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落瓷如云烟

2016-02-09 03:31董玉文
天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汾河协会会员景德镇

文 董玉文

泼墨落瓷如云烟

文 董玉文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见到张长钧先生的那一刻,我立马想起杜甫的这三句诗。眼前这不正是一个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吗?张长钧先生一袭青袍、长发飘飘,正俯身于画案前,尽情挥洒。只见他时而前驱雕琢几笔,时而后退凝目审视,伫立片刻,又把手中的画笔舞动如长矛般刺向画纸……画纸也翻滚起来,仿佛着了魔一般,一只鲜艳的大公鸡跃然其上,金颈乱点,我们已经听到了洪亮的长鸣……

釉下青花泼墨《山水四条屏》 张长钧 /作

高温陶瓷油画《汾河岸边》 张长钧 /作

艺术源于自然。张长钧先生1979年出生于“中国湖城”江西鄱阳。鄱阳大家都知道,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遍布,白鹤、东方白鹳、黑鹳、斑嘴鹈鹕、白琵鹭、红胸黑雁……珍惜鸟类数不胜数,自幼喜好书法、绘画的张长钧经常流连于其间,徜徉、徘徊、感受、写生。渴则饮碧青的溪水,倦则卧于绸缎一般光滑柔顺的长草,张长钧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草地上一觉醒来,浑不知处于何时何地,何者为我、何者为草,仿佛和草一样都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这也算是最初的“艺术觉醒”吧。富于艺术气息的童年让张长钧的一生都流光溢彩。

执着于内心的方向,1996年张长钧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和研究中国山水水彩画,师从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水彩画系主任刘寿祥。后考入辽宁艺术学院,师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著名国画家刘铁泉;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河画院副院长,主攻画鹤的著名花鸟画家胡泽涛;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副主席、中国画坛“97百杰画家”、辽宁艺术学院教授、辽宁风景画研究会副会长任恒泉。毕业后回到家乡景德镇,拜中国著名书法家、国学家、诗学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寿霖先生为师,潜心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同时醉心于陶瓷文化。正是因为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经这些名家艺术大师的悉心指导,二十多年扎扎实实的艺术实践过程、专业正规学习,使张长钧对现代陶艺、工艺装饰陶瓷有了较深研究,作品也一日千里、进步神速。

高温陶瓷油画《白衣少女》 张长钧 /作

在技艺大进的过程中,张长钧先生对釉下彩情有独钟。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张长钧先生的作品多来自于生活、写于生活,作品多数源于写生乡村房屋、苍木、河流。其花鸟以家禽为主入题创作,擅长釉下青花、釉中五彩及釉里红山水、花鸟等。

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吉大利》,就是以张长钧老家的一只大公鸡为原型的,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浓墨重彩,尽显威武本色。青花《硕果累累》四条屏,桃、李、杏、柿,密集鲜美,吸引了鸟儿绕之飞翔。高温陶瓷油画《白衣少女》和《汾河岸边》尽显长钧先生的油画功底:碎花毛毯上,躺着一位陷入沉思的白裙少女,少女的右手执着一把团扇,看来是天气过于炎热,但团扇却停住了,因为少女的左手食指和拇指间夹住了一缕流逝的时间,这缕时间让少女困惑……汾河是山西省最长的河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由于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正是紧紧依附于断崖的表面,植物开始疯长,金黄的野花在山风中摇摆;断崖之下,是富于生命的河水,远远望去和天空接连成了一色……

在精湛的陶瓷制作工艺、扎实的美术功底的基础上,张长钧先生独创了高温陶瓷泼墨画。高温颜色釉装饰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绝活”,颜色釉在1300度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产生多彩多姿、如梦似幻、云烟缭绕的视觉效果。经过火焰的洗礼,作者的创作灵感得以凸显,艺术涵养得以表现,创作意念得以强化。对于高温颜色釉的表现力,要求作者要经过反复实验,才能做到较好的控制釉的表现效果。千锤百炼、始得精钢,这也正是颜色釉的魅力所在。

我们从张长钧先生的釉下青花泼墨《山水四条屏》和泼墨山水《春》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温陶瓷泼墨画的神采。远山青、近山黛,树木在岩缝里生根、发芽、茂密,春风一来,翠绿满山。小船也开始滑动,在山峰之间自由游弋,绿波荡漾,渐行渐远以至于无穷。

张长钧先生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浮梁画院副院长、景德镇艺术陶瓷研究交流中心总策划、东北辽河画院特聘画师、景德镇新型陶瓷油画无名研究院创始人。取得了如此成就的张先生,如今却刚近不惑之年。

据《旧唐书》所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英雄所好者略同,酒过三巡,长钧先生更是逸兴遄飞,重新回到书案边,抖开一张宣纸,浓墨饱满、挥笔疾书起来……又让我仿佛灵光一闪,脑海里飞出了李颀的《赠张旭》诗:“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大吉大利》 张长钧 /作

张长钧

艺名儂民,生于江西鄱阳,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景德镇新型陶瓷油画无名研究院创始人,中国新型陶瓷油画独创人。自幼爱好绘画,1996年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主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山水水彩画,曾师承画家刘寿祥、刘铁泉、胡泽涛、任恒泉,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获学士学位。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浮梁画院副院长、景德镇艺术陶瓷研究交流中心总策划、东北辽河画院特聘画师。师从于中国书法家、国学家、诗学家王寿霖先生。

猜你喜欢
汾河协会会员景德镇
陪汾河走一走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杨小泉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服务条例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服务条例
董冰作品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汾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