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的探索

2016-02-12 03:37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集装箱标准化铁路

郑 勉

ZHENG Mian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55)

(China Railway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Co., Ltd., Beijing 100055, China)

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的探索

郑 勉

ZHENG Mian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55)

(China Railway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Co., Ltd., Beijing 100055, China)

在分析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阐述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当增加箱修点,开展箱修点标准化建设,完善维修过程卡控制度3条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对策。分别从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组织标准化、检查与考核标准化4个方面设计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方案,进一步探讨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

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标准化

随着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集装箱维修工作应不断探索发展,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在集装箱发到量大的车站或枢纽地区设置集装箱维修点,形成集装箱维修网络,及时维修损坏的集装箱,保持铁路集装箱处于良好的状态。

1 概述

1.1 铁路集装箱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已经走过 60 年的漫长历史,回顾 60 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 阶段为初创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该时期铁路集装箱以 10、5、1 t 中小型铁路标准集装箱为主箱型[1],以铁路运输内部循环为主,运输车辆为通用敞车、平车,装卸设备为通用机械。第2阶段为开放发展阶段,从 1996 年开始到 20 世纪末,该时期以 20、40 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为主箱型,逐步淘汰 10、5、1 t 中小型箱,集装箱专用车辆、专用装箱机械开始投入运用,这期间虽然箱型规格发生变化,但种类比较单一,均为普通干货箱。第 3阶段为全面发展阶段,从进入 21 世纪起至今,该时期为适应集装箱运输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开始研发铁路特种集装箱,集装箱种类也逐渐由单一的通用箱,发展到拥有不同规格和用途的罐箱、水泥箱、双层汽车箱、折叠式台架箱、干散货箱、冷藏箱等10余种特种集装箱,铁路集装箱箱型、箱类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集装箱运输车辆的种类不断丰富,有专用的,还有两用的,有装2个 20 英尺集装箱的,还有装3个 20 英尺集装箱的,有装单层的,还有装双层的。装卸机械的专用化程度不断提高,防摇装置、旋转装置、称重装置普遍采用,有些设备已经具备半自动化水平。

1.2 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对箱体造成损坏,需要及时维修,使集装箱处于完好状态。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承担铁路通用集装箱的维修工作,公司下设 18 个分公司,在全国设有箱修点 40 个,另外,根据铁路局维修集装箱的需要,公司还设置有 12 个上站修维修点,主要承担每年约 10 万只铁路通用集装箱的维修工作。铁路集装箱维修主要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与公司签订维修合同的 25 家箱修单位,其中有不少为铁路原多元经营单位,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维修质量等都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尽快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同时,外包服务设置的条件和要求也亟需完善和优化。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维修能力不能适应铁路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铁路通用集装箱保有量从2013 年的 13.2 万 TEU,增加到 2016 年3月的 29.6万 TEU,增长率达 124.2%[2],集装箱保有量的激增使集装箱维修量也大幅度增长。2015 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对铁路集装箱物流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争取 5 年内铁路集装箱运量达到货运量的 20% 以上,90% 以上的货物品类实行集装箱运输,集装箱保有量达到 100 万只以上。按照保有量的 60% 计算维修量,每年维修量将达到 60 万只集装箱是现在的 6.4 倍。现有的维修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2)维修质量和效率不能适应集装箱维修的要求。目前有 50% 的维修企业,在技术水平、职工技能、场地厂房、设备设施、材料采购及管理等方面水平不高。部分企业的的规模小,技术人员少,一个人身兼数职,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于一身。有的企业只有很少的维修人员,一天只能修 5、6 只集装箱;有的企业维修工艺落后,维修设备简陋,进行矫形维修时主要采用大锤敲、撬杠撬等方式,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如果维修水平长期低下,将使集装箱箱体质量快速下降,直接影响运输生产效率和运输安全。

(3)维修过程缺乏监管手段。维修不到位或过度维修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维修的集装箱一般由箱修点制订维修方案,然后再按照该方案进行维修,维修方案制定得是否合适,维修过程是否完全按照方案执行,维修质量孰优孰劣,这些一般都是依靠事后抽查加以监督,如果箱子已经投入运用,事后抽查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纠正。

2 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对策

2.1 适当增加箱修点

为了适应铁路集装箱维修量快速增长的需求,应适当增加箱修点,合理调整箱修点布局。一是增加维修点与上站维修点,按照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增加和车站到发量增长的情况,在到发量较大并且有较大损坏箱产生的车站设置箱修点,在辐射面大并且回送排空条件好的车站设置箱修点,在临时性到发量增长较大的车站开展上站维修业务,在到发量较大而没有场地设置箱修点的车站开展上站修业务。二是合理调整布局,在大型集装箱中心站、大城市办理站、大型物流集散地办理站设置箱修点,及时了解运输变化情况,调整箱修点布局。

2.2 开展箱修点标准化建设

为了尽快改变长期以来箱修单位设备简陋、维修工艺落后、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应努力开展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活动。一是对外包企业的各项条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二是促进企业尽快达到相应的要求,三是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铁路集装箱维修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维修工艺复杂,涉及车站、集装箱公司、维修单位多方面因素,维修环节包括扣修箱、运送到箱修点、与箱修点办理交接、箱修点对箱体进行检查、制订维修方案、施修、修竣与车站办理交接投入运用共 7 个环节,维修项目有整形、矫正、焊补、更换、油漆、试验等。而制定箱修点标准化内容多、工作量大,形成一个完整系统难度较大。因此,应通过积极探索箱修点标准化建设方案,从基本条件、管理要求、生产组织、检查与考核 4 个方面,改善箱修条件和堆存能力、完善箱修设备、合理确定工作量和箱修工艺,促进管理人员水平和工人技术能力的提高,达到提高箱修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2.3 完善维修过程卡控制度

对维修的关键点分层级进行卡控,制订箱修点维修方案应上报给公司和分公司,每个维修项目维修前都应拍照上传,审核通过后进行维修,修竣后还要拍照上传,审核通过后办理修竣交接。分公司和公司按照维修金额的大小分别审核。为了实现维修过程卡控要求,对铁路集装箱箱修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拓展功能,扩大处理能力,保证每个环节必须通过审核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达到人机联控的要求。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维修现场的情况,设置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与手机联网,实现实时了解维修现场情况。通过以上改进,基本实现维修过程监管的全覆盖,既可以提升维修质量,又可以控制维修费用。

3 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方案设计

开展箱修点标准化建设应设计建设方案[4],在箱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箱修单位现状和发展需求,设定标准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维修方案编制合理,维修工艺先进,维修质量达标,一个箱修点日均维修不少于 10 个 20英尺标准箱,箱修平均时间应低于为 1.8 d。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3.1 现场标准化

(1)人员配备:箱修点负责人、技术主管,预检、质检和验收人员,操作工人等,明确对从业经历、公司认可的验箱师 (员) 资格、职业资格证书、人数的具体要求。

(2)场地厂房等设施:修区面积不宜小于300 m2,需要全部硬化;厂房、雨棚按照国家规定的供暖地区原则上应设有采暖厂房,确保室内环境温度不低于 5℃,面积不小于 200 m2;其他地区应设有风雨棚,面积不小于 200 m2;材料库房总面积不小于 30 m2,材料、配件及辅料等分类上架存放,防潮防锈;办公用房总面积不小于 30 m2,具有箱修信息录入及传输功能。

(3)工装设备:箱修点应具有集装箱整形、除锈、焊接、喷漆、水密试验等能力,相应设备整形设备、焊接设备、切割 (下料) 设备、空压机、集装箱搬移及起升设备、除锈设备:砂轮机、钢丝刷等表面处理工具、实用的维修工具、码櫈、清洗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设备设施。

(4)检测工具:箱修点应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如集装箱专用检测工具、漆膜厚度测量仪、金属温度测量仪和数码相机等。

(5)标识标志及厂区功能划分:对厂区划分和标识、箱修区标识、必要提示安全的场所、警示标志等分别详细规定。

(6)箱修能力:日均箱修能力不少于 10 TEU,具有 20 英尺和 40 英尺集装箱角件更换、探伤及各部位整形、焊接等恢复性箱修能力。

(7)箱修资质:箱修企业必须具有中国船级社联合颁发的箱修资质证书,每年认证1次。

3.2 管理标准化

(1)人员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岗位人员须熟悉并且严格履行本岗位职责,岗位职责须悬挂在办公室明显部位。

(2)厂容厂貌:制定厂容厂貌管理制度,划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厂区公共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通道畅通,照明齐全;厂区内集装箱码放整齐有序;作业过程中设备、工具、材料及零件管理有序;当日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场地,设备、工具、未使用的材料及零部件清点归位,清扫现场、清除垃圾。

(3)设备和工具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和工具使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班前检查设备和工具状况、安全装置等,没有问题方可使用;操作人员离岗位必须停机,关闭电源。

(4)安全管理:负责人对箱修点安全负总责,负责组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5)管理制度、文电及技术资料: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办法及措施,配齐有效文电及箱修技术资料,组织学习并且记录,相关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了解必要的规定、标准、规范及要求等。

3.3 生产组织标准化

(1)集装箱维修作业及信息录入流程[5]:主要分为预检作业、箱修作业、验收作业、修竣箱交出作业,是箱修作业的基本流程,自车站扣修的集装箱接入到箱修点,经预检等环节,至修竣交出到扣修车站实行闭环管理,箱修点应严格按照此流程进行箱修作业。

(2)箱修工艺:《铁路通用集装箱维修工艺》分为箱修材料及配件管理、集装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监控系统[6],是铁路通用集装箱维修执行的技术文件,在箱修过程中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简化和替代。

(3)生产例会:建立班前会、周小结、月总结例会制度,对箱修工作进行布置、安排、分析、总结和记录。

(4)建立与车站协调沟通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定期与对应的车站进行业务沟通,准确掌握在站集装箱状态、扣修箱数量及车站用箱需求,汇报箱修情况、进度和能力,特别是产生待修箱积压和扣修箱不能及时接入时,应及时向对应的车站说明原因,争取理解,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处理。

3.4 检查与考核标准化

箱修检查与考核采取箱修点自查、分公司定期检查、公司抽查形式。检查包括:基础管理、作业管理、箱修质量、验收交接等内容。箱修点应制定检查与考核制度,定期检查与考核;分公司每季度对箱修点检查考核1次,每次考核填写“箱修点检查考核表”。

3.5 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方案实施效果

在标准化箱修点建设过程中,各单位高度重视、细化实施方案,深入箱修点指导工作,促进箱修点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维修单位按照标准化要求逐条逐项进行对标,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积极投入资金改善场地设施、设备等生产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合计投入资金 820 万元,推动箱修点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和箱修点整体水平的提高。标准化箱修点建设方案实施效果如下。

(1)箱修设备、工装、工具更加完善。各箱修点针对现有工装设备状况,组织人员对现有的工装设备进行全面维修与保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重新购置达标建设所需的工具。新增维修设备 110 台。

(2)厂容厂貌得到改善。①各箱修点共计硬化地面 6 700 m2,新建雨棚1900 m2,新建采暖厂房1 500 m2,箱修厂房、围墙全部粉刷一新;危险品存放处制作并且挂设带有“危险品”字样的警示牌;修箱场地按照规定划分识别,对待修箱、修竣箱存放区进行具体区域划分。②制定《厂容厂貌管理制度》,划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公共场所整洁有序,通道畅通,照明齐全,集装箱堆码整齐;作业过程中设备、工具、材料及零件管理有序;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场地,箱修作业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3)基础管理进一步加强。①新增视频监控 22台,使厂区内的所有生产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监控。②为箱修职工更换工作服、马甲、胸牌,职工着装更加整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③设置包括厂修负责人、站修负责人、技术主管、预检员、验收员、质检员、维修工人等多个岗位,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箱修质量得到改善;制定各项岗位职责,并且制作成样板挂设在责任人的办公室、车间,使箱修作业人员更加明确岗位责任。④针对箱修各项规章、制度、办法、文电及技术资料等派专人及时做好宣传贯彻工作[7],将这些文件落到实处,让相关人员能够熟悉掌握文件内容,将其作为箱修工作的准绳。⑤按照自检、互检和巡检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质检员在每道工序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验收员在集装箱修竣后进行最终检查。质量不合格的填写《质量检查记录》,确定责任人并令其返工返修,再次检验合格后准许出厂。⑥积极组织焊工、电工从业资格证的换证考试;参加公司组织的验箱员培训,2015 年对85 名公司各级箱修管理人员及箱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均能持证上岗。

4 结束语

通过增加箱修点数量,合理调整箱修点布局,开展箱修点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维修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人的维修技术,改善维修设施设备,改进维修工艺,达到提高箱修质量和效率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提高箱修过程的监管水平。利用铁路集装箱箱修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8],箱修企业及时录入有关维修信息,有效监督和控制维修过程,保证集装箱维修工作标准化。加强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工作,尽可能使铁路集装箱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对于促进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及时满足用箱需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9]。

[1] 中国集装箱事业成就编委会. 中国集装箱事业成就[M]. 北京:中国新闻社,1993.

[2] 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3]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 (2015) 132 号文件[A].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4]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开展箱修点标准化建设的通知:中铁集装箱公司文件 (2015) 71 号[A]. 北京: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15.

[5]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通用集装箱修理预检手册 (试行)[M]. 北京: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15.

[6]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通用集装箱修理工艺(试行)[M]. 北京: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15.

[7] 程建华,董秋红. 创新思路 促进保价运输稳步发展[J]. 道货运,2010,28(5):1-3.CHENG Jian-hua,DONG Qiu-hong. Innovating Thoughts to Promote Stable Growth of Value-insured Traffic[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0,28(5):1-3.

[8] 史汝亮. 关于开行阿拉山口—连云港集装箱班列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5):23-26.

SHI Ru-liang. Thoughts of Operating Alarshako-Lianyungang Container Block Trains[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1,33(5):23-26.

责任编辑:冯姗姗

铁路圆满完成清明小长假运输任务

2016 年 4 月 1—4 日,全路共加开旅客列车1 849 列,其中加开直通旅客列车 213 列、加开管内旅客列车1636 列。全国铁路 4 天发送旅客4 127万人次,与 2015 年同期相比增加 475 万人次,增长13%。4 月2日清明小长假首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162.3 万人次,创历年清明小长假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4 天来,动车组列车旅客发送量占总发送量的 50% 以上,累计达到2 072 万人次,同比增长 31%。

(摘自《人民铁道》报)

Discussion on Railway Contain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alyzing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railway contain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3countermeasures for more efficient management, such as properly increasing container maintenance sites, standardization of operation at container maintenance sites and improving maintenance process control. Standardization scheme of container maintenance sites in terms of site facilities, managemen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inspection & assessment was put forward,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e scheme was discussed.

Railway; Contain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1003-1421(2016)04-0063-05

U294.3

B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4.14

2016-03-01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5X003-G)

猜你喜欢
集装箱标准化铁路
标准化简述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我家住在集装箱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