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点亮青少年脱贫梦

2016-02-10 13:26李章能
中国共青团 2016年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云南爱心

文 | 李章能



“希望之光”点亮青少年脱贫梦

文 | 李章能

云南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边疆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截止2014年末全省仍有574万贫困人口。基础设施薄弱,智力性贫困一直是造成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国青基会的关心指导下,云南青基会持续实施希望工程26年,累计筹集善款近9亿元,全力参与全省扶贫开发,在教育扶贫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以“基”为先,着力服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青基会成立至今,累计援建希望小学1767所,援建希望厨房、希望电脑教室、快乐体育园地、希望电影院等希望小学升级服务项目1147个,帮助贫困地区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协助政府顺利实现“普六”“普九”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至今,为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实施共青团希望水窖援建项目。通过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广泛筹集资金,目前已累计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30906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山区半山区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在夯实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基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人”为本,着力服务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成才

打造爱心圆梦大学、丽江百年职校、云南希望工程华萌班、希望之星培养计划等希望工程助学品牌,满足贫困学生多样化的资助需求。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1967人,努力让每个贫困学生都有改变命运的机遇和人生出彩的机会。重视对受助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孤儿娜果、进城务工的单亲残疾人员子女杨昆娥、高寒贫困山区因贫被父母遗弃的儿童邵明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受助学生在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参与爱心慈善活动努力回馈社会,形成了爱心接力和慈善传递的良性循环。

举办希望工程乡村教师培训班179期,将15650名希望小学教师送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通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

根据云南先天性心脏病高发,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的实际,实施“希望工程生命救助计划”。组织医务人员深入边远贫困地区进村入户为青少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免费义诊工作。整合资金3000余万元,资助1434名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青少年患者到广州、昆明等地接受手术,95%以上的受助家庭实现了手术费用零负担。先后为100多名罹患罕见病、白血病、脑瘫、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以“业”为要,着力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在开展输血式扶贫的同时,积极探索造血式扶贫开发新模式。募集慈善捐款设立“爱心励志基金”,为贫困地区具有自主创业发展意愿、具备一定创业基础和技能的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无担保的创业启动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目前已帮助16个县(市、区)上千名贫困家庭的青年立足农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依托云南省青年公益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孵化青年公益社会组织49个,投入机构运转运营资金300余万元,支持他们围绕农村减灾防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子女关爱等领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延伸了工作手臂。创新实施“徒步公益筹款活动”,组织爱心人士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徒步,切身感受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云南扶贫开发事业的现状,增进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徒步行程超过12000公里,累计筹款超过3800万元,均用于徒步沿线贫困地区产业扶持、人员培训、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

云南是全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中国青基会和团省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拓展工作路径和载体,努力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云南青少年基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云南爱心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