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江色粉彩绘

2016-02-09 03:31郝二军
天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格律诗粉彩景德镇

文 郝二军

一抹江色粉彩绘

文 郝二军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任何一种艺术超越了常人能达到的高度,到达一定境界,都是文化内蕴的力量。中国竹工艺大师卢光华先生和陶艺大师王寿霖先生,虽属不同艺术门类,但却不约而同用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表现传统文化之美。翻开两位艺术家的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大师均是书画家,不论是卢先生的竹编精品,还是王先生的瓷板画力作,传统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传统的,恰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呼喊,所谓殊途同归,任何一种艺术走到最后都要回归传统,而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这里。

《竹林七贤》 王寿霖/作

寒冬腊月,雪色很少的江西在年前却有了一场不小的雪,雪花飘零在昌江上让千年的瓷都别有一番风味。走在景德镇街上,踩着吱吱响碎雪,我们有幸结识诗书画瓷造诣皆高的王寿霖大师。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古稀之年的老者。于是乎,我们便在王寿霖大师家坐了下来,抿着茶,看着画,赏着瓷,聆听着他的艺术。

有诗入画

窗外还有雪花在飘飘下坠,地处江南的景德镇,这样的景致是非常少见的。我起身欣赏王寿霖大师的作品,徜徉在艺术之林中,感觉到是美美的视觉享受。人物画的情趣、山水画的清雅、花鸟鱼虫的灵性,都别有韵味。在众艳芳菲的作品中,每一幅都有一首别具一格的配诗。学中文的我不由诵读起来,可是这些诗在我的脑海中却是搜索不到,难道是王大师的原创作品?我转头看了看坐在那边的和同事喝茶的王寿霖,他似乎自信的点了点头。禁不住自己的疑问,坐回了茶座旁,和王寿霖大师聊起他的诗歌情缘。

上大学时,系里有位老教授懂得格律诗,也写格律诗,还时有作品发表在《文艺报》上。在他开设的公开课上经常针对一些名人所写格律诗大放“厥词”,说这儿怎么不合规了,那儿怎么不对了,听得我们云里雾里的,让我觉得能写好格律诗是绝对的高手,或者绝对是“学富五车”的人。王寿霖大师能够写格律诗那就是高手了。不由问起了他学诗的经历来。

王寿霖大师没有上过太多的学,仅仅高小毕业。但是,他却是个有名的“学霸”。喜欢诗词的他在十四岁时有幸拜许梦楼先生为师学习古典诗词,这一入诗词的门,“学霸”的特性显露无遗,格律诗的对仗、平仄、格调、意境等在奋发图强的白天和夜晚一项一项地在攻克。格律诗这玩意儿可不是好学的,仅仅平仄和押韵就够你下一番功夫了。王寿霖有着常人不曾有的毅力和学霸精神,曾经为了学好古典诗词,弄明白那里边的道道儿,尽然在900多个日夜未曾出门,一门心事读古典诗词、学习写格律诗词。

窗外的雪小少许,积雪压在了花上,红白或者绿白相映成趣。我不由轻轻吟起了王寿霖的那首诗,“任他群卉妒寒芳,百趟雨风催更狂。花落成泥护故土,争春何惧雪埋香。”此情此景,也许只有用那七言绝句更能够表达其中的韵味吧。现在的王寿霖大师在诗词写作方面已经炉火纯青了,五言绝句、七言格律、长调的还是短调的,都能写得意境深深,味道美美。2010年他被评为“中国当代百名诗坛风云人物”之一。 “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读着王大师的诗词,我想到了宋代包恢论诗的语句。

《易安词意图》 王寿霖/作

《寒塘自有秋花艳》 王寿霖/作

“平时只作低言语,拂曙一啼万户开。形若虬龙卧晓霜,郤同冰雪过千场。”这是他的一幅有关梅花的画作上的配诗。朗朗上口,韵律规范,那种风雪中傲然开放的姿态让人不禁豪情万丈,写景更是在鼓励自己。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有了画的诗就有了灵性,让画的意境显得幽远。王寿霖大师的画中诗词不再是借鉴而来的古诗词,而是画作的一部分,画境与诗意是水乳交融的关系。缺诗画无景,没画诗无意。

绘就粉彩

昌江在景德镇穿城而过,雪花落在水面上随即变成了滔滔江水。远处高高耸立的烟囱,显示着这个古老地方不同寻常的岁月。在景德镇生活的人,和瓷器艺术离得远的人是难找到的。王寿霖大师就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父亲是个知书达理的手艺人,祖父是御用瓷器厂的装坯工,瓷器与他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他见惯了那些土与火的艺术,更是瓷器艺术灵魂的创作者。

中国瓷器往往是文化的载体。王寿霖是一个文化人,喜欢把文化的符号移植在瓷器上,这也是许多画家的梦想。曾经的“珠山八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众多的瓷器品种中,王寿霖独爱粉彩陶瓷,创作的作品也多为粉彩陶瓷。粉彩陶瓷与青花、 颜色釉、青花玲珑同尊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灵魂,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

外面的雪忽又大了起来。凝视着王寿霖大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心境颇宁静,似乎有股清香满满飘香屋顶。他的作品无疑是文人画的那种,追求的是一种静怡、典雅的诗意空间。这正如评论家的评价,“寿霖先生承继了传统,并激活了传统,将传统的生命基因融入了他的笔端,再糅合了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绘画语汇,在陶瓷艺术中的创作中突出意境、表现诗意,表达情操、体现品味。”如粉彩瓷板画《竹林七贤》所创造的画境。翠竹茵茵,奇石突秀,琴声幽幽。那千古名曲在嵇康的手指拨动下,沁人心脾。画中人物,错落有致,神态各异,或闭目凝听,或悠闲博弈,或端水停步,或持简思索……一幅文人心心相惜,痴迷古曲的画境跃然瓷上。 王寿霖把笔墨的浓淡、虚实以及中国画的线条艺术巧妙运用,形成一个艺术冲击力极强的画面。

《孤山独放春》 王寿霖/作

王寿霖在谈到创作时说:“悟性乃灵感之源, 境界乃立意之本,功力乃创作之基。这三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画一幅作品并不难,难的是出精品、 出大作。”精品那是一种功力的外漏,也是一种文化底蕴的表现。

对面的王寿霖大师端起茶杯,押一口茶。茶味的醇香,飘逸在屋内。喜好粉彩陶瓷的他,在2009年组建了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围在他的身旁,他们有着共同使命,要把粉彩陶瓷发扬光大,甚至成为传奇。

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感觉到王寿霖大师的谦逊,还有那种坚毅的性格。看见过他写的一首诗,应该说是一首自勉诗,就以此诗作为本文的结语。

野菊无人识,

无名自溢香。

秋来经雨露,

质朴不张狂。

《高山流水》 王寿霖/作

王寿霖

1942年生于景德镇 ,祖籍江西都昌,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家一级艺术委员、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主席,新华网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诗学大师,当代国学家、书法家、国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及景德镇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院长等职。室称“黑庐堂”“白梅老屋”等。撰有《黑庐堂文稿》《黑庐堂诗稿》《黑庐堂印谱》《王寿霖诗书画选》及中国国家书画院出版的“中国艺术百年巨匠——2015贺岁年历”、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流派宗师》。

猜你喜欢
格律诗粉彩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