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发展研究

2016-02-11 10:4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

游 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发展研究

游 楠

党际交流是一种国际政治活动,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党长期进行着友好往来。尤其是欧洲的政党众多,不同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各个情况不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深刻认识到世界形势变化和国内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不断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党际交流方式。

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对欧关系;改革开放

党际交流,简单地说,就是指政党间的交往活动,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共产党对欧政党交流的发展变化,不仅是沿着历史脉络探索党际交流和政党外交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战略思想的梳理与探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历史

欧洲是近现代政党的发源地,欧洲政党的发展也代表着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态势。在党际交流层面,中国与欧洲各国一直保持着长久而深入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发展历史,可以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际关系逐渐恢复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代变幻,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开始探索新型的党际关系,在对外的党际交流方针、政策和指导原则等各方面都进行重大调整。本着“不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的原则,中国对外党际交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与欧洲国家共产党恢复了中断已久的党际关系。例如,1977年8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应邀访华,两党领导人作出了恢复两党关系的决定;1978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南共联盟正式恢复关系。

1978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讨论和解决了许多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全党上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首先与意大利共产党开始恢复友好关系。意大利共产党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大党,与意大利社会党等在一起控制了近60%的地方政府。邓小平同志在与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会见时同意共恢复了关系。其后中共又同一些独立于苏共“欧洲共产主义”类型的共产党如西班牙共、法共、希腊共(国际派)、荷兰共恢复了关系,后来逐步同其他共产党都恢复了关系。[1]1979年3月,中联部副部长吴学谦,应邀到罗马同意大利共产党就恢复两党关系进行内部会晤,以后经过了长达1年的交换意见。[2]

(二)20世纪80年代: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1980年4月,胡耀邦同贝林格举行5次深入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在完全平等、独立自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两党关系。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的谈话,集中体现了他关于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他指出:“各国党的国内方针、路线是对还是错,应该由本国党和本国人民去判断。最了解那个国家情况的,毕竟还是本国的同志。”[3]1981年2月,中国共产党邀请弗朗索·密特朗为团长的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访华,并确立了两党之间的友好关系;1984年5月底6月初,中国共产党邀请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率领该党代表团访华。另外,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先后同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国家中的一些中右翼政党建立了关系。

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基础,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4]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既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又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根据邓小平这一思想主张,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把党际关系四原则的适用范围加以拓展,使之不仅适用于意识形态相同的共产党,也适用于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党,并把它看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1988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要“大力发展同世界各国各党的政治关系、经贸关系、科技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先后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42个新老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恢复了关系,这里面也包括欧洲的政党。[5]十二大以来的党际交流,是以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基本指导方向的。

(三)20世纪90年代: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完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空前的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保持了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政党开展工作。1991年3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法国保卫共和联盟总书记朱佩率团访华,恢复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1992年,中联部考察组赴德国考察期间,与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进行了接触,而匈牙利基督教民主人民党主席舒尔扬·拉斯洛则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党际关系等。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方针;江泽民继续强调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继续重申了党的对外交往四原则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五大也再次重申了这一原则,四项原则成为我党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关系的指导方针。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同“一切愿与中国共产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关系。”[6]这一交往指导方针的提出,深刻地体现了中央对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外党际交流呈现出空前发展的趋势。1998年,中共邀请意大利左翼民主党访华,充分展现了“不翻旧账”的诚意。11月,中共派观察员出席西班牙举行的基民党国际大会。中共与西方改换了旗帜的共产党保持正常关系,比如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等,努力增进相互了解。另外,中共还加强了与那些对中国了解甚少且有意识形态偏见的西方国家中右翼政党的交往。

(四)21世纪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模式形成

21 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蓬勃发展,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的党际交流的新局面已经形成。目前,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2003-2009年,中欧重要政党外交活动共计444次,其中中共出访234次,欧洲政党来访210次。[7]

这一时期政党外交快速发展。党的高层领导人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推动党际关系的不断发展,推动党际关系实践转型的深化,推动党际交往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8]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党际关系四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经验的内容在不断更新,现阶段关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反腐、智库建设等的经验分享与探讨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201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与阿根廷总统、正义党领袖克里斯蒂娜会面期间,双方交流了治党治国经验,阐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双方从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中不断丰富两党交流形式和内涵,为深化双边各领域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政治及社会基础。[9]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世界多样性,把握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大趋势,运用党际交流的途径,开拓出了对外友好交往的新局面。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特点

改革开放至今,中共对欧党际交流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正如郭业洲分析总结的,“中国特色”即交往对象的开放性,即交往内涵的务实性,交往原则的平等性,交往目的的统一性,交往效果的前瞻性。[10]其特点大体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对策变化

党际交流的历史是曲折的,而一切曲折归根结底还是对时代主题把握不准。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们始终把“战争与革命”作为时代主题,所以,在党际交流中才坚持“支左反修”的错误路线。而到了70年代末,由于中国共产党客观、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实现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准确地把握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中国的对外战略调整到为改革开放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上来,从而使我们对外党际交流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后,中共党际关系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并在此后得到迅速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完善了党际交往的四项原则。十六大拓展了四项原则的适用范围,由最初作为处理意识形态相同或相近的政党关系的准则,发展为处理冲破意识形态藩篱的、与各国友好的政党和政治组织搞好关系的准则,这是指导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党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对党际关系实践层面的探索与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流的目标当然与国家对外发展友好关系、建立互相合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共党际交流目标是积极宣传我国对外方针政策,促进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重要特点是它的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它不处理国家间的具体事务,而重视政策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发挥一个大党应有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往空间扩大

中共与欧洲主要地区性政党和欧洲议会党团进行交往,与社会党国际、自由党国际、欧洲人民党党团、基督教民主党国际等较大的组织联盟保持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参与欧洲政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和活动,双方交往数量增多。多边政党活动不仅增进相互了解,还同时促进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发展。

以中欧高层论坛为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推动构建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政党间高层、多边、战略对话平台。论坛始终紧扣中欧关系发展主线,秉持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共同协商合作,欧洲各国政党积极支持参加此论坛。首届论坛在 2010年5月举办,论坛主题为“全球性挑战与中欧合作”,欧洲22个国家的35个政党及2个欧洲地区性政党、4个欧洲议会党团的近50 名政党高层领导人应邀参加。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有两次会议,在201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在中国和欧洲举行。第一次会议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与‘欧洲 2020战略’:中欧合作的新机遇、新前景”为主题;第二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欧在各领域开展合作的新举措。除正式对话外,还举行了布鲁塞尔市长招待会、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招待会、中欧青年对话会等活动。2012年5月,第三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举办,欧洲议会五大党团出席。2013年4月,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苏州举行,以“谋合作、求共赢;推动中欧关系新飞跃”为主题。突出了合作共赢的主题,力图通过中欧政党与会代表的对话交流,让中欧务实合作的成果惠及双方人民,从而实现中欧双方共同发展和繁荣。[11]此外,2013年,中国与中东欧青年政治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一方面表现中国积极运用多边平台的努力,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务实的形象。

(三)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往内容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和信息现代化要求政党之间寻求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深相互的了解与共识。中欧政党外交内容从单一的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贸、文化和社会方面。十五大以来中共党际交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党际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交流,而是更加注重交往的实质性内容,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除了传统的政治内容外,还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方面的内容。关注点是会发生变化的,就如当经济外交成为重点,中共则用“政党外交搭台,经贸活动唱戏”的方法开展党际交往;当就应对突发性或灾害性的公共安全问题成为焦点时,便将安全作为交流重点。党际交往是两国交往的一种渠道,两个国家之间可以通过政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交往内容的多元化,也是为两国寻求更多的合作契机,促进友好往来。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它积极拓展对外党际关系体现出来。中共政党外交不仅顺应历史潮流,而且最重要的是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全球性问题突出的背景下,特别需要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需要克服国家和党派限制,以寻找合作共赢为出发点。

(一)政党自身层面

良好的党际关系,是对于某一政党政治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的,对它自身全面良好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欧洲的各国政党一样重视自身党的建设,对于适应外部变化的环境,共同探索适合双方政党党际交流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广交朋友,和许多政党领导人都建立了深厚友谊。中共政党外交是体现政党建设的一个方面,通过党际交流,不断学习他党的优秀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二)国内层面

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新型党际关系中不断地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这对促进国内政治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其他执政党就对国内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方面取得的成绩。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取经、互相帮助,互相寻找对各自政党、国家发展的有利经验,这些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让两党间感兴趣的话题。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其他国家政党也在积极询问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进步之快之道。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在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通过与欧洲的政党外交,寻求共同有利的对策,这对于维护全人类共同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有重大意义。

(三)国际层面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的党际关系的发展对于国际社会是有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人站位高,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也具有一个新型的发展中大国的担当,它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全局出发,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良好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总体外交是为促进我国与欧洲各国友好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形式,而政党外交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外交,不断推进国际政治向前良性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欧党际交流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对欧政党外交的启示值得我们总结,在对外政党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将以下几点作为党际交流的重要根据和出发点。

(一)前提:国家利益应高于意识形态分歧

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进行政党交流的根本出发点。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政治遇到了新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污染、恐怖主义、人口爆炸问题等,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政党的应变能力与领导能力造成直接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执政党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党际关系发展的出发点,也是顺应现代趋势发展的要求。

政党意识形态,即某一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基本属性。它可以说是政党的价值观,决定着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政策主张。党际交流的出发点首先是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分歧。求同存异,就是指的在各国各党意识形态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增信释疑来消除各种疑虑和不合,最后寻求到共同的利益,以达到和平合作的良好目的。应该认识到党际交流的真正价值所在,那就是在超越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在平等基础上寻求合作。中国共产党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立足基本国情和国际发展趋势,认清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基础:和平合作,但仍要敢于斗争,反对和平演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当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决定应以和平共赢为合作基础。和平已经成为整个世界上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全球的和平,为了维护各党各国的利益,政党交流应该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下坚守合作,拒绝恶性竞争。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主题也只能是和平发展、相互合作。在和平与发展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利益,与欧洲许多执政党之间达到了互利双赢,从而也得到认同。针对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我们要保持警惕,要提前防御,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清醒的认识下,加强对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斗争。当然,我国要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增强人民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三)保障:始终坚持党在思想上的独立性

自改革开放后,独立自主外交是政党外交的基本原则,中共在处理党际关系上确立了四项原则是基本原则。一个执政党的独立自主,也说明一个国家的独立。实践同样证明,始终坚持党在思想上的独立性是中共政党外交取得成功的保障。欧洲社会民主党的一些治党治国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但“可以借鉴,决不可照搬”,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中国共产党既要学习别国经验,又要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性,“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脚走路”。[12]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在思想上的独立性,才能在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独立自主是各政党对外交流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种对外交流不偏不倚的保障。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53.

[2]朱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政策的调整[J].炎黄春秋,2008(11):12-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9.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5.

[5]杜艳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及其意义与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5):10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4.

[7]刘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现状及思考-基于2003-2009年中国共产党重要对外交往活动的统计分析[J].学术探索,2010(2):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7.

[9]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赵乐际会见阿根廷总统和议会领导人[EB/OL].2015-05-08.http:// www.idcpc.org.cn/dongtai/150508-4.htm.

[10]郭业洲.新时期政党外交之“中国特色”[J].当代世界,2007(10):1.

[11]马媛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新特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0):2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76.

(责任编辑 胡爱敏)

游楠,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00091)

D27.5

A

1672-6359(2016)05-0030-05

猜你喜欢
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