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在临床对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6-02-11 09:25遇旭东丁建军李磊张禄波郭晓宾耿仁强傅继东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龙口265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监测仪甘露醇脑损伤

遇旭东 丁建军 李磊 张禄波 郭晓宾 耿仁强 傅继东*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龙口 265700)

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在临床对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遇旭东 丁建军 李磊 张禄波 郭晓宾 耿仁强 傅继东*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龙口 265700)

目的:分析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在临床对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例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甘露醇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为良好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大于对照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5天、第7天的甘露醇使用量和甘露醇使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显著减少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甘露醇使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重度脑损伤 减压治疗

重度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治疗困难、并发症多等特点[1]。因此,除积极有效的救治外,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控是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例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0.57±6.9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1.46±6.1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对实验知情,自愿参与实验;②本次试验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确诊为重度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大于3分,小于8分[2];④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或脏器功能受损;②患者合并严重慢性疾病;③患者脱落。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治疗,必要时可行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神经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国强生Codman颅内压监测仪全程检测患者颅内压。若患者颅内压高于20mmHg,给予静脉滴注250 mL 20%甘露醇+40 mg速尿。若治疗无效则复查头颅CT并考虑行急诊手术;若患者颅内压高于40mmHg,则立即复查头颅CT并考虑行急诊手术。

1.3 测量指标

预后情况: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以患者回复正常生活为良好;以患者能独立生活但有残疾为轻度残疾;以患者残疾,无法独立生活为重度残疾;以患者处于植物状态为植物生存;以患者失去生命迹象为死亡。

甘露醇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甘露醇使用量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n,%)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情况(g)

表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为良好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大于对照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情况

观察组患者第5天、第7天的甘露醇使用量和甘露醇使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减压治疗是临床治疗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极易引起脑水肿、脑肿胀,致使颅内压增高、脑血流量减少和脑灌注压降低[3]。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或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除必要的减压治疗外,治疗医师也应时刻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预防颅内压激增。

有创颅内压监测作为目前监测颅内压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原理为压颅内压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动势,再利用外装显示器显示颅内压数值并加以记录[4]。而其主要临床作用则包括:①帮助主治医师实时掌握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又能在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之前,察觉并发症的发生迹象,并直接直接加以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伤;②合理用药,通过有创颅内压监测,主治医师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调整治疗方案、用药剂量等,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如在本文实验中,观察组患者第5天、第7天的甘露醇使用量和少于甘露醇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③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及早明确患者颅内压的早期变化,利于及早复查头颅CT,在颅内压激增产生继发性脑损伤知情开始治疗干预,避免患者形成脑疝导致重度残疾或死亡;④研究已证实[5],颅内压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即颅内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通过颅内压监测,主治医师可客观、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减少盲目治疗带来的危害。因此,颅内压监测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实验中,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为良好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大于对照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与余孔谋[6]一致,提示颅内压检测能显著提高颅内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和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在临床治疗中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显著减少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甘露醇使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1] 于烽. 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2] Saehle, Terje, Eide, Per Kristian.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nd tentative shunt failure: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ver 10 years in 146 patients[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5,122(5):1076-1086.

[3] Ilie, Laura A., Thomovsky, Elizabeth J., Johnson, Paula 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s measured by an epidural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in healthy dogs[J].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2015,76(8):724-731.

[4] 陈天宝, 甄云, 古磊, 等. 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测对判断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9(3):10-12.

[5] 刘华, 王文明, 杨鉴, 等. 颅内压监测下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预后研究[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4(3):12-15.

[6] 余孔谋, 李成林.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36(20):48-52.

1006-6586(2016)07-0099-03

R651.1

A

遇旭东,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于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傅继东,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监测仪甘露醇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自我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电压监测仪自诊断系统研究及应用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便携式物联网环境监测仪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