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双创”切实推动转型

2016-02-10 23:11作者陈亮
通信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双创运营商转型

作者│陈亮

移动“双创”切实推动转型

作者│陈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推出了“双创”政策和举措,但由于国有体制根深蒂固的一贯认知,许多媒体和专家对此并不看好。笔者认为,创新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利,电信运营商的土壤上开出的“双创”之花虽然不一定与BAT等的互联网企业相似,却也同样可以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双创”值得肯定

早在中国移动“双创”项目之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就已经陆续出台了创业激励计划。如中国电信在上海成立了创新孵化中心;中国移动在广东也设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并借助移动MM业务平台启动了“百万创业”活动。但之前的内部创业计划并未能如预想中效果突出,MM平台的“百万创业”活动也是超出体制之外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内部创业的动力不足。马云、马化腾等创业前辈的成功固然令人艳羡,但创业成功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要抛弃相对稳定的收入去搏取并不明朗的未来,许多干部员工对此已经望而却步。

其次是内部创业的吸引力不足。尽管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有志创业的员工和团队开出了资金、快速通道、业务平台优先接入等优惠条件,但创业的成功因素远不止这些,习惯于按部就班开展工作的绝大部分干部员工依旧底气不足。

最后是内部员工缺少“互联网丛林”生存的经验。借用《三体》中的“丛林法则”来看互联网市场的“野蛮生长”并不为过,电信运营商的干部员工虽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但打惯了“正面战争”的他们的确缺少“丛林生存”的历练。

因此,电信运营商要开展“双创”项目,首当其冲的是解决创业环境和条件的问题。此次“移动双创”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这对于传统电信企业推动“双创”、乃至推动企业转型都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移动双创”给出了具体支持的平台和手段。在过去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内部创业项目中,大多是给个政策框架、缺少具体的项目和内容,即便有意创业的员工也往往是“修行靠个人”,连“师傅领进门”都谈不上。此次“移动双创”给出了“研发云”一站式帮扶平台、互联网孵化基地等“硬”措施,也给出了快速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从创意到具体产品的可操作方案等“软”措施,从过去方向性、指导性的创业政策到现在具体化、实操化的帮扶手段,这是明显的进步。

另一方面,“移动双创”丰富了创新、创业的角度和维度,降低了“双创”的门槛、增加了“双创”成功的可能。不奢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可多方支持快速灵活的“小而精”,例如在“双创”中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评”等模式,只要是有价值的创新、有贡献的劳动,都可以通过多种模式部分或全部参与到“双创”项目之中。

推动转型意义更大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中国移动乃至三大电信运营商借助类似项目的运作以推动企业转型,其深远的意义比“双创”项目本身更大。2015年工信部统计数据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年报显示,人口红利消耗殆尽、整体市场增长依然乏力、传统业务加速下滑、同质化竞争依然无法摆脱,流量等新业务增长喜人但量收比“剪刀差”进一步放大,这些因素给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因此,电信运营商未来几年的业务和收入支撑从何而来,是摆在其面前的大问题。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多项业务或业务平台在新兴竞争对手的影响下,正处在“危机边缘”,例如短信业务的逐渐淡出既是电信运营商顺应形势的无奈,也是主动改革的必然选择。但这些传统业务或业务平台依然存在一定的价值和潜力,例如短信业务在IoT、物联网云体系中依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行业应用市场上依然大有可为,但这需要多方共创、发挥各自优势,单纯依靠电信运营商难以再次激活自身潜力。

此外,目前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使电信运营商“依靠单一业务获取收入”的路子越走越窄,必须实现从“售卖产品价格”转向“谋取多方共赢价值”的转变,例如在云体系中,电信运营商拥有云、管的独特优势,在端方面也加大参与力度,有了谋求共赢价值的基础,通过“双创”吸引更多共赢的合作伙伴和项目,也是应对新挑战的有效措施。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双创运营商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