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话语的模因论阐释

2016-02-11 10:13陈梅松陈新仁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模因中国梦话语

陈梅松,陈新仁



“中国梦”话语的模因论阐释

陈梅松,陈新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语言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国梦”概念在汉语中带来了丰富的话语表征,由其构成的话语反过来也对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分析表明,“中国梦”话语在构成方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复制性,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多层面的主体性,并且在话语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语用效应,因而是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深度理解“中国梦”话语的语言模因本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规划。

中国梦;话语;模因论

一、引言

语言的发展常常与时代的脉搏密切相连。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极大提高,从全球化世界的边缘成长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并在整个世界格局中体现出不凡的力量和影响。这样的时代和发展语境在语言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的“中国梦”政治理念经过系列会议和讲话中的深刻阐述、媒体宣传和全民实践逐步构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国梦”因为承载了中国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和词汇,引发大量相关话语的产生,深刻影响着新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实践,也塑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全新面貌,因而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

在语言学界,“中国梦”话语吸引了相当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认为深度剖析“中国梦”语言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当代发展的主题,提升中国形象的表达效果。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模因理论视角,旨在阐释一些非常核心但之前研究未加以回答的问题,如“中国梦”作为一个强势模因表征了什么内容,该语言模因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语用效应,其传播具有什么特点等,从而深化关于“中国梦”话语作为语言模因的认识,更好地践行“中国梦”。

二、相关研究概述

现有关于“中国梦”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文化视角、传媒视角、国际政治视角、语言学视角等。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梦”研究主要探讨其内涵与实施方式、影响等。譬如,崔华华和翟中杰(2014)认为,“中国梦”的文化特征凸显精神象征性、实践主体性和文化自觉性三个方面,其文化功能包括价值导向、话语建构、精神凝聚和文化传承四个领域。有些学者从传媒学视角聚焦公益广告、电影艺术、主题电视剧作品、小说、摄影、书法、绘画等,分析“中国梦”的大众表达方式、媒体责任和宣传效应(官科,2015;刘文良,2014;王冰雪,2015等)。还有学者站在国际对话的高度看待问题,如李海龙(2013)从国际政治视角解读“中国梦”所处的国际环境、意义和价值。也有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比较研究,从而区分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体系(孟睿思、杨一婧、李巍,2013)。邵斌和回志明(2014)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梦”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内涵是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但也不乏媒体对其持有否定和偏见,偏信中国威胁论。梁茜(2015)运用框架理论分析外媒对“中国梦”的报道维度,继而指出我国在进行“中国梦”对外宣传和传播过程中应该注意策略。刘宇松和蔡朝晖(2013)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探讨“中国梦”的内涵与时代特征,尝试阐释“中国梦”被广泛传播的原因,认为“中国梦”的内涵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代表了群众的心声与愿望,同时新闻媒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词汇使用的从众效应,“中国梦”等词汇在社会语言中得到了更迅速的传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推出“中国梦”研究专栏。学者们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和话语分析方法,从话语建构、话语权、国家身份建构、话语功能等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梦”话语建构,理解“中国梦”的实质,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梦”话语解析的维度和深度。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剖析“中国梦”的表征与内涵,有助于深入我们对“中国梦”丰富的表征形式与涵义的理解,但分析视角较为单一,未充分揭示“中国梦”话语的形成、传播、演变的轨迹。如果能够将语言现象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剖析该话语的语境、本体特征以及社会和国际影响,应该能够将“中国梦”话语研究变得更加丰富,更有价值。鉴于“中国梦”话语在不同维度上体现了中国当代的发展主题,既是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而语言模因论正是从语言、传播、社会语用效应等层面揭示话语的外在和本质特征,本研究拟引入语言模因论视角,从“中国梦”话语的生成语境与表征内容、传播特点、主体性与社会语用效应和传播特点三个方面探究其模因本质。

三、模因论的概念与应用

基于新达尔文主义进化论,Dawkins(1976)提出模因概念和模因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认为那些能够使文化得以进化的复制因子可以称为模因,相当于基因的文化对等物。“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都是模因。”(Blackmore,1999:43)“对于语言而言,那些被大量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单位也就成为一种模因,即语言模因。”(陈新仁等,2013:207)何自然和陈新仁(2014:6)指出,我们的衣食住行均涉及模仿,而且在模仿的过程中,借助宿主的主体性,模因经过进一步加工(改良或创造)变异成模因复合体,并将语言模因定义为“携带模因宿主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何自然、陈新仁,2014:9)。

语言模因的传播力度和生命力长短各不相同,因为“在模因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力。所以在数量极大的潜在的模因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模因为数并不是很多”(Blackmore,1999:65)。有些模因得不到宿主的重视和使用,仅存在于小范围之内,随着时间与语境的变迁逐渐或很快消失,因而是弱势模因。相比之下,那些能够被接受、复制和传播的模因则是强势模因。语言模因有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两种复制和表达方式(何自然,2005),前者是相同信息直接传递或以异型传递,是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的模因;后者是模仿现有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根据表达需要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内容。

国内语言学界的研究者们普遍把模因论当成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视角,即用模因论来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语言模因论在研究实践中体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可以分析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有趣使用(何自然,2003,2005,2008),也可以解释修辞、流行语、广告、相声、新闻语言等(何自然,2008;庄美英,2008;王尚法、徐婧华,2013;杨婕,2008等)。本文关注“中国梦”和模仿其形式或寓意生成的相关语言表达式,以习近平主席自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2013年6月11日观神舟十号发射等多个场合对“中国梦”阐释的15篇讲话①以及2012年11月20号到2016年1月1日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相关宣传报道②和“中国梦”系列平面公益广告③为语料,运用模因论相关理念来分析“中国梦”话语,尝试从其生成语境与表征内容、传播特点、主体性与社会语用效应来解析其语言模因本质。

四、“中国梦”话语的生成语境与表征内容

从构词上来看,“中国梦”是“XX梦”表达式的复制和模仿结果。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发表演讲,表达了对自由、民主和种族平等的渴望。类似的还有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美国梦”、追求可持续性文明发展的“欧洲梦”、以稳定、和平、发展为目的的“非洲梦”。构思企业发展规划的“企业梦”、谋求个人前途与幸福的“助学梦”等都是用高度概括的“XX梦”构式来形容个人、民族或国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缩影。首先,自古以来人类对未来寄托美好期望,并勾画发展蓝图。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描绘了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美好世界。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习总书记通过“中国梦”提出了对中国社会理想化期许的号召,这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中国梦”从我国的传统文化获取思想源泉,也是后者的延续。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中国梦”公益海报大量呈现了中华民族的仁爱、和为贵、兄恭弟谦、孝道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信息内容上的忠诚复制。从古代“家国天下”的儒家思想、孟子的“正气”说和“以民为本”观念、清朝《弟子规》的守则规范到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诉求的社会主义核心观和“中国梦”对传统美德的弘扬,这一传承过程体现了中华伦理意蕴的历史继承性。人们通常会对比“美国梦”和“中国梦”,两者具有相同的语言组合方式,但是追溯“中国梦”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就会发现它体现的是与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梦”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梦”还延续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富强梦。再次,“中国梦”也是“国际梦”,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梦。例如: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⑤

(3)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水平。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事务,促进国际合作。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⑥

例(1)和(2)分别给出“中国梦”的定义,详细阐述“中国梦”的内涵,指出“中国梦”在本质上就是“复兴梦”,延续了近代中国以求发展为代表的强国梦想。从例(3)中可以看出,“中国梦”话语是具有国际性的,既需要有利的国际大环境作保障,其提出和实现也会极大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通过以上“中国梦”话语的生成语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梦”在构成形式上模仿了“XX梦”的形式,属于表现型语言模因;在信息内容即文化表征的DNA(Distin,2005)上,“中国梦”一方面借鉴了柏拉图式“理想国”和“美国梦”的部分元素,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因素,同时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一个内容丰满、内涵深厚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中国梦”并非无源之水,无论是从构词方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可以看出来它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和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响应,具备了形成语言模因的生成基础。

五、“中国梦”模因的传播

第一,“中国梦”话语覆盖了“中国梦”大主题(整体性传播)和不同层面的子主题(分解式传播),呈现出整体性和分解式传播特征。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具体的含义包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复合体。在解读和传播的过程中也分解出其他梦想,有远大的“强军梦”、“文化梦”等,也有指向个人学业、事业、婚姻和家庭的各种梦的小主题。

第二,“中国梦”话语的传播经历了自上而下、从个体到全民的人际传播过程。继2012年首次提出,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及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就“中国梦”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阐释。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甚至九次提到“中国梦”,直接推动了“中国梦”的讨论热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参与其中,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阐释和宣传“中国梦”。譬如,《中国日报》以常规报道和“我的中国梦”专栏两种方式,将热点事件报导与评论相结合,从百姓和代表委员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和见证“中国梦”,兼具趣味性和即时性,生动地说明和阐释了“中国梦”的理念和实现途径。

第三,“中国梦”话语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各级政府、媒体平台、社区积极宣传“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及其与个人的关系。如CCTV推出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助力“中国梦”主题宣传。主题纪录片具有真实性和源于生活的感染力,采用真人真事,以荧幕为媒介,传递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力。其中央视网的《百年潮·中国梦》多维度诠释了“中国梦”的历史成因和时代内涵,告诉人们“中国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传导出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勃发的正能量。无论男女老少、名人或普通老百姓,大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极参与了圆梦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知名人士通过自身的公信力来宣传和巩固“中国梦”,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耶鲁大学以“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为题发表演讲,在读者和观众中引发了书写读后感的浪潮,姚明也畅谈“体育梦”等。普通老百姓或以舞蹈、音乐、书法、摄影作品展示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支持,或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自媒体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件。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梦”概念的提出、阐释性的系列讲话、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相关宣传报道和“中国梦”系列平面公益广告等形成一个庞大的话语体系,具备了强势语言模因的传播特征。

六、“中国梦”模因的主体性及社会语用效应

习近平主席参观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表达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即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富足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美好。加上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很快成为老少皆知的词,并位列2013年度《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榜首。“中国梦”话语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同,具备强势语言模因的可注意性。“中国梦”话语体现了个体的需求和利益,也从成长、亲情等多方面给予情感关怀。“中国梦”系列讲话中提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梦想的实现也需要人民共同参与,人民既是受益对象,也是宣传对象、宣传者和执行者。国家命运与家庭幸福、个人成长密不可分,表达了“中国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梦。因此,“中国梦”模因构建了个体的多重身份,突出了宿主的重要性。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⑦

如例(4)所示,“中国梦”话语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群众属性,讲述的是为人民谋求福利的未来规划。在一幅公益广告中,创作者通过两位老人之间的亲密对话:“你看见什么啦?”“我看见我的梦啦”,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在“中国梦”的语境下普通老百姓对未来的期盼,暗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中国梦”语言模因对宿主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宏观的“中国梦”内化和体现在每一个微观的个体身上,代表了群众的利益,也因群众的力量得以传播和实施,由此形成的“中国梦”语言模因充分彰显了主体性。正因为“中国梦”模因表征的内容关注个体利益,并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宿主在该语言模因生成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因而具有强大的社会语用效应。一方面,“中国梦”模因增强了全民凝聚力,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事实证明,在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召唤下,全国人民空前的团结起来,参与宣传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中国梦”模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媒体争相报道和诠释“中国梦”,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CNN及BBC都有“中国梦与中国发展”、“中国梦与世界关系”等议题,社交媒体Twitter上网民也有关于“中国梦”的讨论。

总之,“中国梦”话语反映了人类文明和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层面上的主体性,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积极的社会语用效应。

七、结语

语言源自需求,服务于社会。“中国梦”话语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和实施纲领。从其生成语境和表征内容来看,“中国梦”既是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也是世界文明和意识形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梦”话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迅速的传播。“中国梦”话语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中国风,产生巨大的社会语用效应。由此可见,“中国梦”话语具备了强势语言模因的各种典型特征。理解“中国梦”话语的模因特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语用功能,有助于准确把握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那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⑧本研究没有使用定量统计加以佐证,也没有系统跟踪“中国梦”话语的发展轨迹。今后研究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历时考察其发展过程,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梦”话语的内涵与意义。

注释:

①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619/c40531-21891787. html)。

②主要参考人民网、CCTV、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网、新华网等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网站。

③参见关键词为“中国梦公益广告”的百度搜索结果。

④新华网《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 17/c_115055434.htm)。

⑤人民网《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http:// 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24/c1024-20892638.html)。

⑥人民网《习近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902/ c40531-25587270.html)。

⑦同④。

⑧人民网《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101/c1003-28003380.html)。

参考文献:

[1] Blackmore, S. 1999.[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Dawkins, R. 1976.[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Distin, K. 2005.[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陈新仁等. 2013.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崔华华, 翟中杰. 2014.“中国梦”的文化特征、功能及其实现[J].探索, (4): 103-107.

[6] 官科. 2015.“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156-161.

[7] 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6): 54-64.

[8] 何自然. 2008. 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 .外语学刊, (1): 68-73.

[9] 何自然, 陈新仁. 2014.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0] 何自然, 何雪林. 2003.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 (2): 201-209.

[11] 李海龙. 2013. 国际视阈下的“中国梦”解析[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 47-52.

[12] 梁茜. 2015. 以框架理论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梦”的报道[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21-124.

[13] 刘文良. 2014.“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J].中州学刊, (11): 163-166.

[14] 刘宇松, 蔡朝晖. 2013.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看语言模因“中国梦”[J].湖南社会科学, (6): 247-249.

[15] 孟睿思, 杨一婧, 李巍. 2013. 中国梦?美国梦?——基于新浪微博的分析[J].中国经济报告, (6): 100-104.

[16] 邵斌, 回志明. 2014. 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梦”——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 (6): 28-33.

[17] 王冰雪. 2015. 以影释梦,共论影视传播新时代[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5): 136-140.

[18] 王尚法, 徐婧华. 2013. 相声和小品流行语的模因视角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73-75.

[19] 杨婕. 2008. 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J].外语学刊, (1): 79-82.

[20] 庄美英. 2008. 模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语言模因[J].外语学刊, (1): 83-87.

(责任编辑:于 涛)

H030

A

1008-665X(2016)4-0030-04

2016-01-11;

2016-02-04

陈梅松,女,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语用学理论与应用 陈新仁,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猜你喜欢
模因中国梦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