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016-02-12 12:04徐国强李瑭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满意率百姓文明

徐国强、李瑭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南京 210008)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徐国强、李瑭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南京210008)

本文以2015年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电话调查结果为依托,多角度展示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的直观感受,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电话调查

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2015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程度和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生态空间保护行动、经济绿色转型行动、环境质量改善行动、生态生活全民行动和生态文化传播行动五大行动方面的19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指标的百姓满意率有所上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但少数地区、少数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

一、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跃上新水平

这次调查的19个指标中,15个指标的满意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有3个指标满意率达到90%以上,有8个指标的满意率在85%-90%之间,有3个指标满意率在80%-85%之间。这次调查样本中,高素质群体增多,比重上升,显示这次调查的百姓满意度的“含金量”也有所提高。

(一)在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成效方面,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上升

调查结果显示,百姓认为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达到89.6%,比2014年上升0.8个百分点。13个市中,9个市的百姓认为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在90%,比2014年增加3个市;2个市的满意率在85%-90%之间;还有2个市的满意率在82%-85%之间。可见,全省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不断付诸实践。

全省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满意率达87.7%,比2014年上升1.2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满意率分别为88.0%和87.1%,比2014年分别上升1.2和1.0个百分点。全省13个市中,2个市的建设成效满意率在90%以上;9个市的建设成效满意率在85%-90%之间,比2014年增加2个市;还有2个市的建设成效满意率在80%-85%之间,比2014年减少2个市。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二)在生态空间保护行动方面,调查的五项指标满意率都呈上升态势

首先,城市居民百姓对绿化情况满意率超过了90%,达到91.5%,比2014年上升0.1个百分点。13个市中,9个市的满意率在90%以上,2个市在88%-90%之间,1个市在80%-85%之间。表明江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行道树木、公园草地等城市绿化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在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和减少噪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水资源保护满意率达到87.2%,比2014年上升2.5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满意率分别为89.0%和84.0%,分别上升2.1和3.1个百分点。尽管农村满意率上升快于城镇,但城镇满意率仍高于农村5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水资源保护好于农村,农村水资源保护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绿色村庄农田林网建设满意率接近90%,达到88.0%,比2014年上升4.0个百分点。13个市中,首次有4个市的满意率超过90%,8个市在85%-90%之间,仅1个市在80%-85%之间,比2014年减少7个市。这说明全省绿色村庄农田林网建设速度较快、成效较大。

第四,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满意率达到83.3%,上升2.2个百分点。13个市中,仅2个市满意率在85%以上,10个市在80%-85%之间,比2014年增加4个市,还有1个市不足80%,比2014年减少5个市。近年来,全省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努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采取占补平衡等措施,土地资源逐步得到了有效保护。

第五,发展没有挤占生态空间的比重达到42.3%,上升2.4个百分点,挤占生态空间的比重为29.1%,下降2.9个百分点。农村认为没有挤占空间比重为45.2%,好于城镇(40.7%),与2014年相比,城镇上升4个点,农村略降0.1个点。说明经济发展与挤占生态空间的矛盾有所缓解。

(三)在经济绿色转型行动方面,调查的三项指标满意率都有所上升

经济绿色转型行动着眼产业优化升级,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减少高能耗产业和重化工业对坏境的压力。调查显示,百姓对工业污染物减排防治满意率为69.0%,比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说明江苏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同时,污染物减排防治工作逐步取得成效。

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不仅美化环境,也有利于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群众满意率达到86.5%,比2014年上升0.6个百分点。

秸秆焚烧治理既净化了空气,又通过废物利用达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群众满意率达到84.9%,比2014年上升4.7个百分点。13个市中,3个市的满意率首次超过了90%,4个市在85%-90%之间。秸秆焚烧治理满意率在所有调查的指标中上升幅度最大,说明各地严格管控秸秆焚烧,治理成效显著。

(四)在环境质量改善行动方面,调查的五项指标中有三项满意率上升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满意率达到89.0%,比2014年上升1.7百分点。13个市中,7个市的满意率在90%以上,比2014年增加5个市,4个市的满意率在85%-90%之间,还有2个市满意率在80%-85%之间。

村庄环境整治满意率达到88.8%,比2014年上升3.1个百分点。13个市中,5个市的满意率在90%以上,比2014年增加4个市,6个市的满意率在85%-90%之间,2个市满意率在80-85%之间。

黑臭河流治理满意率为76.5%,上升3.1个百分点,在低水平上快速上升。黑臭河流治理,使得水资源环境得到改善,为饮用水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饮用水质量的满意率虽有小幅下降,但仍达到82.8%。1个市的满意率在90%以上,5个市的满意率在85%-90%之间。

(五)在生态文化传播行动方面,调查的两项指标的满意率都在高水平上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满意率连续两年在90%以上,2015年达到92.3%,上升1.8个百分点。全省有11个市的满意率在90%以上,2个市在85%-90%之间。政府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监督满意率达到88.4%,上升1.2个百分点。说明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宣传的先导作用,激发起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在生态生活全面行动方面,调查的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指标满意率较高

全省各地积极倡导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行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城市公交的满意率连续两年在93%以上。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百姓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不到位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调查也反映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少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满意率下降

在介绍红色文化的名人时,在英译版本中省略了名人们的“字”。“字”,也称“表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在省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类似的表达,比如“胡汉民(1879-1936),字展堂”,“梁延相(1796-1861),字章冉”,“张荫桓(1837-1900),字樵野”等。但是,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字”是中国人特有的,而外国人没有,所以不必译出。

调查中有4项指标的满意率下降,其中:认为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好的比重下降9.0个百分点,仅有42.0%,同时认为食品安全变差的比重上升6.2个百分点,说明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百姓在食品安全方面信心不足。空气质量的满意率下降1.9个百分点,满意率为64.4%,说明空气质量不尽如人意。饮用水质量满意率也下降0.4个百分点,满意率为82.8%,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二)少数调查指标满意率虽有上升但依然较低

工业污染物减排防治满意率只有69.0%,13个市都普遍较低,最高的也只有74.8%,最低的不足60%,且超过一半的市满意率下降。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黑臭河流治理满意率为76.5%,13个市中最高的不足80%,最低的不足70%,仍需加大治理力度。认为发展没有挤占生态空间的比重只有42.3%,个别地区百姓认为发展挤占空间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没有挤占空间的比重。

(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有少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相对滞后。有的地区百姓认为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不足85%,而且比2014年略有下降,其生态建设成效满意率也不足85%。少数地区的19项指标满意率多数下降。在部分具体的调查指标上,满意率差距较大,如:空气质量的满意率最高为81.6%,最低只有36.2%;认为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好的比重最高为52.6%,最低只有29.8%,地区间差距仍然较为突出。

三、不同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情况

(一)女性满意率高于男性

女性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满意率为90.5%,而男性为88.8%,女性比男性高1.7个百分点。而2014年女性满意率比男性高2.70个百分点,缩小了1.0个百分点。

(二)百姓满意率随年龄增长而提升

调查的18-29岁、30-44岁、45-59岁和60-69岁4个年龄段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满意率分别为88.5%、86.4%、87.0%和90.8%,30-44岁满意率最低,60-69岁的人群满意率最高,两者相差4.4个点。2014年的调查结果也具有相同的年龄变化特点,4个年龄段的满意率分别为86.3%、84.4%、86.4%和90.9%。随着年龄的增长,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满意率不断提升,说明年龄轻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社会热点问题更为关切,重点需要关注和解决年轻人群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满意率随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降低

2015年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满意率为86.1%,受高中教育的人群满意率为88.9%,受初中及以下程度的人群满意率为89.5%。2014年三种受教育程度的人群的满意率分别是84.0%、86.8%和89.2%。百姓满意率都是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群最低,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人群最高,表明高学历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期望更高,要求也更高。未来高学历人群逐步增加,比重不断上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会更大、难点会更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更有效的手段和行动,建设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来满足百姓的期待。

(四)不同职业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存在差异

机关单位和离退休人员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满意率较高,分别为93.9%和91.1%;在校学生、农民满意率接近90%,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89.4%和89.2%;事业单位、企业职工、个体户和失业无业人员的满意率基本相近,分别为87.7%、86.9%、86.8%和86.4%,企业管理人员满意率最低为81.2%。说明不同生活、工作环境中的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不同,更多的是从自身所处的环境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作出评判。

四、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群众满意率的建议

(一)更加突出百姓需求

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将百姓满意率下降或较低的指标,作为当前工作的主攻方向,如空气质量、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质量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切实解决当前百姓关切的现实难题,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二)更加突出分类指导

由于苏南苏中苏北发展阶段不同,环境上遇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要针对各自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如工业污染减排、挤占生态空间、黑臭河流治理等问题在有些地方表现得特别突出,要重点重抓,达到既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优化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

(三)更加强化协同配合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层层级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从立足本地做起,切实解决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针对难点、重点问题,如空气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更大范围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四)更加突出全民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中来,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引导百姓保护环境,监督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协助相关部门处理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形成建设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高萍萍)

猜你喜欢
满意率百姓文明
请文明演绎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漫说文明
百姓看家“风”
对不文明说“不”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文明歌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