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乐律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以现代两幅旋宫图为例

2016-02-09 00:49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宫调星图右旋

王洪军

接通乐律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以现代两幅旋宫图为例

王洪军

文章在确认天文学中星图左、右旋与传统旋宫图左、右旋之关联的基础上,对现代两幅旋宫图的左、右旋进行了与天文学中星图之关联评断。旨在阐明:对中国若干传统文化现象的认识建构,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宏观把握,这是我们探讨若干传统问题应有的理念。唯此,现代对传统的解读才有可能逼近传统的真实,现代与传统的关联才不至于被切断。

星图;旋宫图;左、右旋;接通

⓪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乐律学史’学科建构工作的广泛开展,许多中国古代音乐史及乐律学研究者为中国乐律学学科之科学系统建构付出了不少心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详见郭树群、陈其射、王子初、李成渝编著《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及郭树群主编《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续编)》)①王洪军:《与中国乐律学建构相关问题之思考》,《音乐与表演》2013年第1期,第35页。”。“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律、调、谱、器、乐队、舞乐、歌剧、器乐的架构,特别是对律、调、谱、器的极大关注;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把音乐艺术实践置于第一位的求实精神②王洪军:《“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还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从当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科建构说开来》,《中国音乐学》2016年第1期,第24页。”;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尝试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经济、政治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从音乐自身规律来看问题,即从音乐的传承关系到音乐型态学的分析出发,按音乐的型态内容来作音乐史的分期③黄翔鹏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台北:汉唐乐府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及为写出一部充满音乐实例的音乐史而在音乐考古、中国乐律学史、中国音乐型态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古谱学、曲调考证诸方面所作孜孜探求;等等。其皆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并推动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④王洪军:《“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还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从当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科建构说开来》,第24页。”。但笔者在多年的中国乐律学学习、研究实践中发现,在对传统若干乐律现象的认知中,尚存在有意无意切断乐律与传统文化关联的现象,造成了对传统的误读。为此有必有接通已切断的关联,以还乐律相关事项之真面目。

本文相关材料已在《音乐史上左右旋生律及旋宫图的天文学评断》⑤王洪军:《音乐史上左右旋生律及旋宫图的天文学评断》,《音乐研究》2016年第2期,第57—67页。一文中有所呈现,现主要以其中现代两幅旋宫图的左、右旋为例,进一步阐明相关认识。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乐律与天文历法联系密切。以二十五史为例,在律、历的相关论述中,往往律中有历、历中有律,其中《汉书》、《后汉书》、《晋书》、《魏书》、《隋书》、《宋史》皆设《律历》志,律历联合成词、成标题,足见律、历之密切程度。这一密切联系在古代音乐旋宫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旋宫图的左、右旋与天文学中星图的左、右旋相关。这在唐代元万顷《乐书要录》第七卷“论一律有七声义”一章中的“一律有七声图⑥赵玉卿:《〈乐书要录〉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及“一律有七声之图⑦赵玉卿:《〈乐书要录〉研究》,第169页。”中有清楚的呈现。

先来认识天文学中星图的左、右旋。笔者见到的中国天文学中星图的标示——“十二次与十二辰”(见图1)出自郑文光先生著《中国天文学源流》。

图1十二次与十二辰

何谓十二辰与十二次?书中有非常明确的界定⑧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99、109—110页。:

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干支表,证明至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武丁时代,就有了十二支的划分。十二支应用于天空区划,就是十二辰,即沿着地平线的大圆,以正北方为子,向东、向南、向西依次为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这种十二个方位的制度今天仍然在应用,所以把正北到正南经过天顶的一线称为子午线。汉代以后,又把十二辰用于记时,即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太阳所在方位命名,如日出为卯时,太阳当头照为午时,日没为酉时,等等。这种计时法一直应用到近代。

与此同时,我国古代还有另外一套天空区划,这就是第二章所提到的十二次:沿天球赤道,自北向西、向南、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与与十二辰正好方向相反。如以十二辰为左旋的话,十二次便是右旋。它们的对应关系如图1(第99页)。

图1呈现的“十二次与十二辰”,是按照“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方位标示的,当然也可以按照“下北上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标示呈现“十二次与十二辰”,这是与图1方位标示相反的又一种星图(见图2)。

图2十二次与十二辰

对这两幅方位标示相反的“十二次与十二辰”图,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老师有如下解释⑨出自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老师给笔者的E-mail回信。: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标示方法,和“上南下北、左西右东”的标示方法,二者本质上完全是一回事。你可以试验一下,拿一张纸,按照“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规则作上标记,然后将这张纸旋转180度,就变成了“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这两种星图在使用中的区别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星图,是面朝南方,将星图举过头顶,此时星图与天上的星空一致;而如果使用“上南下北、左西右东”的星图,是面朝北方,将星图举过头顶。

中国古代如果使用者两种标示方法,都是正确的。

将图1与图2相比照,我们可以明确如下几点:

(1)图1与图2的方位标示相反,前者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后者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2)图1与图2的“左、右”旋标示亦相反,即“十二辰”于图1为“左旋”,于图2为“右旋”;“十二次”于图1为“右旋”,于图2为“左旋”。

(3)图1与图2的“顺旋、逆旋”不变,即“十二辰”是“逆旋”,“十二次”是“顺序”。

(4)图1“逆旋”为“左旋”,图2则变为“右旋”;图1“顺旋”为“右旋”,图2变为“左旋”。

有了对天文学中星图左、右旋的基本认知,这里再以唐代元万顷《乐书要录》第七卷《论一律有七声义》一章中的“一律有七声图”(见图3)为例,看看星图与传统旋宫图左、右旋的关联。

本章此图之前的解释文字言⑩赵玉卿:《〈乐书要录〉研究》,第165页。:

此图者,月将十二律图也。何者以十二支与七声共逆旋?右之故也。而黄钟月将丑,故名之吕;大吕月将子,故名之律。次太簇月将亥,故名之吕;夹钟月将戌,故名之律。余月将吕律,可准知之。复丑、卯、巳、未、酉、亥,六吕也,又名六阴律也;子、寅、辰、午、申、戌,六律也,又名六阳律也。

图3一律有七声图

乍看图3,感到很是不解:按“十二辰”排列十二律,起点黄钟对应的理应是十二地支的起点“子”啊,现在图中呈现的怎么是“丑”呢?但当我们对照图1或图2来看“子”和“丑”所在的位置及其与“十二岁星”的对应关系,便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从“十二辰”的角度论之,其起点为“子”是肯定的,可从“十二次”的角度论之,其起点为“星纪”(纪年以此为首),而这个“星纪”对应的正是十二地支的“丑”,依次排下去,玄枵对应“子”,娵訾对应“亥”,……也就是说图3是用十二地支代替十二岁来呈现“十二次”逻辑用于排列十二律的。简言之,图3本质上是按“十二次”逻辑排列十二律的。

根据起点“丑”的方位及“十二地支”与十二律的排列顺序可断定,图3呈现的方位是符合图2标示的:“下北上南、左西右东”。但其仍有不够精确之处:“子”所代表的岁星“玄枵”之方位应在正北,而图3显示表明其向左偏离了15度,由此使得12岁星皆向左偏离15度。故应在图3方位的基础上做整体向右旋转15度的校正。校正后的“一律有七声图”,见图4。

图4一律有七声图

有了上述的基本判断,我们再来评断其作为旋宫图的左、右旋:图3呈现的指向是“一律有七声”。其内涵为何?以黄钟律为例,即为黄钟一律名下有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但这七声并非同宫调七声,即并非同属黄钟宫调七声,而是分别归属七个不同月的七个宫调,即黄钟律是建立在十一月黄钟宫调的宫,是九月无射宫调的商,七月夷则宫调的角,五月蕤宾宫调的变徵,四月仲吕宫调的徵,二月夹钟宫调的羽,十二月大吕宫调的变宫。当“丑”黄钟宫确定后,必须依次右旋以确定黄钟名下其余六声归属的六“地支”宫调,这里的右旋是自东向南向西的旋转,是逆旋。故谓之“何者以十二支与七声共逆旋?右之故也”。

可见,尽管图3存在不够精确之处,但其与天文学中星图的关联是明确肯定的。

下面尝试对现代两幅旋宫图的左、右旋进行与天文学中星图的关联评断。

先看一幅来自童斐《中乐寻源》卷上《宫调》一章中的“旋宫举例”①童婓:《中乐寻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41页。[图(见图5)。

本章对“宫调”及“旋宫举例”图有如下说明文字②童婓:《中乐寻源》,第40—41页。:

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十二律各轮转为宫声一次,名曰旋宫。某律为宫,称某宫,亦称某均,谓七声均配于各律,而以宫声为之主也。各声联络组织以成一章。视其结声以定宫调之名。结声于宫,则以宫称。结声于商、角、徵、羽,则以调称。宫调之取义如此。

设制纸板为两轮,外轮书律吕名,固定不动;内轮书七声名,可以旋转。将内轮宫声对黄钟,则其余六声均配太、姑、蕤、林、南、应,是为黄钟均。若旋内轮之宫字,使对大吕,则其余六声亦各降一律,是为大吕均。递旋以至应钟为至,成十二宫。

图5旋宫举例

显然,无论是图5“旋宫举例”图的直观呈现,还是上述相关“说明文字”,皆无关乎“十二次与十二辰”,也无左旋、右旋的标识与叙述。但若将“旋宫举例”图与其“说明文字”相对应解读,不难做出这里的旋宫为右旋以成十二宫的判断。毫无疑问,这是合“乐”逻辑的一种“旋宫”呈现与判断。传统的旋宫与天空区划的关联在此已被切断。

当我们尝试接通切断的与传统之关联,便应有如下判断:因起点黄钟的方位在上,故其方位应符合图1的标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又因是“右旋”,故这里是按“十二次”逻辑排列十二律的。由此“旋宫举例”图应校正为图6:外轮、内轮同时向左做45度的旋转校正。“说明文字”无需改动。

图6旋宫举例

再看一幅来自《中国音乐词典》的“旋宫图”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442页。(见图7)。

该“旋宫图”词条有解释文字言④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音乐词典》,第441—442页。:

今存最早的旋宫图,为唐代武后时期《乐书要录》所载。下面是根据《乐书要录》旋宫图,略去“月律”与干支、方位之说,参照成俔《乐学轨范》(朝鲜)、明代朱载堉《乐学新说》、现代童婓《中乐寻源》诸图,所制的旋宫图如下:“旋宫图”的外圈为十二律名,自左至右按半音相距依次各高一律排列,作为底盘固定不动。内圈为宫、商阶名,自左至右,按音阶各级音(五声至七声)排列,作为盘心,可以左右旋转。

图7旋宫图

将图7与图5比照可发现其发生了如下变化:外圈、内圈整体向左旋转移动15度,起点黄钟律、阶名宫至正北位;内圈多出“清角”阶名。

与图5相同,图7也是合“乐”逻辑的一种“旋宫”呈现与判断。传统的旋宫与天空区划的关联在此亦被切断。若将“解释文字”所谓“略去‘月律’与干支、方位之说”“补回”,右旋(顺)、左旋(逆)是不应运用同一走向的十二律吕呈现的。若右旋(顺),即按十二次逻辑排列十二律,那么图7应校正为图8——“右旋(顺)旋宫图”;若左旋(逆),即按十二辰逻辑排列十二律,那么图7应校正为图9——“左旋(逆)旋宫图”。

图8右旋(顺)旋宫图

图9左旋(逆)旋宫图

显然,上述对旋宫的阐释呈现,仅从“乐”的逻辑来看当无可厚非,但其与传统之联系已被切断,这是事实,无庸强辩。其提醒我们,在中国传统乐理建构的征程上尚存在着不能不修正的弊端。

结语

对中国若干传统文化现象的认识,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宏观把握,这是我们探讨若干传统问题应有的理念。唯此,现代对传统的解读才有可能逼近传统的真实,现代与传统的关联才不至于被切断。否则,今人建构的传统只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建构中国传统乐理的理想最终也必定难以真正实现。所以,对应有的理念及已存在的弊端请不要忽视和视而不见。

建构中国传统乐理是20世纪以来几代人的理想追求,可谓跨世纪大题。笔者继《音乐史上左右旋生律及旋宫图的天文学评断》一文之后又撰此文,为何?无他,希望上述建构理念能够得以加强,更希望其对最终实现建构中国传统乐理这一跨世纪大题的理想有所贡献!

(责任编辑 刘莎)

To Link the Music Temperament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wo Modern Charts of Xuangong as an Example

WANG Hong-jun

Based o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ft or right rotation of star chart in astronomy and the left or right r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Xuangong chart,this paper commented and judged the left or right rotation of two modern Xuangong charts correlation to the star chart in astronomy.The purpose is to expound that the understanding some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phenomena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acroscopic grasp of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s the idea that we should have to explore some traditional issues.Only in this way,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 could be possible close to the truth of tra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 would not be cut off.

star chart,chart of Xuangong(the twelve temperaments took turns to be as the first tone of Gong-tune),left or right rotation,to link

J612.1

A

10.3969/j.issn1003-7721.2016.04.009

1003-7721(2016)04-0070-06

2016-09-21

王洪军,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武汉430060)。

猜你喜欢
宫调星图右旋
论宫调系统
星图上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诗意联结 水漾星图——上海龙湖·星图美学展示中心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宋词元曲宫调浅谈(节选)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一种基于联合变换相关的PSF估计方法*
右旋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麻醉诱导后阴茎勃起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