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政系统合格共产党员

2016-02-11 07:34
中国民政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党纪民政合格

邹 波

做民政系统合格共产党员

邹 波

做合格党员,首先要界定怎样算“合格”?党员合格的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八大把“为提高党员标准而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强调,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又提出了“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算合格”的命题,他认为,能够成为“群众模范”的党员才算合格。2016年2月29日中办印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明确做“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立起了合格党员的新标杆。

“合格党员”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做民政系统合格党员,不仅要在党性修养、道德品格等基本要求上达标,更要在践行“看齐”意识上使劲,在“看齐”行动中合格。

一、在政治定力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定信仰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忠诚党的信仰。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民政系统的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注重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更加注重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民之本,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

忠诚党的事业。当前,忠诚党的事业最大着力处在哪里?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积极推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严起来、实起来。

忠诚党的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每一名党员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

二、在为民服务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书记还身体力行,深入老区看望慰问群众,和基层官兵同桌吃饭,体现了党的领袖的亲民风范、军队统帅的爱兵情怀。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政系统的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要增强为民意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时时想着人民,这是为民的思想基础。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本色不能变,群众情怀不能淡,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工作上要依靠群众。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虚心听取群众“送上门”的意见,又主动“上门”征求群众意见。危难时要想着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让群众感受到“民政亲民”。

事事为了群众,这是为民的具体体现。要惠民生,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为群众增福祉。要解民难,把群众的急事难事作为自己的大事要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困我有所帮,民有所难我有所解。要保民安,特别是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实事,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让群众感受到“民政为民”。

处处着眼长远,这是为民的根本要求。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从制度上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要注重研究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问题,决策既要利当下,又要虑长远,使民政决策既能造福当代,又能惠及子孙,让群众感受到“民政护民”。

三、在谋事创业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有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部署,不落实等于零。再好的机遇,不行动也是一场空。民政系统的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要向总书记勇于担当破难题、勤勉敬业谋发展的精神看齐,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勤勤恳恳奋发有为。

要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民政系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的指示精神,要把创新摆在民政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贯穿于政策创制、资源配置、督促落实、能力提升的各个方面,完善有利于民政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形成鼓励探索、宽容试错、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要真抓实干。大事难事面前看担当。能不能解决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直接检验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能力素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的需求、制度的缺陷、工作的短板、舆论的批评当作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要求,列为调研课题,安排政策项目,制定工作举措。要攻坚克难,重点解决好社会救助精准、脱贫攻坚有力、养老服务有效、社会治理有序、优抚安置有用以及福利彩票阳光公益、民政公共设施安全管理等民政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民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要勤勉敬业。在民政岗位上工作,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要倍加珍惜这份信任,常怀感恩之心,把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见之于行,再苦不言苦,再累不怕累,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态度,以只争朝夕、废寝忘食的工作干劲,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要始终保持“在状态”,牢记党员身份,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改善民生、改革强军渡难关中主动作为,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新实践中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立身为“旗”。

四、在用权律己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守清正廉洁、严守党纪法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出台“八项规定”,到重拳整治“四风”,再到践行“三严三实”,立起了作风建设的高标准,树起了正风肃纪的新标杆。民政工作大多与困难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保障的是基本民生、补齐的是民生短板、兜住的是民生底线。民政资金多是“救命钱”“高压线”,人民群众的关注度高、容忍度低,对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人民群众有更高的期许、更严的要求。

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民政干部行使相关权力之前,要先用党纪法规这把戒尺量一量,看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谨慎行事,保证行为不违规、不越矩。

要秉公用权、干净做事。用权是否公道,做事是否干净,是事关民政形象的大问题。民政党员干部要靠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靠党性规避人情的干扰,靠廉洁树起自己的形象,做到干净、干事、硬气。

要遵规守纪、严于律己。党纪法规既是高压线也是底线,既是紧箍咒也是保护伞。民政党员干部要学好党纪法规,敬畏党纪法规,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作者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党纪民政合格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巍山县档案局组织开展党章党纪法规知识竞赛
不合格的洗衣工
太原市迎泽区:党规党纪“小锦袋” 党员学习真方便
做合格党员
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活动
如何理解“党纪严于国法”?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