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农村儿童“留守之痛”需要各方发力协同共治

2016-02-11 09:15本刊评论员
中国民政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监护协同家庭

本刊评论员



去除农村儿童“留守之痛”需要各方发力协同共治

本刊评论员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广为社会关注。频繁出现的一系列伤害事件,严重暴露了他们在生活、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们亲情缺失、监护缺位、心理孤独、行为叛逆,甚至出现自杀、受侵害等极端事件,由此成为许多家庭之痛乃至社会之殇。我们在痛心之余,不能不严肃反思:对于这个承载国家未来发展希望的庞大群体,怎样才能尽到关爱保护之责?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而将孩子留在当地,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亲情的割裂,从而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教育、成长和发展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从本质上看,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城乡二元结构并存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儿童留守的源头是父母的漂泊。留守儿童诸多悲剧的背后,是空间阻隔造成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保护缺失。他们在本应得到关爱呵护的年轮,因为缺少家庭温暖和教育引导,被迫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为社会转型付出成长的代价;由于缺少制度性的系统关爱和保护,只能独自面对成长的困惑和潜在的风险。有人称他们为“时代的孤儿”,这虽说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极端说法,但却是一种重要的警示:他们尚未长大,便已历沧桑,他们的童年残缺艰辛并且潜伏着种种危机。留守儿童之痛,是全社会之痛,是现代化之痛,解决好这个问题,事不宜迟,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努力。

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重视。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围绕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和健全救助保护机制这两个重点进行了系统的顶层制度设计。《意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设计了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环节在内的救助保护机制,弥补了政策短板;明确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责任,强调构建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服务体系,切中了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和要害。相应地,由27个部委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开始运行,全国范围内的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全面铺开,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系统着手开发,从而为实现对留守儿童的精准关爱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给留守儿童建卡、实行家校互动、结对联系和社会帮扶等举措,都是在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关联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其中家庭、政府、学校、社会是重要的治理主体。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让相关制度措施真正落地生根,给留守儿童编织一张美好的关爱保护网,需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思路,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治理职责、治理逻辑、治理资源,系统构建资源整合、多方发力、协同治理、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取代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养成,也没有有任何关爱可以取代来自父母家庭的关爱。因此要强化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提升留守家庭的教育引导功能。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各类关爱服务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加强对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的督促检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并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各级政府要在治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兜底能力,保证关爱体系真正落地。学校是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主要阵地,也是各机构、组织参与关爱行动的助手和载体。学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不足的情况下,应当承担起的更多的教育责任。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的常态化机制 , 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营造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最大限度地消除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许多社会公益组织一直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村(居)民委员会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是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基础,社会组织能够发挥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基层、靠近一线等独特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将最大限度地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培养良好的品格。如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还能进一步健全起来。

从长远来看,留守儿童现象的彻底化解,需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激发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加快实现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而在当下,必须立足于儿童留守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加强有机衔接、加强政策落实,实现优势互补,这是现阶段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关键所在。如果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政府各方不能明确各自的权责,划定各自的边界,就无法形成合力,有效发挥作用。容易导致有“共治”而无“协同”;如果治理各方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各自为政,则容易造成“协而不同”,出现“治理主体越多,治理效果越差”的结果。

蒙台梭利说,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人类。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中国14岁以下儿童78%来自农村,他们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如果他们没有健全的人格、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将会严重损害中国的人力资本和发展竞争力,也会造成社会不平等和阶层流动的固化。就此而言,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彻底去除“留守之痛”,不仅需要政府的决心和责任,也检验着社会的温度和胸怀。

猜你喜欢
监护协同家庭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恋练有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