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的逻辑关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新发展理念统一贯彻到地勘事业发展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地质工作支撑服务。

1 “十二五”时期地质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为地勘行业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更高要求,各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视地质工作,地勘单位在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发凸显。

1.1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勘单位积极发挥找矿主力军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面对国内外地勘经济持续下滑严峻形势,地勘单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总的来看,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找矿成效最显著的五年,中央领导多次对地质找矿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590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5%,其中社会资金占84%;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五年目标任务的大宗紧缺矿产中,除钾盐和锡矿,其他矿种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新发现中型及以上矿产地736处,其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铀、镍、钼、钨、金、铅锌、锰、石墨、锂等发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大矿床;基础地质调查基本实现找矿远景区全覆盖,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面积是“十一五”的4倍,占1949~2010年完成总数的一半。1∶5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丰硕成果,发现矿产地232处,圈定靶区2919个;摸清了煤炭、铀、铁、铜等25种矿产资源潜力,实现我国迄今为止评价矿种最多、专业最全面、可靠性最强、最具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更加自觉地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服务

地勘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积极作为,瞄准战略实施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卓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地质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为有关方面决策和战略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地勘单位参与编制的《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充分发挥了地质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河北地勘单位参与编制的河北省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工程规划建议评估报告为河北省生态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据;甘肃省地勘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贵州省地勘单位以地质科技园的建设运营为契机,建立地质大数据平台,服务贵州大数据发展战略;湖北省地勘单位积极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地质基础支撑;安徽地勘单位对长江经济带安徽国土资源与生态条件进行评价,对其中重大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资源环境;宁夏自治区地勘单位服务生态宁夏建设,开展生态移民安置区勘查找水,生态移民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保障,等等。

1.3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地勘单位依托自身优势,在提高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以及保障能源资源、减灾防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撑服务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要求更高,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地位愈加凸显,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赞扬。在农业地质方面,积极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推进富硒土壤调查,加大农业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力度,助推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优质农业发展。城市地质方面,积极开展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地质调查评价,聚焦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地面沉降防治、水土环境调查和资源环境系统化监测等关键问题,服务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管理。环境地质方面,积极参与地级市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持续开展地下水监测,加快推进重要经济区带和城市群环境地质地调查,全面摸清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防灾减灾方面,协助推进省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防范,积极参与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开展汛期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应急演练等工作,为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做出积极贡献。

1.4地质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地勘单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地质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地质找矿理论与工作方法方面,创建并完善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提出了找矿预测基本工作方法,为我国深部找矿领域提供了系统的方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勘查区找矿预测的成功率。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方面,在西藏山南初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实现罗布莎岩体近20年来最大勘查突破;研制开发飞艇航磁系统和机载航磁系统用于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测量,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建立了一套森林沼泽区、半干旱草原区、高寒湖沼区等区域地质化学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深部地质找矿岩心钻探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我国地下3000m深度钻探技术难题。钻探仪器设备研发取方面,进一步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深部钻探体系,为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1.5地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十二五”以来,地勘单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自我积累,地勘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总资产和经营收入均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据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通报数据统计,2015年,国有地勘单位的总资产是2501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13.4%;2015年总收入1126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9.1%;2015年地勘主业收入618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1%。虽然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矿业市场持续低迷,大宗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社会资本投资矿业的热情急剧降低,广大地勘单位密切跟踪地勘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定力、科学研判,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坚持市场开拓和政策转化并进,着力强基础、补短板、稳增长、增后劲、提效益。虽然部分单位收入近两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但总体好于预期,表明提质增效的措施发挥了作用,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势头,地勘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出速度合理、后劲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

1.6职工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生产经营条件和人居环境,争取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地勘职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据统计,全国地勘单在职职工年均工资从2006年的1.97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6.54万元,翻了3.3倍,大部分地勘单位在岗人均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个别甚至高达30%,部分年均超过10万元,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人均离退休人员费用也由2006年的1.77万元每年上升到4.57万元每年,翻了2.58倍,一些政策性补贴也得到妥善解决。地勘单位抓住发展机遇,争取和落实民生政策积极,开展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加大野外基地改造力度,有些地勘单位还实施了基地整体搬迁,有些单位兑现了住房补贴,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回顾“十二五”地勘行业改革发展历程,地勘行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矿产品价格低迷、勘查市场竞争激烈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在抢抓机遇中坚定发展信心,在破解难题中凝聚集体力量,在应对挑战中加快行业发展,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奋勇前行,全行业总体呈现出地质工作全面加强、支撑国家战略更加主动、支撑服务功能更加凸显,地勘经济总体稳健发展、单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职工生产生活持续改善、队伍建设更加和谐稳定,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地勘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内经济进入发展进入“三期叠加”和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发展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四化同步”和三大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地勘行业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认清大局大势,把握发展主动。

2.1把握当前形势,明确行业发展方向

在新常态下,地勘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工作内容与要求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当前世界形式和国情均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矿业市场低迷萎缩,大宗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地勘经济传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面临空前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改变,资源与环境约束趋势总体态势没有改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没有改变,地质工作的先行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从新常态视角看,地质工作发展方式将由粗放式、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绿色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空间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发展成果由分享式向共享式转变。从国家重大方针看,国家作出了“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举措,提出了“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为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地质工作供需看,地质工作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大宗矿产资源勘查需求增速明显放缓,新型能源、材料矿产勘查需求增加,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增加。但当前地勘行业整体队伍规模与产能,与地质找矿的市场需求已经远远不能匹配,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更加主动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找矿突破,更加主动地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优化调整形成的新的地质工作需求,及时调整地质工作布局,积极开拓地质工作领域,由原来以服务找矿为主,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当前形势下,地勘行业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更要坚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作为,在服务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服务。

2.2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习以为常并行之有效的大规模投资、“铺摊子”、以生产要素高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老套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伴随着经济新常态中新旧动能此消彼长,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供给侧调整相对滞后,出现了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地勘工作同样出现了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问题。从地质工作需求侧来看,以煤炭、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矿产勘查需求萎缩,而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三大战略等对地质工作需求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从地质工作供给侧看,一方面,由于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影响以及地质工作供给滞后等特点,一些大宗矿产勘查追求“量”的积累,“井喷式”扩张形成的产能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节奏,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些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的地质工作产品,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方法,造成“产品”短缺;还有一些地质工作“产品”的制造和表达周期长、成本高、复杂繁琐,对需求者而言难识难用,不利于引导需求,等等。总的来看,地质工作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侧变化,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因此,必须从供需两侧发力,更加注重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矫正地质工作供需结构失衡问题,重塑地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工作重心要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从生产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优化再配置地勘单位低效生产要素,推动地勘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地质工作“产品”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对应需求,地勘单位的地质“产品”供给主要有三大块:履行自身职能定位的常规工作“产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政府提供的“产品”;市场主体需求的“产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政府对地质工作“产品”需求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地勘单位既要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及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类信息,畅通沟通渠道,又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效应”,引导政府部门对地质工作产品的需求。

2.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有很多与地勘行业有关。地质工作要结合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地质工作研究,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为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源头管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地勘行业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将地质工作从服务找矿为主,向服务“山水林田湖”、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以及海岸带的空间规划与布局、资源调查与利用、生态管控与保护、环境恢复与治理、灾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转变,发挥地质工作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监测防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2.4在查找自身差距不足中提升发展能力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地勘行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地勘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更大,加之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地质工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对地质工作的支持更为有力有效等众多利好因素叠加,为地勘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基础。但事实求实地说,当前多数地勘单位仍然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地勘单位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打工经济为主的局面未能根本改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与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矛盾凸显;支柱性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地勘经济高位徘徊,可持续发展后劲不强;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工作创新动力不足,“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队伍能力建设还不能适应地质工作转型,人员结构出现新的“余缺并存”现象,难以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甚至会“熄火倒车”。因此,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上来,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着力提高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崇廉洁拒腐蚀的能力,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不断开辟地质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3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地勘行业改革发展良好开局

3.1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地勘行业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地勘行业发展和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依靠创新去解决,下大力气抓好地勘行业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强化创新驱动,为地质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推进地勘行业理论创新,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创新地勘行业发展理论,指导地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推进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以新疆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稳步推动油气资源勘查开采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油气勘查开采特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制度;完善勘查区块退出机制,提高探矿权使用费和最低勘查投入标准,促进区块流转;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矿产勘查准入与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勘查区块面积核减制度;改革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建立国家矿业投资基金,弥补矿业资本市场不足,拓展风险勘查和矿业发展融资渠道。要积极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快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大力提升地质科技成果对实现找矿突破、加快资源转化、推进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学会也要坚持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3.2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地勘行业发展新格局

协调发展就是更加注重机会平等、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短板上多下功夫。要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结合单位实际,着力推进地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准确把握事业体制与市场机制、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传统矿种勘查与新兴矿产勘查、地质找矿与广义地质工作等重大关系,着力发挥不同体制、不同机制、不同市场、不同领域、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努力构建协同发展的地勘产业新格局。要坚持把地勘经济、勘查质量、队伍素质、党的建设、能力建设、地勘文化等摆到同等重要位置,促进速度与质量、效益相互协调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

3.3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地勘行业发展新模式

绿色发展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对于地勘单位来说,一方面,要顺势而为,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探索优势资源勘查、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模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倡导绿色勘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方面,青海、新疆、广西等省地勘单位进行有益探索,切实把生态优先理念真正融入到矿产勘查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地勘行业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推进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利用、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下水环境评价与污染防治、与农村污染土壤修复等工作,在提供保障服务、延伸工作领域中拓展发展新模式。

3.4坚持开放发展,开拓地勘行业发展新空间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化是当前的历史潮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是推进地勘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地勘单位要聚焦“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把握机遇,创造条件,走出省内,迈出国门,以油气、铀、铁、铜、铝等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合作开展我国及沿线国家成矿规律研究和潜力评价,积极探索与大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矿产勘查开发和地质工程领域合作,力争国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行业自身的对外开放,推进油气领域勘查开发领域的改革,逐步放开上游的勘探市场,建立更加透明、便捷的油气探矿权竞争出让制度;继续加大固体矿产勘查市场开放程度,纠正一些地方“基金”的错位,防止形成对矿业权的变相垄断;提高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公开程度,及时提供社会服务,形成“需求-任务-成果-产品-平台-用户”有机衔接的灵性运行机制。

3.5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地勘行业发展新成果

共享体现的是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维护群众权益是地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技术优势,大力提升惠民利民能力和水平,让社会共享地勘工作发展成果。坚持资源开发与扶贫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支持力度,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防治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范治理能力;推进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开采,努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大力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加快构建矿产勘查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着力营造群众鼓励勘查、支持合理开发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地勘单位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工群众,注重保基本、保民生、保稳定,切实使职工群众有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1]国土资源部. 全国地勘行业情况通报[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5.

[2]张彦英,张兴. 推进地质工作结构性改革[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3):4-8.

Guiding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GAO Bing

(China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y,Beijing 101149,China)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in serving and suppor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ve been prominent increasingly in 12th Five-Year.“13th Five-Year” is a perio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is facing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 summarizes a series of “12th Five-Year”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dustry.The completion of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facing the well-off society in the decisive stage of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in the new development,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coordination pattern,explore a new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green development,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to open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shar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chievements.

new development concept;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13th Five-Year

2016-02-3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跟踪和评估技术支撑”资助(编号:121102000000150016)

高兵(1980-),男,安徽合肥人,副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地勘行业政策研究等工作。

F407.1

A

1004-4051(2016)08-005-5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勘查工作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