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启发
——以《大学语文》为例

2016-02-13 05:43吴慧华
图书馆建设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图书馆素养

吴慧华

(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江西 上饶 334001)

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启发
——以《大学语文》为例

吴慧华

(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江西 上饶 334001)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和图书馆用户教育两种形式。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前准备等。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获得的启示是:双重角色教师更利于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的推广与普及,高校要争取学校管理部门支持以达到协同共进,并要创建专门的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信息素质 嵌入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1 引 言

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各专业课程协同共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这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已达成共识。目前,美国高校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积极倡导并实施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与合作[2],研究成果丰硕。美国威拉努瓦大学将信息素养教育循环融合到各个年级的各门专业课中[3];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嵌入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达 95% 以上[4]。国外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在图书馆学领域开展,已扩展到教育学等领域,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并且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素养标准体系,与课程教学在内容、形式、作业、考试等方面紧密融合,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图书馆承担为主,主要包括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和图书馆用户教育两种形式,游离于学科教学体系之外。近几年,上海交通大学、广东警官学院、九江学院、宜春学院、重庆工学院、华南理工、上饶师范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信息素养嵌入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嵌入式教育形式,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经验。

纵观国内外有关嵌入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发现:其理论研究成熟度高于实践。所以,将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于高校绝非易事[2]。目前,国内嵌入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多是基于馆员与教师的自发合作;课程开设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现象突出;过分依赖馆员的个体作用;尚未形成规模教学、计划教学[6]。而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运营经费、专业素质以及和院系间的沟通与协调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馆员很难真正将信息素养教育普及、推广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高校图书馆如何与这些相对独立的教师或教学团队之间建立协调与平衡机制?如何改变高素质信息素养师资队伍匮乏现状?如何寻找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契合点?如何将专业与信息素养教育同时纳入考核和评价体系?这些是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为破解这些难题,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以学科教师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的双重身份,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采取适度移植新成果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新举措的方法,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以期探索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2 嵌入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学科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中是协同共进、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6],其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为学科教学提供系统的教学资源,深化专业知识内容,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最终提升专业水平,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不仅实现了专业教学目标,又达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因此,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科教学提供信息支撑,拓宽知识面、深化专业内容,提升专业水平,促使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2教学方式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嵌入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分为全程跟踪式、一次介入式、分层教学模式和可扩展模式。在实践中,笔者根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的紧密程度,采用全程按需分层介入的教学模式。全程按需分层介入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专业授课老师为完成一门课程,依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作业、考核所需,在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中分层将信息素养知识随机无缝嵌入专业课程,设定系列案例将信息素养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高度融合在一起,进行专业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双目标、双测评的评估考核。

2.3课前准备

要实现嵌入信息素养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促使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更加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准备工作包含熟知教学内容、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不能准确发现潜在专业信息需求,缺乏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信息道德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创新学习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结合教学内容、专业学习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方法等,需要课前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搜索相关信息、选择案例学习主题,在授课时间内将信息素养教育循序渐进地嵌入各个教学环节,融入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将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的专业内容来学习。

2.4教学案例

笔者讲授《大学语文》时以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为示例、案例,练习题为主线,围绕专业知识点展开信息素养教育,授课时遵循按需介入,利用面授法、问题导向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和嵌入网络法4种教学方法,分层将信息素养循序渐进地嵌入各个教学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案例学习任务一:重点培养信息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教学方法:采用面授法、问题导向法和网络法。

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笔者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几篇初看很平谈的短小散文,教学中不停留在字面上译、注的讲解,而是主动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及网络资源,获取、吸纳研究性学习所需的信息,运用“问题导向法”挖掘文字内涵,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进行深厚、精深阅读。例如,讲解只有120多个字的《五柳先生传》,假设只进行字面上译、注、翻译,10分钟就能讲授结束。但笔者并没有停留在浅显解说层面,而是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向精深阅读,如文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7]54。笔者向学生提问“‘先生’指谁?为什么要这样写?”“古代文人为什么热衷为自己取号?”“陶渊明为什么取号五柳先生?”“‘闲静’是什么意思?”“‘好读书,不求甚解’同学们会不会感到有些费解?”,等等。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导出,在讲解时给出相应解释说明。例如,讲解“五柳先生”缘由:一是因为陶渊明与柳颇有渊源,从其诗《归园田居》《拟古》《蜡日》中找出堂前、檐后、门旁即目所见,无不有柳例证。二是暗含人与自然统一思想。最后给出相关主题链接网址。这种系列实践教学,能够启发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培养大学生充沛的人文情怀、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及更远大的学术视野。

案例学习任务二 :重点培养信息检索能力、信息道德。教学方法:采用面授法、嵌入网络法、实践法。

笔者利用2个学时,以教材中的《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课文为例,作为探究性学习任务案例,讲解如何系统地获取某一主题相关资料,包括获取资料的途径,文献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检索策略、检索方法。以课中练习题“结合课文,谈谈对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人爱情悲剧理解”为例[7]73,笔者利用课件与数据库现场操作,讲解检索课题分析、关键词取词原则,对现场获取文献资源的新颖度、相关性进行解说。此教学任务旨在强化大学生信息能力,规范信息行为,培养学生如何系统性地获取专业信息及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案例学习任务三:重点培养信息交流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语义信息和感情信息的混合,语言表达交流是对信息的判断、分析、再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当今,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我们必须经常要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判断,然后做出决策。这种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演讲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将课程教学目标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融为一体。例如,选取教材中胡适的演讲“大学的生活”和《超级演说家》节目中“相信语言的力量”的视频作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观看。笔者在课程QQ群里发布讨论思考题,随后安排2个学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成为主角,教师结合学生理解及表达能力给出具体点评,现场给出成绩。为了完成课程任务,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观看、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才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提供佐证,大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对获取信息进行判断、组织、利用。因事先有准备,讨论课热烈,演讲有内涵,知识运用精巧。结果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案例学习任务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及探究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面授法。

为了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及信息检索的能力,在学期期末,笔者要求学生完成课程探究性学习任务:递交1份自主学习研究报告。自主学习研究报告的选题规定: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大学语文》教材篇目中的内容,具体可以是某篇目中的作者、作品中的主人公、作家写作风格或者以某一单元主题作为研究对象。自主学习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检索词、获取途径(截图)、研究内容、研究结论、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参考文献以及学习体会。任务布置后,笔者用2个学时带学生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实践操作,内容是根据学生自选的探究性学习问题进行检索、资料收集。在检索学习过程中,学生若有问题,老师当面解答、解决。研究报告资料的选取、利用、组织、写作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最后2节课,笔者安排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课程研究报告及完成此任务的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最终老师依据研究报告、开放讨论、平时课上互动发言对学生进行双目标、双测评的综合考核。

2.5教学评价:学生如是说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核,要求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并写课程体会。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对学生帮助很大,使95%的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检索技能完成课程作业,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笔者摘录有共性的如下两段话予以例证。在课程体会中,学生A:“一直以来觉得语文课只是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学,顺便也了解一下外国文学。但这一学期以来,却改变了这种看法,它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次检索实践,真的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通常只是‘有困难找度娘’这一种途径,可这次发现‘度娘’只是寻找知识的冰山一角罢了,更多文学专属网站、数据库才是我们寻找的宝藏。”学生B:“新一代的我们也早就习惯了通过各种手段来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一直以来对于资料的收集、文献的整理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概念,通过这次检索报告实践,更加系统性地了解到如何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次找到的一个个文学宝库让我们受益匪浅,这经验必定会让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

3 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启发

4年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和良好的效果,获得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推广、普及到其他专业课程?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双重教师角色更有利于嵌入教学推广与普及

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时,是一种方法和技能性课程,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强力支持,与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成为专业内容的一部分,才能促进专业水平提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将课程教师与信息素养教师集于一身,可从根本上破解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的教学瓶颈。学科与信息素质教育集一身的双重教师角色,无须与院系、教师沟通与协调,便可以有效克服高校图书馆师资匮乏困境,方便信息素养教育融进课程专业内容、体系结构之中,易于创设基于专业问题解决和信息检索的学习情境,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无缝隙融合,便于将专业知识与信息素养教育同时纳入考核和评价体系,有效克服信息素养教育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的困境。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教学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学生、图书馆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做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推广与普及。目前,高校图书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向教师、学生推广与课程专业相匹配的资源,以方便教师、学生快捷地利用专业信息资源。

3.2争取学校管理部门支持以达到协同共进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中提到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信息素养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8]。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完成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应该是学校、教师、图书馆共同的责任。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突破,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及教育理念的制约,需要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给予引导和支持。为了获取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图书馆员和领导应该向教学主管领导阐述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笔者认为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是嵌入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有效嵌入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已认识到其重要性,每年新教师培训时会邀请图书馆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例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学院召开全院教师大会的机会为教师做“专题资源推荐”微讲座,这种短时、高效的培训方式深受教师喜爱[9],是值得在高校图书馆推广和普及的。

3.3为嵌入式学科教学创建专门的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根据笔者调研,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难以达到众多教师、学生的期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图书馆员应该与教务处、学院、教学秘书、专业教师、学生多沟通,了解学校开设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教师、学生专业信息需求情况。由于学科及其专业细化,文献信息呈离散分布状态,加之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需求方式的广泛性,高校图书馆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处理,对分散的教学资源及各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互动关系及其服务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创建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整合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专门数字化教学资源门户网站[10],建设支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教学信息资源,为师生提供学科信息查找的统一平台、快速获取信息的通道,为嵌入式课程教学提供丰厚教学资源保障,在教学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资金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可引进LibGuides系统,师生、馆员可以通过此平台实现在线沟通、信息交流与共建共享,实现在线专业资源导引。

4 结 语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的基础,实践证明嵌入式是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11]。本研究以信息素养教师与专业教师双重身份,集专业知识教学和信息能力培养为一体,以学生专业信息学习需求为主线,分层将信息素养循序渐进地嵌入各个教学环节,最终将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同时纳入考核的教学模式是笔者所做的探索。这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深化和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增添了一种路径。如何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好地高度融合?如何创建基于专业问题的学习情境?如何激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中来?如何创建一套完备检验嵌入式信息素养效果评估体系?这些都有待同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1]符 勤. 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4):89-92.

[2]李 伟. 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4):115-118.

[3]黄慧薇, 李 朝.国内外高校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践进展研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4):166-169.

[4]张文佳, 涂文波.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案例比较研究[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3):67-71.

[5]回 雁, 周雪虹. 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高校课程体系的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0(2):124-126,131.

[6]张 宏. 嵌入学科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以“禁毒学”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4(12):73-77.

[7]陈思和, 张新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8]Rockman I 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Practical Models for Trans-format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2004:260.

[9]王 宇. 学科服务的践行与创新: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历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2):24-27.

[10]冯向春, 肖希明. 论高校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环境与策略[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9):78-81.

[11]张淑萍.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合作范例分析:以加州大学圣马科斯校园信息素质教育计划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3): 82-84.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Embedded in Curriculum Teaching——Taking the "College Chinese" as an Exampl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mainly includes two forms: literature retrieva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ibrary us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embedded in teaching scheme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such as reaching goal,teaching method and preparing for class, etc. Enlightenments we get from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embedding in curriculum teaching is :dual-role teachers benefit the promotion and widespread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embedding in curriculum, the university should gain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improve it together, and establish special information resource gateway.

Information literacy; Embedded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method

G252.7

A

吴慧华 女,1962年生,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30余篇。

2016-06-2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图书馆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图书馆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