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征及对策探析

2016-02-09 15:27巨慧慧
知与行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巨慧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 《学术交流》编辑部,哈尔滨 150001)



社会热点论坛

·养老问题研究专题·

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征及对策探析

巨慧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 《学术交流》编辑部,哈尔滨 15000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经济一度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伴随着东北地区的经济特性,出现了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生育率降低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使其表现出:人口老龄化严重、“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影响范围广等特征。针对以上特征,结合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经验,提出以下应对策略: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提高老年人为社会的贡献,老有所为;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关爱身体;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惠老服务,丰富生活;宣扬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孝敬父母。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策的提出,以期对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有所裨益、并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助力。

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对策

现如今,中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放缓,出现了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生育率降低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反作用于东北地区经济,制约着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特征分析,结合日本人口老龄化应对经验,提出了针对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振兴起到一定现实意义。

一、东北地区环境及其人口老龄化特征

(一)东北地区环境

广义上的东北地区除黑、吉、辽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本文所做研究涉及的东北地区主要指狭义上的东北地区,即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所构成的区域。

1.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我国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80.84万平方公里①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政府官方网站。,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4%,北面、东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地区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较长。东北地区有方言“猫冬”,即躲在家里过冬,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广袤的山区,孕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了东北地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1]。除此之外,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铝、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东北地区经济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都被安排在东北地区,如鞍山钢铁公司、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等,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促使地区经济增长放缓,技术进步缓慢、企业研发水平较低等各种问题凸显,东北地区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经济进入改革和调整阶段,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上涨趋势,特别是辽宁省经济走势较好。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而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成因主要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2]。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3]东北地区应借此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开拓经济新局面。

(二)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

人口老龄化,自1956年在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报告中提出以来,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综合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总结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如下特征:

1.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一方面,人口持续流失。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有所复苏,地区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然而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造成劳动力的持续流失。东北三省2012年、2013年皆为人口净流出者,其中吉林省人口流失量最多,每年流出人口约为24万人。黑龙江省2001—2013年人口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皆表现为人口净迁出。辽宁省在2011年以前为人口净迁入省。总体来看,东北地区自2010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人口流失现象[4]。另一方面,出生率持续走低。东北地区出生率极低,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出生率分别为7.37、6.62、6.49*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全国排名倒数三位。并且,东北地区出生率连续十年都低于当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伴随着人口的持续流失以及生育率的持续走低,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抚养比是反映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指标。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几年来,东北地区老龄人口抚养比都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老龄人口抚养比依次为11.9、13.1、15.7,辽宁省老龄人口抚养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6,在全国排名第5;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人口总数比例依次为9.4%、10.2%、12.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而来,取值时进行了四舍五入。,而国际上通常认为,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该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2.社会呈现“未富先老”趋势。按照以上数据可以明确的是,东北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我国发达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较低。从人均角度来看,同发达地区相比同样不具有优势。这样来看,同样是步入老龄化社会,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是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状态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东北地区出现“未富先老”的问题,有其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这样“小环境”的特点,但也有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变迁的“大环境”因素。换言之,要想缓解这样的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各方形成合力:既需要东北一地改革创新、控潜增效,也需要全国性的经济和人口政策的配合。

3.人口老龄化影响范围广。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主要影响包括:(1)粮食安全。由于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缺失,未来可能会影响到粮食的生产,进而威胁到粮食安全。(2)国家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汽轮机厂等一些重要企业皆在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另外,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朝鲜为邻,一个老龄化趋势明显的东北地区在战略上显然不具有威慑作用。(3)影响中国梦的实现。东北地区这样地域广阔、位置重要的地区若不能实现良性发展,势必影响国家战略全局。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据称该国拥有最高比例的老年公民。根据2015年的数据来看,日本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2.9%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6.3%左右,7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2.7%左右[5]。日本政府的政策旨在提高生育率,并充分利用日本潜在劳动力,特别是妇女,以此来应对人口变化对经济和社会服务造成的压力[6]。面对如此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制定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积极鼓励生育

日本政府正在通过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来解决人口问题,使得更多的人口,特别是妇女和老年人成为劳动力参与社会劳动。其中一些政策聚焦于使更多的女性参加工作,包括享受更长的产假以及防止受到怀孕歧视,给予明确的立法保护。日本政府将政策的重点放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上,旨在改善提高生育的环境。为了平衡工作与生活,日本政府制定了让人满意的工作生活平衡制度,为年轻夫妇多生育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社会环境。例如2010年6月立法通过了“托儿和家庭护理休假法”[6],该法规定父亲有权利在孩子出生后最多休假8周,并允许有学龄前儿童的员工享有以下津贴:在孩子受伤或生病的情况下拥有最多5天的休假;雇主不得要求员工每月加班超过24小时,雇主不得要求员工深夜工作;根据员工自身的要求可以缩短工作时间和拥有灵活工作时间的机会。该法律力争在10年内实现以下内容:女性生完第一个孩子选择继续工作比率从38%增加到55%,每周工作60小时或更多的员工占百分比从10.8%降至5.4%,有薪年假的使用率从46.6%提高到100%,育儿假率女性从72.3%提高到80%,男性提高到0.5%~10%,拥有6岁以下儿童的家庭中男性花在儿童保育和家务上的时间每天从1小时增加到2.5小时[7]。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除了上述关于鼓励生育的政策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的政策法规。其中,《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8]中针对老年人制定了包括关于就业与所得、健康与福利、学习与参加社会活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关于就业与所得的政策是,根据高龄者的就业意愿和能力,确保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确保公共养老金制度和雇佣以适当的水平相结合,通过自身努力形成资产,等等。日本政府还引入《老年人雇佣确保措施》《鼓励中老年职工就业的特别措施法》,以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的技术、知识、经验,满足老年人二次就业的需求[9]。此外,对于在退休后仍然希望临时、短期再就业的老年人,由老年人资源中心根据其意愿和能力提供工作机会,这一做法有助于老年人从全日制工作转变为部分时间工作,最后过渡到完全退休。

(三)推动各类福利政策有机结合

健康和福利方面的政策是,实施尽可能保持和加强国民自身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措施,谋求地域保健、医疗及社会福利之间的有机联合,谋求形成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的综合供给体制,推进基础性的看护服务,等等。在医疗与看护方面,日本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其特点的服务体系。一方面,设立老人医院,可以对老年人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另一方面,实施出诊看护服务,对于慢行病人及不便就医的老年病人可以派护士到病人家里出诊,对病人进行治疗和看护。

(四)提供参与社会活动机会 确保终生学习的机会,日本政府于2006年12月修订了教育基本法,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列入其中。在日本,老年人在大学图书馆只要注册办理图书卡,就可以免费享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所以在日本大学的图书馆中,会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在看书、查阅资料。促进高龄者参加社会活动。为保证老年人更有意义、更健康地生活,日本政府、大学都会给老年人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比如,为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相互交流、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日本定期召开“高龄社会论坛”,对活动举办所必需的经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又比如,日本名古屋大学留学生中心,会招募一些有过出国经历或者学习过外国语的老年人,其作为志愿者来服务广大留学生。如辅导留学生或者留学生家属进行口语练习,为其建立学习档案,指导他们在日本的生活,等等。

三、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策探析

前文中已对东北地区老龄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以说东北地区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很多方面与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情况存在相似性。结合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经验,可以考虑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新策,鼓励生育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出修改: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然而,政策执行近一年,东北地区生育率仍然不容乐观。大多数人都在生与不生中犹豫不决。生,面临抚养第二个孩子的经济压力及职场晋升等压力。对于一个80后组成的家庭,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再生一个孩子,就会面临照顾四个老人、两个孩子的局面。面对此种情景,政府有必要做出政策引导,全面落实国家新生育政策,鼓励适龄年轻人生育二孩儿。具体政策可以考虑:延长产妇产假,发放生育补贴,延长男士产假;出台政策,保障生育女性晋升机会,职称评定等不受影响等;新闻媒体营造鼓励生育二孩儿的舆论氛围,等等。

(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大农业基地。由于老工业企业经济发展不景气,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并不高,所以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流入北上广等发达城市。那么如何留下这些年轻的劳动力,笔者认为东北地区有必要开发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留住年轻劳动力,甚至吸引劳动力。比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是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新兴智能装备、智慧工厂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创立至今不过一年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公司已经汇聚了67位博士、237位硕士,315位毕业于全国各地“985”高校、渴望创新创业的高才生。这个拥有1 200多位员工的集团,平均年龄只有32.9岁[10]。东北地区需要更多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当今社会最活跃的力量在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中最活跃部分在服务业,例如天猫商城、滴滴打车等都是服务业。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那么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服务业发展也最为迫切,这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很好平台。当然,曾经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老工业也应该继续给予重视。

(三)增加老年人为社会做贡献机会,老有所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截至目前人口平均年龄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而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很多老人退休后,都会感到无事可做,心理上也会出现一定的落差,又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往往会出现家庭“空巢”综合征。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空巢老人”也相应地增多。此时,有必要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首先,要分步骤落实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其次,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如果有能力且有再就业想法,可以提供一些适合于老年人的工作。这样老年人在一个集体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自己、对单位、对国家都有所裨益。比如像日本一样,立法规范,促进老年人二次就业,保障就业利益。结合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让他们从事一些经验、技术成分高的工作。除此之外,政府、企业、公众应提供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平台。

(四)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关爱身体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东北地区饮食主要以肉食为主,五谷为辅,且东北地区人们喜欢食用经过烧烤、火锅、油炸处理的高热量的食物,导致了东北地区人们易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又由于东北地区寒冷,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很多人都会患关节炎等疾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对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特别是适合东北地区老年人疾病特点的医疗保健制度。保健,就要从预防入手,对于中、青年人,要对其进行健康保健教育,使其了解所在地区、所在岗位容易患哪些疾病,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普及。还要重视体检,使疾病发现于早期,减低医疗成本。医疗,就要在治疗上入手,对于已患病老年人,要有社区医院、中级医院、高级医院等分等级看病的医院,医院设立老年人专科,提供专业医护力量;社区医院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可以促进老年人二次就业,这样对地区经济也有好处。另外,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疗,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医的作用。

(五)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惠老服务,丰富生活

此部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确实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体现了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如为老年人出行办理老年卡、进入一些旅游名胜区,老年人享受半价待遇,等等。东北地区老龄化严重且冬季较长,冰雪天气不适合老年人出行,这就有必要提供适应老年人的上门服务。针对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不易长时间在外行动的情况,可以建设一些室内老年人运动场所。东北地区天冷路滑,且打车难,老年人打车更难。对于年轻人而言,安装一个打车软件就可以轻松打车,而老年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打车就成为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各网约车公司、出租车公司可以考虑提供惠老服务。

(六)宣扬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孝敬父母

二战后,日本传统的大家庭观逐渐淡化,很多父母与子女并不生活在一起。筑波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井上克也说:“人们过去都是自己照顾渐渐老去的父母,但随着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照顾父母的观念似乎正在变弱。”[10]与日本不同,在中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孔子强调子女应该在父母跟前尽孝。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围绕孝敬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如今东北地区老龄化严重,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宣扬,子女应该在父母跟前尽孝,而不是使父母成为“空巢老人”或者去养老院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在社会发展方面表现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社会呈现“未富先老”趋势、人口老龄化影响范围广等特征,老龄化问题已经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借鉴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经验,本文提出了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有所裨益、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助力。

[1] 王雪辉.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14.

[2]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2):42.

[3]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 闯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N].人民日报,2016-05-26(01).

[4] 宋慈,沙景华,何更宇.东北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生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模型[J].资源与产业,2016,(4):131.

[5] 日本统计年鉴[EB/OL].[2016-12-04].日本国家统计局.

[6] REIJI YOSHIDA.Abe Convenes Panel to Tackle Low Birthrate, Aging Population[EB/OL].(2015-10-29)[2016-12-04].The Japan Times.

[7]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Introduction to the revised Child Care and Family Care Leave Law[EB/OL].(2012-06-15)[2016-12-04].http://www.mhlw.go.jp.

[8] 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EB/OL].[2016-12-04].内閣府.

[9] 邵俊秋,张玲玲.日本老龄化应对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1.

[10] 用事业拴心留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双创的故事[EB/OL].(2016-07-11)[2016-12-04].新华网.

[11] 日本空巢老人现象严重 照顾父母观念渐变弱[EB/OL].(2010-08-15)[2016-12-05].搜狐网.

〔责任编辑:徐雪野〕

2016-11-18

巨慧慧(1985-),女,内蒙古海拉尔人,编辑,硕士,从事社会学研究。

C913.6

A

1000-8284(2016)12-0091-05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