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油田曙1-31-152井精细化管理方法分析

2016-02-10 03:04于增杰陈忠新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回油产油量洗井

于增杰,陈忠新

(1.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采油七区,辽宁盘锦 124109;

2.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采油三区,辽宁盘锦 124109)

曙光油田曙1-31-152井精细化管理方法分析

于增杰1,陈忠新2

(1.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采油七区,辽宁盘锦 124109;

2.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采油三区,辽宁盘锦 124109)

以曙1-31-152井为例,对油井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应用该方法,可确保油井长周期正常生产,为同类油井的日常生产管理提供了借鉴的方法。

曙光油田;精细化;管理;分析

1 概况

曙1-31-152井是馆陶的一口试采井,生产井段604~657.8m,厚度42.6m,原油黏度229 100MPa·s,是一口超稠油井,2009年试采成功,为馆陶油藏的全面开发奠定了基础。

该井自投产以来,到2016年11月,累积注汽20 573t,累积采油27 892t,累积油汽比达到1.36。

2 存在问题

曙1-31-152井经过7a的开发,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产能的下降,油井的各项措施投入越来越多,并且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由于周期的延长,油井的产量并不高。由于超稠油井井间距较小,井间汽窜套坏、出砂就会时有发生,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减少投入多产出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3 精细化管理方法分析

3.1 更改掺油方式

该井一段时期,产液量下降到17.1t/d,产油量3.6t/d,含水79%降到59%,温度降到71℃,动液面下降到156.4m,功图显示充满不好。

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对该井改地下掺稀油4m3/d生产,日产油6.8t/d,但是井口回压达到了0.6MPa,回油温度只有68℃,还要不定期的用掺油对回油管线进行清扫,并且当时还处于冬季生产时期,于是又将该井的掺油量增加到了5m3/d,日产油8t/d,回压降到了0.5MPa,回油温度68℃,日产油量上升,但回压下降较少,而且也需要清扫回油管线,并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温度、含水还会下降,为了让油井再次的回压下降、同时含水下降前让稀油与稠油混合的更好,于是又将掺油量增加到了6m3/d,日产油量7.7t/d,回压降为0.3MPa,基本维持油井正常生产。

3.2 变频器动态调整冲次

一段时期的月产量只有150t,较月份平均产量减少62t,这是因为油井含水由43%又升到了57%,于是又将日掺油量由6m3减到了5m3,并进行了控套管气,压力定在0.05MPa,保持沉没度在145m左右,初期产油量基本在6.5t/d,到了中期由于含水由50%降至42%,产量未有变化,回压也在0.3MPa左右,也就并未增加掺油量,但到了末期,由于受杜84-62-146井气窜影响,含水上升到80%,井口回油温度升到90℃,产油量下降,至使该月产量较少。但为了在气窜时期较少的影响产量,以及能少停井,于是我们对该井采取了变频器控制抽油机冲次的办法,降低该井的冲次为2次/min,及时观察油井温度、压力、含水等的变化,争取减缓气窜的影响,并且也得到了验证,在杜84-62-146井注汽过程中该井未停井一天,而且也只是每天影响产量3t左右。该方法在其它井上也有应用,部分井见到了效果。

3.3 地面地下双掺生产

油井生产到一定时期,产油量下降到了3.6t/d,含水在59%,地下掺油方式生产,测试沉没度为76.3m,功图充满不好,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对该井进行了掺油洗井3m3,洗井后产量恢复到了7t/d,并且生产较稳定。但是由于进入了春季生产,井口的回油温度只有50℃,回压还是0.3MPa,含水在44%,为了能更好的延长油井的时率,于是我们采取了在该井又接了一条掺水管线,使该井可以地下4m3掺油的同时地面也配有4 m3掺水的双掺方式进行生产,使用该方法后,又进一步降低回压到0.25MPa,把控套管气压力降到了0.01MPa,沉没度又升到了146m左右,产油量6.6t/d,再次保持油井生产。

3.4 加降粘剂降粘

有一段时期,油井产量4t/d,含水61%,回油温度53℃,回压0.2MPa,功图显示充满不好。沉没度146m左右,井口取油样看不到明水,于是对油井进行了加降粘剂配以地下掺油来降低稠油的粘度,并使用不同的加药量进行了对比见表1。

表1 加药情况统计

每天50kg的加药量比40kg的加药量多0.3t的产量,但要多投入10kg的药量,于是采用了每天40kg的加药量,油井最大载荷由加药初期的40kN降到了30kN,保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3.5 利用掺油洗井

首先当油井产量降产后,观察油井回压力比正常时是否上升,井口出油能否见到明水,以及出的油是否连续,还是出一段油,一股气的,进行蹩泵,看泵是否漏失,以及回油温度是否比正常时低,功图反映油井充满不好,泵有漏失但还有液面时等各种情况对该井进行了掺油洗井。

该井在一段时间,产量由9.6t/d降到7.3t/d,含水38%,井口回压0.2MPa,回油温度44℃,沉没度142m,井口出油断断续续,功图充满不好。对该井采取掺油洗井4m3后,产量由3t/d升到了9.6t/d,并逐渐稳定在8t/d左右。

4 效果分析及结论

该井自投产以来,通过精细管理,最长连续12月没有作业过一次,有产量波动时,通过上述工作,及时使该井恢复正常,为同类油井的高周期生产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1] 李艾芳.油井管理水平量化评价方法初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24).

[2] 张秀民.优化油井管理措施 提高开井时率[J].内江科技,2008,(02).

Analysis on Fine Management of Shafts 1-31-152 in Shuguang Oilfield

Yu Zeng-jie,Chen Zhong-xin

The detailed management method of oil well production is analyzed in detail by taking Shuguang 1-31-152 well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it can ensure normal production of oil well in long period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dail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similar oil well.

shuguang oilfield;refinement;management;analysis

F426.22

A

1003–6490(2016)10–0010–02

2016–09–15

于增杰(1972—),男,天津人,高级技师,主要从事采油工作。

猜你喜欢
回油产油量洗井
广式月饼生产工艺探讨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解决低温环境下齿轮箱内润滑油回油不畅问题
注水井洗井“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流程洗井方法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贝28作业区集输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
注水井简易洗井装置
对注水井洗井质量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