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6-02-12 08:11乔丽焕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延川县课间课外

乔丽焕

延川县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乔丽焕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动商”的主要任务,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本文以陕西延川县的21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当今延川县中小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做一调研并深入思考,旨在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4年7月28日刘延东副总理又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人点”,进一步证实了学校体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做出突出贡献。而当今的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最近几年关于学校体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比较多?为什么学校体育还是得不到重视?为什么出现中考热的问题?为什么中小学生总是抱怨主课老师还在霸占音体美课?为什么与很多学校体育课上的没有活力、激情?等等。学生玩不好,怎会身体好?身体不好,怎会学得好?

1.延川县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

1.1 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当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培养动商、发展身体素质、促进人格塑造的启迪课程。但是纵观中小学体育课,却普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1.1 学校体育总课时开设不够

按照2011年修订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体育课的课时规定,水平一的学生每周开设4个学时的体育课,而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的学生每周开设体育课3个学时。但是,在每个水平阶段所开设的体育课课时往往都被大打折扣,开课率约为76%,其余的24%都被其他课程占用或被直接取消。84%的小学生因没有体育课或者体育课上不够而烦恼,但是在中学22%的学生都不愿意上体育课。

1.1.2 学校体育师资不足及师资力量较差

据统计资料显示延川县中小学目前大约有50位体育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为零,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相对较多,专科及专科以下的体育教师相对较少,但是根据延川县中小学学校的数量来看,体育教师还是远远不够的,不光在数量上存在缺口,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注定了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和部分学校无体育教师的尴尬局面,再加上有些中小学体育教师只会一两门运动技能,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1.1.3 体育课课堂常规安排不合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一样,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但是,据调查显示62%的体育老师不注意课前、课后常规,30%的体育教师不注意课中常规,10%的体育教师集合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几乎都不规范、合理,导致体育教学时间缩短,“放羊式”体育课普遍存在,学生上体育课穿这牛仔裤、皮鞋、凉鞋等不合适的运动着装,导致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执行的。

1.1.4 体育课运动强度不够

体育课的运动强度是决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的身体能否达到预期的中等负荷强度就得看体育教师怎么去安排这节体育课的教学习练顺序,及组织方式等,学生要服从老师的安排。但是,在强调安全第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体育课出现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奔跑这“三无七不”现象,这样的体育课何谈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呢?

1.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综合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是体育课堂的延伸,是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的形式之一,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主要是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又包括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活动等。那么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出现什么现状呢?

1.2.1 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而不是单一的进行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打太极、练瑜伽、排舞、自由活动等。根据各个学校,因地制宜,可进行全国通用版的室内健身排舞,也可自己选择创编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但是目前延川县中小学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局面: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组织形式禁锢,忽冷忽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常存在,如果一遇到雨雪刮风天气,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进行难以保障,也就失去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2.2 早操

在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中(其中小学7所,中学3所)除特殊情况外,坚持每天出早操的小学占42.8%,中学占66.7%。早操的主要形式为跑步和做广播体操。因延川县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一般是春夏秋两季进行广播体操,冬季跑步和早操同时进行。

1.2.3 班级体育活动

班级体育活动组织的好与不好,勤于不勤体现一个班级的组织管理水平及学生的团结合作情况,同时还会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据调查每学期进行5次以上的班级体育活动的学校占20%,3—4次的学校占50%,1—2次的学校占70%,不组织班级体育活动的学校占10%。

1.3 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0条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学校运动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战略基础,是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储备力量。而学校体育竞赛又为竞技体育筛选人才。据调查,延川县中小学有运动训练队的只有10%的学校,每年有两次田径运动会的学校为零,每年有一次田径运动会的有30%,但每年学校组织各种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趣味体育运动的学校占90%。

2.建议

2.1 完善体育课程

2.1.1 完善体育课的课时;各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新课表中所规定的各学段体育课时,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其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体育课,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

2.1.2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或者有关教育部门应增加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增强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优化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加强体育课堂管理,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科学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运动密度,重视实践练习。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1.3 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可根据延川县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原有的各个体育项目之上把延川大秧歌、户外登山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当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2.2 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学校应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各学校争取创编推广两套以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保证在雨雪等自然天气情况下,同样能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创设大量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各校应组织学生每天早操的习惯,尤其是寄宿生。

2.3 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各学校应组建运动训练队和体育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体育爱好者提供成才之路,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满足学生的需求。

3.结论

总之,延川县学校体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体育课时开设不够,体育教师师资不足,业务水平不高,体育教学组织不规范、合理;大课间活动内容过于禁锢,班级体育活动较少,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相对较少等系列问题还亟待解决,为十三五学校体育更好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罗少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许良.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01:96-99.

[4]延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www.yanchuan.gov.cn.

[5]延川县地情网http://www.yadqw.cn/dqzlk/nj/index.htm.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90

乔丽焕(1988.5-),女,汉族,陕西延川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教育训练学),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猜你喜欢
延川县课间课外
小满课外班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困境及对策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延川红枣营销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