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对策

2016-02-07 06:47王昌爱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杭州3117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淳安县发展战略

王昌爱(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700)



淳安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对策

王昌爱
(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淳安县是杭州市实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发展战略的优质原料茧和桑蚕丝生产基地,年产茧量占杭州市总量的60%以上,占浙江省的10%以上。文章分析了淳安县桑蚕产业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淳安县 桑蚕产业 产茧量 发展战略

淳安县是杭州市实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发展战略的优质原料茧和桑蚕丝生产基地,年产茧量占杭州市总量的60%以上,占浙江省的10%以上,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15年名列全省首位。千岛湖牌桑蚕茧、白厂丝及千岛湖牌茧丝商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

2014年,该县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0.51万hm2,全年发放蚕种9.83万张,生产蚕茧4 192 t,蚕茧产值1.79亿元,蚕桑总产值2.11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与蚕农期望值差距较大,蚕种饲养量、蚕茧产量持续下滑。

1 现状分析

目前,淳安县建有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市级都市农业蚕桑示范园区9个、蚕桑科技示范基地2个,年繁育桑苗能力500万株,年产一代杂交种能力达20余万张,为浙江省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

根据蚕桑生产规模,将该县22个有蚕桑生产的乡镇划分为3类,其中1类乡镇5个,共占该县蚕桑总量的83.0%。蚕桑是当地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类乡镇5个,共占该县蚕桑总量的13.5%;3类乡镇12个,共占该县蚕桑总量的3.5%。

2014年,该县100担以上的蚕桑规模村有147个,产茧1 500担以上村有2个;产茧1 000~1 500担的村有14个;产茧500~1 000担的村有50个;产茧300~500担的村共有28个;产茧100~300担的村共有53个。

2014年,该县户均2担茧以上的养蚕户有13 491户,占总养蚕户数的93.5%,其中16担以上的养蚕户有103户;10~16担的养蚕户有882户;8~10担的养蚕户有3 234户;5~8担的养蚕户有5 276户;2~5担的养蚕户有3 996户。近年来,该县蚕桑生产规模减幅虽大,但户均规模基本上稳定在7张左右,变化较小。从调查情况看,该县蚕桑产业的下滑,主要是部分本来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顺应国家、社会发展,离开蚕桑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引起的。

2 存在问题

2.1蚕桑比较效益下降

蚕桑产业它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商品率高,当年种桑当年收益的优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蚕桑生产的“短板”现象日渐显现,主要是蚕桑比较效益下降和规模效益难以形成,且风险较大,投资与回报不成比率,缺少吸引力。

该县2014年100个蚕桑样本户调查,除去物化成本,张种蚕桑纯收入1 510元,桑纯收入5.43万元/hm2。

2.2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

近年来,该县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可供农民发展经济的选项(途径)比前几年明显增多,经济活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一部分劳力,从而客观上削弱了蚕桑作为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就农业产业比较而言,蚕桑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用工量较大。同时,蚕桑产业用工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间歇性,全年用工不稳定的特点,致使蚕桑产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产业。

2.3蚕茧质量呈下降态势

对2010~2014年上茧率、茧丝长、解舒率、洁净和毛折5个指标进行比较可知,除了洁净保持相对稳定外,其它指标基本呈下降态势。

2.4桑园面积不断减少

据调查,该县近5年新种桑大约在66.67 hm2/年左右,基本处于农户自发的零星种桑状态。新种桑的速度远不如荒芜、淘汰的速度,导致桑园总面积、投产面积逐年递减。

3 措施和建议

3.1鼓励扶持规模发展

一是鼓励养蚕大户。工作的重心放在10个乡镇、147个蚕桑规模村和9 495户5担以上的养蚕重点户。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根据家庭劳力情况,确定年蚕桑收入在3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3种规模化养蚕大户。二是鼓励创建农场式规模化养蚕点。对新建的拥有桑园1.33 hm2以上,年产茧量2 000 kg以上的农场式规模化养蚕点,要给予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倾力支持。三是扶持建设一批专用蚕室。在蚕桑重点乡镇或蚕桑重点村,划出部分土地规划新建一批大蚕室,租赁给蚕农养蚕,政府在用地指标及资金上给予扶持。

3.2扶持建立优质茧精品基地

一是完善和创新蚕茧生产收烘管理机制,借鉴“富安”模式,坚持不懈地抓好蚕茧质量提升,打造出口品牌蚕茧基地。二是在全县建立3~5个可缫制6A级以上生丝的优质茧精品基地(以茧站为单位),从生产、收烘入手提高茧质,通过辐射带动,促进淳安县蚕茧质量再上新台阶。三是做好冬种发展,力争每年种桑(强桑1号)333.33 hm2左右;探索规模经营大户桑园流转机制,以培植特色镇、村为载体,想方设法把一些荒芜桑园在有偿互利原则下流转,打好重组、转型、升级组合拳,逐步培植养蚕大户、蚕桑专业户和蚕桑家庭农场。

3.3抓好养蚕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扶持建立桑、蚕重大病虫预警预报机制。加强桑、蚕病虫测报技术队伍建设;加大连片桑园防旱防涝的水利设施投入;加快蚕桑重点乡镇(村)组建桑树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加强蚕桑重点乡镇(村)蚕沙的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二是继续推行蚕桑产业政策性保险。三是蚕桑重点产区实行砖瓦、水泥企业(环保监测达标的企业除外)限时停窑停产。

3.4全面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

一是继续扶持“十天养蚕法”。对“十天养蚕法”三星级以上示范点,优先在专用小蚕室、专用桑园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小蚕专业饲育比例从现在的25%提升到50%。二是大蚕探索实行全年条桑育、新型蚕台育、棚房专室育、上蔟自动化,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猜你喜欢
淳安县发展战略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浙江省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