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逸清婉文人风

2016-02-09 03:31
天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王兴文人画美术家

文 李 晋

秀逸清婉文人风

文 李 晋

“风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气味也。”此为明代江苏泰州籍画家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的高论。三百余年后的今天,若唐志契尚在人世,想必也会用此言评述同乡画家王兴来的作品。

在当代绘画作品中,“士大夫气味”指的是传统逸品文人画风。尽管士大夫阶层已随着历史进程消逝在历史的时空,但他们为文从艺的宝贵品格,是当作优秀文化予以继承的,但遗憾的是,在当代文艺作品中少许出现,他们的傲骨精神,却似乎正在远去。值得庆幸的是,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领悟的王兴来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很好继承了文人画的精髓,并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可谓是对“画有民族性,而无时代性,虽有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黄宾虹语)的悉心解读。

王兴来的作品,画里画外皆具文人内涵,笔墨有浓有淡,浓淡适度;线条或粗或细,遒劲舒展;色彩绚烂多变,明快淡雅;每一笔看似随意挥洒,却都是恰到好处的点睛,走笔之处,人物神态情感得以流露,景象微妙细节得以呈现,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物象也许和现实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情趣化的表达是有意为之,它是建立在层层积累之上的,它能在精神层面上给予画面最动人的质态。如果把王兴来笔下的绘画进行物质化的比拟,那它定然是一面镜子,他直接反映了他对世间的认知。同时,画中的意境早已超越了空间范畴,它的气息绵绵不断、生动流淌,对很多观赏者而言,他们是能在画中能寻求到自己形象的,寻找到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

《广陵散》 王兴来/作

《静听天籁》 王兴来/作

若从简练传神的笔墨中,不难想象,王兴来运笔时的酣畅淋漓,构思于脑海,成竹在内心,在创作时就没有了犹豫,没有了过多的停顿,一气呵成的状态显露出了自信底蕴,融汇了他的思想、学识和艺术观。而这一切,直接来自于岁月的洗礼当中,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认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志向和追求让王兴来的作品趋向成熟,知识学养被他有效的吸收,分门别类的归纳到思想宝库中,在顷刻间的艺术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近四十年来,王兴来潜心中国画的笔墨修炼,力求在自己的水墨图式中揉入传统文人画的语言,他在临摹大量先贤名家画作的基础上,重视野外风景写生,通过与前人的间接会面、与山林的近距离接触开启自己的创新之门,高妙的技法理念及壮美的自然景色相结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习惯思维,让他在形成个性化艺术语言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他紧紧抓住文人画的写意特征主线,并在这根主线上缜密构思,精心铺陈,缠绕出花样繁多的“中国结”,看似轻描淡写,却有豪迈气象。他把构图与内心的感受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传递到笔端纸上,因此他的画作布局得体,立意鲜明,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文人画的秀逸雅致、雄健纵恣、简朴洒脱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种气息不是遥不可及的上层清高,而是贴近生活土壤的味道,是可以让大众所能接受的大俗大雅。

在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王兴来画作中的隐士、高僧、仕女、孩童等皆有独特的个性特色,衣冠、面貌反映了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配以山岩飞瀑、青松翠柏、花鸟鱼虫等合理搭配,疏密相透,层次分明,有力地扩展了人物的主题形象,增强了画作的艺术感染力。而空间适当留白,则更好地在动静和虚实之间寻求平衡点,既给人无穷遐思,又能体现作者情思,这亦是王兴来智慧的彰显。纵观整体画面,画境清新隽永、高迈清逸,笔墨中流淌着轻松和恬静,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确实难能可贵。

画如其人,王兴来文人画风的形成,与他的文人品格紧密相连。他出身美术科班,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人低调平和,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在艺术之路上默默前行。他立志以个人生命之水,滴穿艺术之磐石,以斋名“滴石斋”用于自勉,相信以此恒心和毅力,假以时日,他定会在艺术之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听梅花消息》 王兴来/作

王兴来

江苏姜堰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泰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泰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扬州鉴真书画院高级画师。曾获“首届百名最佳画家”“百杰中国书画家”等称号。出版有《江苏省美术家精品集——王兴来中国画》《当代美术家精品集2——王兴来》。

《 山乡晴雪 》 李景/作

猜你喜欢
王兴文人画美术家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王兴为作品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新年好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王兴:纵情向前的持续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