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2016-02-12 00:42岳凯
中国财政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企业

天津市

2015年,天津市实现生产总值 16538.19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51亿元,增长2.5% ;第二产业增加值7723.6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增加值6981.27 亿元,增长9.2% ;第三产业增加值8604.08亿元,增长9.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65.86 亿元,增长12.1%。社 会 消费 品零 售总 额 5245.69亿元,增 长 10.7%,比上 年加快4.7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143.47亿美元,下降14.6%。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一区二十一园”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滨海新区设立“双创特区”,全市众创空间达到106个。城 镇 常 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1元,增 长 8.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2元,增长8.6%。

全 市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收 入 2667 亿 元,完 成 调 整 预 算100.5%,比上年增长11.6%。加上中央税收返还145 亿元和转移支付 265 亿元,一般债券79亿元,调入资金等74 亿元,上年结余 139亿元,预算总收入为3369亿元。当年支出3231亿元,完成预算98%,比上年增长12%。预算总收入3369亿元减去当年支出3231亿元,当年结余138亿元,全部为结转项目资金,包括地方建设项目115亿元,中央转移支付23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730亿元,完成预算82.7%,比上年下降 30.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 687亿元,下降 29.4%。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13亿元,专项债券14亿元,上年结余257亿 元,减 去 调 出 资 金 等 109亿 元,预 算 总 收 入 为 905亿 元。当 年 支出 708 亿元,完 成 预 算65.1%,比 上 年 下 降23%。预算总收入905亿元减去当年支出708亿元,当年结余197亿元,全部为结转项目资金。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56 亿元,完成预算105.6%,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保险费收入 723亿元,财政补贴收 入200亿 元,利 息 收 入 等 33亿 元。当 年 支 出 852亿 元,完成预算96.6%,比上年增长12.9%。当年收入956亿元减去当年支出 852 亿元,当年结余104亿元。滚存结余 838 亿元,主要是社保基金收支要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实行以丰补歉、动态平衡。

全 市 国 有 资 本 经 营 预 算 收 入 17.3 亿 元,完 成 预 算96.2%,未完成预算主要是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包括利润12.4亿元、股利股息4.9亿元。当年支出17.3 亿元,完成预算96.2%,包括融资平台公司资本金4.1亿元,一般企业资本金7.7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贴3亿元,滨海新区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点民生项目2.3亿元,国有企业解困资金等0.2亿元。

一、政府预算逐步完善,财税改革不断深化

全面贯彻预算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四本预算”提交人代会审议,99 个部门全面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融资平台公司和一般企业收缴比例分别达到 25%、14%。优化社会保险基金费率结构,降低失业保险基金缴费比例1个百分点,并相应调整医疗保险基金费率标准,社会保险基金综合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认真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发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意见,推进资金统筹使用和预算跨年度平衡,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出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引入第三方评审,建立评估退出机制,资金分配全程公开。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将44个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将6大类57个项目纳入储备库并向社会推介,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国家示范项目。

深化税收制度和征管改革,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推进“一证一章一票”一天办结,完善税源分级分类管理,设立“网上税务局”。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实施北辰区城建管理体制和静海子牙园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和平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启动土地整理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比例由42.8%压减到19.4%,将教育文化、城乡低保等经费类、普惠类专项转移支付,转为一般转移支付。

二、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全年减轻企业负担90亿 元。落实“ 营改 增”政 策,试 点 企业 10.1 万 户,减负 面97%,全年减税 80亿元。扩大小微企业减税范围,涉及企业19.9万户,全年减税9亿元。实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允许个人转增股本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五年分期缴纳所得税。取消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11项,按月公布收费目录,全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1亿元。

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发行债券、盘活存量、加强统筹,引导社会资本跟进投入,重点用于轨道交通、水利设施、棚户区改造和节能环保项目。集中财政资金60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放首笔贷款和信用贷款,新增贷款2974亿元,增长30.6%,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地方不再负担新增出口退税,促进外贸出口企业发展。

三、五大战略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制定京津冀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建立税收合作机制,支持未来科技城等合作区域开发。落实自贸区175项改革创新举措,推出12项“e网办税”便利化措施,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落实自主创新示范区“6+4”扶持政策,实施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设立财政奖励和种子基金,支持众创空间和“双创特区”建设。落实滨海新区新建功能区地方税收全留政策,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和空客总装线中央补助政策获批延续。

实施促投资稳增长33条措施,全市支持经济发展支出557亿元,增长 16.1%。推进科技创新和万企转型,科技型中小企业7.2万家,小巨人企业3400家,1.2万家企业实现转型。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和500个困难村帮扶,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60万亩,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投入运营。推进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比重超过50%。增加人才基金投入,实施“千人计划”、“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

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2200亿元,增长 13.2%。教育支出508亿元,普遍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基础教育“三通两平台”基本建成,4所高校完成搬迁。文体传媒支出52亿元,发放文化惠民卡6万张,完成街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全运会场馆建设按期推进。医疗卫生支出195亿元,支持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网底”建设,建立农村医生财政保障机制,居民医保补助由年人均520元提高到670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5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全市新增就业48.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城乡低保、优抚救济、农村五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工建设保障房 3万套,向12.6 万户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

城乡社区支出927亿元,增长12.6%。完成中心城区旧楼区综合提升和西于庄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实施公交提升“ 八大 工 程”,新 增更 新 节能环 保 公交 车 2000 部,开通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高铁、津蓟和京蓟铁路客运专线。加快“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建设,落实大气治理“五控”措施,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中心城区实现供热煤改燃和道路机扫水洗,启动“两环三沿”绿化工程。落实安全天津建设纲要,支持重大危险源监控、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五、资金监管不断加强,财政风险有效防范

强化预算约束,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全市重点公务支出实行预算单独批复、公务卡强制结算,“三公”经费下降17.7%。健全财政支出动态监控机制,828 家市级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强制止付违规拨款1681笔。强化预算绩效管理,采取竞争性磋商方式引入专业机构参与评审,对60个项目实施重点绩效评价。完善投资评审和公开招标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制定资产配置标准,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建立政府债务审批制度,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推进自主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组建承销团队,开展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招标发行等工作。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发行存量债务置换债券472亿元,平均利率3.51%,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完善“借用管还”机制,实施股权转让、债权剥离,降低债务集中度,有效隔离风险。

(天津市财政局供稿,岳 凯执笔)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