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工开物》的工艺美术思想
——兼论其对明代工艺文化的影响

2016-02-13 03:12
天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造物手工艺

文 吴 玢

浅析《天工开物》的工艺美术思想
——兼论其对明代工艺文化的影响

文 吴 玢

《天工开物》作为我国古代一部技术性总结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工艺美术思想。就书中有关手工艺的制作记载,概括出其具有“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观以及“和合”为美的至善观。它是我国最早在书中绘制插图的文献,所阐述的工艺美术思想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设计创作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由于其兼具继承性和独特性,对明代的工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工开物》;工艺美术;影响

《天工开物》成书于我国17世纪的晚明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颗明珠。书中记载了大量手工业生产技术史料,都是由作者宋应星通过实践考察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并配备工匠操作步骤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手工艺发达盛况。该书虽然作为一部科学技术总结著作,但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闪耀着光芒。探讨其造物活动和美学观、设计制作原则,对促进我国当代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天与人的关系学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绵延发展,从哲学层面已然渗透到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而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却折射出了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即“天人合一”,这在明代的手工业领域是一次独特的创新。在宋应星笔下,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道,而是可被人们认知的,自身具有一定运转规律的自然界。“尊重天工,开物成务”①杨维增:《天工开物新注研究》,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402页。,开篇即画龙点睛地指出《天工开物》一书的主旨,并贯穿全书始终。“天覆地载,物数号万”②(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8页。,万物皆因天而成;但是自然界却“事亦因之”,正常有序地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安小兰译注:《荀子·天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9页。。不仅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亦是源于大自然的造化,“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与人相互影响,派生出世界万象。

作为一部关于工艺造物和国计民生的技术性总结的著作,《天工开物》充分体现了“物因人造,事因人成”的造物观点。“天生五谷以育民”④(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甘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37页。,为人类造物提供了原材料,并“颐养遍于天下”⑤(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4页。。而“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⑥(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膏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8页。,主观能动性却成为沟通自然界与人类造物之间的桥梁,是为“人工之巧”。书中大量记载了晚明时期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材料的加工过程与生产过程,所有这些都需要人类发挥聪明才智,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再加以丰富创造。“天孙机杼,传巧人间”⑦(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乃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51页。“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⑧(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珠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4页。,无论是织造技艺还是美玉雕琢,宋应星均对能工巧匠极尽赞美。更是主张充分利用旧物造新物,“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内为墙脚,则亦有砖之用也”⑨(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陶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81页。。

《天工开物》所折射出的天人观,是在尊重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工之巧”,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造物工艺过程中不逾越自然界的承受限度。首先,强调节约能源,废物再利用。比如“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⑩(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杀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2页。;再比如“凡双茧并缫丝锅底零余,并出种茧壳,皆绪断乱不可为丝,用以取绵”等,都是充分利用废弃边角料再造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创造了财富。其次,在造物过程中,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道,掌握并顺应自然界运行法则,防止资源过度开采,使其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在《珠玉》篇中,作者曾提出“珠徙珠还”定律:“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①(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珠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2页。人在自然界中与天的关系既不是对天的臣服,亦不是主客二分,而是既感恩于自然之天无私的物产奉献,亦主动掌握自然之天的运转规律,发挥人工智巧,创造物质财富;在生产实践中,珍惜生产原料,废物再用,以加强有限资源的保护力度,使天人之间和谐共生。

二、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观

人们在造物过程中,往往是把实用与美观合二为一,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是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相融合的艺术。这并非简单地相加和并列,而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件工艺品,它首先必须是在日常生活或特定场合中使用的物品,即强调其实用性;其次,在实用的前提下,工艺品还要寻求其观赏性与艺术性。“铸器之意本在服用,其或施以文镂,巧其形制,以求美观,在作器者庸或于潜意识之下,自发挥其爱美之本能,然其究极仍不外有便于实用也。”②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14页。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番话深刻反映了工艺美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性质。

作为一部较为全面记录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主要反映的是生产生活用品和用具,这些都是当时社会不可或缺的实用物品,这说明在晚明时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手工艺制作仍以实用为首要目的,即使在工艺制作中提倡美观,但也与现代意义上纯手工技艺的审美要求有很大区别。

“工艺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内容不仅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凝结。”③张越:《〈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05年第6期。从《天工开物》一书中所记载的百余种工艺制作技术来看,其审美价值倾向总是伴随着器物的使用而展示的。由于中国古代社会重农主义思潮严重,民以食为天,因此“贵五谷而贱金玉”④(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8页。,追求日用为道的人性观。而这一思想观念反映在书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章节的编排,以“乃粒”为卷首,以“珠玉”结尾。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手工艺制品最先满足的就是百姓日常生活的需求,此外,明末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宋应星就提出了手工艺制作要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在《陶埏》一章中作者就回顾了陶瓷的发展历史,并阐明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器物,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工艺制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

但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商业的发展,导致晚明社会又形成了求美尚奢的审美取向和消费主流。《天工开物》序中曾言:“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时何物不可见见闻闻。”⑤(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8页。商业贸易繁荣兴盛,以景德镇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足”⑥(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陶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80页。,技艺纯熟并追求华美时尚,由单纯的实用器物开始向工艺品转变,品质有了高低档的分类,即将赏玩收藏与日常使用的功能分开了。再加上明代中晚期匠户制的改革,以银代役,减轻了工匠与雇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也为晚明追求奢侈物品提供了可能。工匠们以艺博名,不断钻研创新,更是造就了晚明时期工艺美术领域的新气象。

三、“和合”为美的至善观

“百工造物,最为重要的两点,一是规矩制约,遵法守仪,即日用之道之‘中’;二是尽其能,显其才,以达至善,如此,才能完成材美工巧的日常用品制作。”⑦李雪艳:《〈天工开物〉的明代工艺文化》,博士学位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晚明时期,虽然使用的工具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工匠而言,造物仍需遵循以往之法度,“百工惟信而守之”⑧(明)王艮撰,陈祝生等校点:《王心斋全集·语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页。。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所奉行的思想理念却是“和合”。

“和”意为和谐,“合”意为联合,“和合”连用就代表着不同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和谐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和合”的思想广泛存在于造物技艺、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等层面,影响了士人对“美”的追求和阐述。如先秦孔子主张“文质兼备”①张燕婴译注:《论语·雍也》,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8页。,要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而墨子崇尚“先质而后文”②(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反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6页。,实用为先,文丽在后。此外,《考工记》中首次提出了“和合”为美的论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③闻人君:《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手工艺技术的一个制作原则或者衡量标准。“和合”思想也在《天工开物》中有所反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点:

1.设计上遵循“合礼”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百工造物”,大到舟车珠玉,小到衣食住行,无一例外都要求时间、尺度、样式达到精准,保证品质,并格外强调每一步,每个环节都必须谨遵法度,讲求“中”的态度。而在中国古代,儒家孔子推崇中庸之道,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礼治天下。“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57页。,遵礼定制,严格按照具体工艺制作程序,并且讲究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器物规格不同。一旦在设计制作上确定了“合礼”,则器物的成型必然会达到“和合”。

2.工艺上讲究“巧和”

中国传统手工艺工序复杂繁多,需要每一位工匠尽其能,显其巧,方能最终实现“至善”。在古代,提起“工艺”,往往联想到“百工巧艺”,正所谓“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工艺品的制作,从“巧和”理念出发,通过“巧和”的方法程序,最终达到“巧和”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指《天工开物》记载的工艺中,在器物的取材、结构、外观包括质感上进行设计时,尤其重视其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种思想不仅是宋应星所提倡的,并且也是衡量当时纯熟的手工艺制作的审美评价准则——功能、造型以及艺术鉴赏合一。

3.叙述上追求“和合”

《天工开物》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早从宏观上对各部分的生产过程予以详尽的描述,包括原料的使用、消耗,设备零件的构造、尺寸以及器物的成品率,并且绘出大量工艺制作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次在著作上追求“和合”的思想:定量描述。在涉及器物的技术指标(如长宽高、重量、容积等)和工艺的制作契合(如火候、用量等)上注重协调一致,有关工匠的操作插图画面逼真,前后连贯,真可谓是空前创举。此外,这本书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美学特色,充分继承了《考工记》中所谓制作精美产品的四个要素:时、空、材、工。即好的材质是要给人以美感,不同材质在质地、纹理和色泽上有所不同,再加上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美学上的至善。

四、对明代工艺文化的影响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通过对晚明时期手工业技艺进行实践观察,并加以科学的记录、整理而成的。透过文中详尽的叙述,清晰地勾画出了明代工艺美术的面貌:由“先质而后文”转向“文质兼备”,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性。晚明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工匠辈出,手工业发达,工艺美术逐渐开始追求精致华丽,就某一特定手工艺而言,《天工开物》虽然在深度上不及以前的手工艺专著,但在广度上却远远超之,特别是对金属工艺的描述填补了科技史上的空白;并且绘制了大量工艺制作插图,更有助于后人探讨当时的手工艺发达盛况。明代的工艺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造物传统,同时又随着明代社会变迁而有着自身的特性,《天工开物》正是这两者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天工开物》是明代手工艺文化的总结,它的出现说明了手工艺制作行业在当时社会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更是晚明实学思潮的体现。

[1]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潘吉星,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 闻人君.考工记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4] 张越.《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05(6).

[5] 李雪艳.《天工开物》的明代工艺文化[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吴玢,女,27岁,湖北襄阳人,硕士学历。201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现在在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猜你喜欢
上海古籍出版社造物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邻父伐树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登楼
考古是“神马”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