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突围

2016-02-09 13:36庞济韬
中国西部 2016年5期
关键词:肠子越长越突围

文庞济韬



山中突围

文庞济韬

一条路,在山中奔突。

从前,路最怕这里的山。好多的山!它们聚拢来,不像是聚会,更像是比试——比谁高,比谁大,比谁陡峭,比谁险要,比谁野味足,比谁蛮性多,比谁白云皑皑变幻莫测,比谁岩石磊磊肌肉强健。真是盘根错节,塞天蔽日。谁也不服谁,阳光下,尚且虎着脸,阴霾中,愈显面目狰狞。一见了山,路就矮了、小了、细了,愁成了千百回的肠子,一节一节挂在山岩上。来一阵大风,肠子就晃晃又悠悠,战战又兢兢。还没爬到半山腰,路就冻住了,如一条僵化的蛇。

现在,路不再怕山,远远地见到山,路就兴奋,一使劲,一加速,扎进了山堆堆里。

亿万年来,山摆出王者的架势,接受风的觐见,河的朝拜,冷眼看兽的生死,树的枯荣。至于路,一向都是山满足虐待心理的玩具,现在,它要大喇喇地穿过去,翻天了!众山摆开九宫八卦阵,设下天罗地网,铁了心要困住不知天高地厚的路。

山的拿手武器是高。一祭出来,路只好匍匐前进,曲曲又弯弯,盘来又绕去,一身伤痕,满腹委屈。现在,路根本不理睬。老远,路就缓慢抬升,到了山中,平平地跑,时机合适了,路又一点点下沉,最后降到了平地,一加油,出山了,只剩下一帮大大小小的山在后面干瞪眼。循序渐进,好整以暇,路用它的机智完成了以柔克刚,以小胜大的壮举。

山里埋伏着无数长沟大壑。路失足掉下去就会跌一个粉身碎骨。路早有准备,它潜心苦修,练就一身踩高跷的绝技。踩得四平八稳,踩得大步流星,踩得风生水起。高跷随心所欲地长长短短。沟有多深,壑有多高,总吞不了高跷的腿。十几米,几十米,上百米,不管多高,路踩起来得心应“腿”,见沟过沟,遇壑穿壑。巨大的、高高的、圆圆的高跷腿彰显着路的霸气和勇猛。

山将亿万吨岩石和泥土纠集起来,在亿万年的时光里熬炼出一身钢筋铁骨。它盘踞在要道上,块块肌肉饱绽,冷笑着等路来碰个头破血流。路奔驰而来,憋着气,鼓着劲,低下头只一撞,山的肚子上就破了个洞。山还没来得及喊疼,路就一头扎进去,越钻越深,越钻越长,把山钻了个大窟窿。山变了脸色,呼叫更多的同伴来帮忙。一道道梁,一座座山,密密麻麻,重重叠叠,路啊路,看你小子的头有多硬。路笑了,它笑山的愚蠢和顽固。今日之路,已不是昔日之路。社会在变,时代在变,路在变,只有山一成不变。一招鲜,吃遍天,想都别想!路深吸一口气,一声呼啸,如离弦之箭一样射出去了。无数匹山痛得狼嚎虎啸。最后,痛出了几百个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洞。路杀出重围,从山背后钻出来,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路跑得如此精彩,引无数看客折腰。树是人数最多的。它们呼朋引伴,成群结队,矜持的,远远站在山坡上望,大胆的,就挤在路旁探头探脑地看。一起了风,哗啦啦,树的掌声火一样燃烧开去。房屋也不少。它们是稳重的,只默默睁大了四四方方的眼睛看,在心里为路加油。路越跑得好,带给房屋的信息就越多。在信息的哺育下,房屋就会越长越多,越长越漂亮。有时,路旁的山又高又陡,连最不挑剔的荆棘都不高兴往上爬,只有石头和黄土,忽然间,一座黑苍苍的瓦屋坐上了山梁痴望着下方的路,头上立着一束炊烟,那是它捕捉信息的天线。

路跑得如此酣畅,引无数追随者跟着跑。好多的车!巴士、货车、罐车、挂车、小轿车、越野车、面包车……颜色不同,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一起跟着路跑。跑得多轻快,车轮的圆都看不清了。最是那商品车运输车,近二十米长的车身尽显修长和魁梧,一辆辆小车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趴在它背上,由它负着跑,多感人!风在跑。追完了这辆车,又去追那辆车,兴奋得直打呼哨。云在跑。它们在山中聚族而居,风一跑,它们闻风而动,大队大队地跟着跑,边跑边调整队形。跑着跑着,这些云眼就花了,心就野了。跑着跑着,就有云溜了,有的移情别恋,去和炊烟抱团了;有的化为雾,开心地和牧童玩起了捉猫猫的游戏;有的变成岚,笼罩着农舍、竹林、庄稼、蔬菜。后来,云就完全跑散了。

从秦的栈道,到现代的国道,路一直在尝试突围,而真正的突围,酣畅淋漓的突围,终于实现在二十一世纪。

从五丁开山,到川军出川,路一直在和山较量,何等艰辛,何等壮烈,谁能想到,如今的路用一场奔跑征服了秦岭,驯服了巴山。

自此,无论是从西汉高速入蜀,抑或自西康高速进川,蜀道不再难,千山只等闲。

自此,川和陕的手,握得更紧;人与人的心,贴得更近;中国的血液循环,也更流畅、更旺盛、更健康。(责任编辑/文风设计/毛艳梅)

猜你喜欢
肠子越长越突围
吸烟时间越长越孤独
“海肠子”
苏东坡突围
堵车“突围”记
你不知道的真相
新媒体传播,标题是否越长越好?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指甲为什么越长越长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