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古村街巷空间分析及保护策略

2016-02-07 07:46孙玲玲徐贤军徐文辉
山西建筑 2016年35期
关键词:庐陵街巷古村

孙玲玲徐贤军徐文辉*

(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 311300; 2.岭南园林深圳设计院,广东深圳 518000)

庐陵古村街巷空间分析及保护策略

孙玲玲1徐贤军2徐文辉1*

(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 311300; 2.岭南园林深圳设计院,广东深圳 518000)

以庐陵古村街巷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从街巷格局、界面特征、尺度和比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庐陵古村街巷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传统街巷空间的一些建议。

古村,街巷,空间特征,保护建议

近年来,古村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街巷作为村落的骨骼基础,是村落历史面貌的缩影,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而且很多传统的街巷空间正在消失,由此可见,街巷空间保护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在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区的保护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庐陵古村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理论更是凤毛麟角。众多学者在针对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街巷空间的尺度、界面、保护方面提出了可建设性的观点[1-3],本文通过对庐陵古村街巷空间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分析探讨出庐陵古村落街巷空间的特征以及提供对保护和更新方面的意见。

1 研究地概况

庐陵是吉安的古称,地处赣中。关于庐陵在古代地理范围上的界定:北起新淦(县始在今樟树市,后才迁至南市村——今金川镇),南至南野(今赣县),包括了现在吉安市的所有县、区,甚至还包括了今抚州、赣州、萍乡三市的一部分地方[4]。庐陵古村是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血缘关系,经济方式等因素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崇文重教,书院众多,耕读传家,儒商并重,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等特征的聚落。

陂下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距离富田镇2 km,距离青原区45 km,面积约3.5 km2。陂下古村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名潭溪,由陈姓、罗姓建基,后有肖姓和胡姓迁入。陂下村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集红、古、绿为一体,是地域文化深厚的传统庐陵古村落。

2 陂下村街巷空间特征

2.1 街巷空间格局

陂下村街巷平面呈不规则网状格局(见图1),村内街巷纵横交错,巷道呈封闭式。这是由于古时候战乱频繁,附近的大山上都有贼寇占山为王,经常下山到村庄里骚扰,为了抵御强盗的劫掠,才把村庄建成了封闭状。整体街巷呈现出垂直河流的空间布局特征。总体上,陂下村的街巷空间格局体现了庐陵古村街巷格局特征,受历史发展影响,又存在自身的特点。随着历史的更迭,村内逐渐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建筑群。在建国后,村内兴建了以土坯为材料的民居,在20世纪90年代后,村内新建房以红砖材料为主。据统计,陂下村中清代建筑在村落中占22%,民国到1949年的建筑占7%,1949年—1980年的建筑占20%,1980年以后的建筑占49%。在建筑体量上还是以明清时期的建筑较为庞大,建筑进深多,从而促使部分街巷连续性强。

图1 陂下村街巷平面布局图

陂下村建筑墙面材料与建筑历史年代有直接关系,墙面材料以青砖为主,但由于村落的发展,后续建筑材料开始使用土坯和土墙,在90年代后,村内开始兴建了一些红砖墙面的现代建筑。据统计,村内青砖建筑占24%,土坯建筑占37%,现代红砖建筑占39%。陂下村建筑大多是1层~2层,其中2层占了70%,1层建筑占了28%,3层及以上建筑较少。

2.2 界面特征

街巷的风格主要由侧界面决定,侧界面的风格由建筑墙体风格决定,陂下村建筑风格及其细部装饰充分体现了赣中传统村落的特色和艺术性。墙垣通常由青石砖砌筑,白墙作为勒脚,建筑墙体有马头墙和鱼背墙,鱼背墙一般只用在山面,在普通的人字墙的基础上将前后端做成微微向上翘起的曲线,好像是鱼尾,因此当地人称它为“鱼背墙”[5]。墙体开设漏窗,高度都非常高,以满足通风采光或是透景的功能,在重要的街巷巷口设置巷门,巷门不仅起到框景的作用,还具有防御功能,沿着街巷,有入户门和商铺门,陂下村扁担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走在街巷中,依稀可以窥见当时的繁华,墙头用墨绘、彩画勾勒出一条布画收头。陂下村素有“下雨天不湿鞋”的说法,得益于铺装的材料和“五水朝东”排水系统的设置。古村排水系统是由5条明沟组成,村中的雨水和村民日常生活污水通过这5条明沟排放至村东边的沉淀池塘,污水中的杂质经沉淀池塘过滤后,再排放至富水河。明沟一般设置在街巷一边或两边,还有少部分设置在道路中间,明沟宽度一般在12 cm~35 cm之间,深度在5 cm~30 cm左右。暗渠一般开设在道路中间,上面覆盖青石板,有些青石板上会设置一些排水孔,以便雨水流入暗渠。暗渠宽度一般为30 cm~60 cm不等,深度50 cm~150 cm,巷道中间铺设青石板,两边卵石(见图2),这样方便生产工具独轮车的通行。用这些材料铺成的道路有利于雨水渗入地表,涵养水分,并且旱不飞灰、雨不泥泞,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应。入户口处台阶是连接底界面和侧界面的一个载体,受庐陵文化的影响,书院文化浓厚并且崇尚科举,一般设置三个台阶,三步台阶象征着乡试、会试、殿试,家家户户都希望自己家能够顺利通过这三轮考试,考取状元(见图3)。

图2 两边鹅卵石+中间青砖

2.3 空间尺度和比例

作者对陂下村的35条主街道和次巷道进行实地测绘(见表1),陂下村街巷空间尺度偏小,尺寸没有明显差别,负责主要交通作用的街道要比巷道宽一些,而且街道经过的大多是村内祠堂、书院等重要建筑,具有一定的公共性,陂下村街巷连续性较强,村内除了一些主街宽度在2.0 m~3.2 m左右,局部节点会有3 m~4 m,有的甚至宽至9 m,巷道宽度大部分在0.6 m~2.0 m之间,其次由于古代建筑材料有限,两边建筑不高,一般1层~2层为主。据统计街巷长度在0 m~20 m的有4条,21 m~40 m的有18条,41 m~60 m的有9条,60 m以上的有4条,20 m以上的占所有街巷的88%。

图3 街巷空间建筑界面

表1 陂下村主要巷道概况

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一书的论述中,将街道的宽度设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设为H,通过两者间的比例关系D/H,比值不同,引起的感受不同:D∶H<1,两幢建筑互相干扰,实现高度收束,有压抑感;D∶H=1,产生内聚,安定但不压抑的感受;D∶H= 2,产生内聚向心的感受,而不至于排斥,离散。

传统街巷的比值大多在0.5~3之间,体现了其向心内聚,安定而亲切的空间特征。传统街区中街巷空间是令人愉悦的,这主要得益于其以人为本的空间尺度和比例。

本文借鉴其分析与研究的方法对陂下村的街巷空间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陂下村街巷宽度以及高度的测绘,计算出陂下村35条街巷的D/H值(见表2)。

表2 陂下村主要街巷D与H的比值

陂下村街巷的D/H值变化范围较大,但基本上都小于1,主要分布在0.1~0.3和0.3~0.6这两个区间之内(见图4),对于D/H值在0.1~0.3之间的街巷,这些街巷形成的界面让人感到狭窄而压抑,两侧的侧界面基本占据了人的整个视域,干扰性强。总体来说,陂下村这些街巷中行走不会产生非常压抑的感觉,主要是因为陂下村街巷曲折多变,空间开合有序,层次丰富,从而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陂下村街巷形式大多是并列式,两侧建筑高度相似,建筑风格多变,使得陂下村形成具有特色的街巷空间。

3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访问发现,街巷空间存在较严重的问题:1)整体面貌有待提升。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街巷构成要素损坏严重。2)街巷空间使用单一,仅发挥了交通的作用,街巷空间的交流功能丧失。3)部分街巷D/H值偏小,使人产生压抑的感觉,使人停留的时间变短。亚历山大认为“街道应该让人停留,而不单像现在那样仅供人匆匆而过”[6]。

图4 陂下村D/H值分布图

4 保护建议

1)保护整个村子的街巷格局。空间格局是街巷最明显的特征,它显示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关系,是体现村落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原有街巷的空间肌理,才能保持村落空间的历史延续性,进而实现古村风貌的整体保护,实践中可以参考保持街巷的尺度,包括街巷宽度、房屋的尺度以及临街建筑的高度和面宽。2)传统街巷的有机更新,循序推进。针对一些新建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新立面与原有街巷相协调。对一些荒废的巷道,重新加以利用。3)政府的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是最有力的保障。4)增设街巷空间节点,在不影响大环境的前提下,局部扩大,改善条件较差的路面,保持铺地特色,适当增加街道小品,增加植被,提高现有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和利用率。将街巷空间节点成为整个村子的最富有生气的精神场所,维系街区内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5)加强村民的保护观念。让村民参与到保护行列中,他们既是使用者也是保护者。

5 结语

传统街巷承载着一个村落的历史记忆,所有的保护策略,都需要建立在古村落保护的基础上,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陂下村作为庐陵古村的典型代表性村落,完整分析陂下古村街巷格局,街巷界面特征以及街巷的尺度和比例,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建议,对于提出更好的保护建议,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 徐 敏.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措施[J].现代城市研究,2013(3):70-76.

[2] 方 波.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3] 胡 莹,张 霖.传统街巷空间意象的延续[J].规划师,2003(6):36-39.

[4] 吕 滨.庐陵文化的渊源、特点与历史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1(5):76-79.

[5] 潘 莹,施 瑛.江西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类建筑[J].农业考古,2007(6):225-226.

[6] 肇新宇,孔令龙.传统街区街道空间解析[J].山西建筑,2008,34(6):31-32.

The space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of Luling ancient village streets

Sun Lingling1Xu Xianjun2Xu Wenhui1*

(1.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Lin’an 311300,China; 2.Lingnan Landscape Shenzhen Design Institute,Shenzhen 518000,China)

By Luling ancient village stree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from the pattern of streets and lanes,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s,scale and proportion of aspects,summarizing Luling ancient village streets space form features,on this basis,it bring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protect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ancient village,streets and lanes,space feature,protection advice

K928.5

A

1009-6825(2016)35-0032-03

2016-10-10

孙玲玲(1991-),女,在读硕士; 徐贤军(1991-),男,硕士

徐文辉(1968-),男,硕士,教授

猜你喜欢
庐陵街巷古村
《古村小巷》
美丽庐陵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庐陵某者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边走边唱
“堆花杯”庐陵诗词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赞庐陵
古村——大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