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行业新发展

2016-02-13 11:06本刊评论员
中国出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出版业新闻出版结构性

│ 本刊评论员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行业新发展

│ 本刊评论员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提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思想。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丰富和完善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从供给侧发力,通过创新供给思路,创造更多更好的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供给,将是新闻出版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产品供需结构的严重失衡,新闻出版业也不例外。以图书出版为例,其生产量已经很大,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4万种,总印数81.85亿册,位列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尽管图书品种很多,真正让读者非常喜欢、发行量很大的精品图书、畅销书种类还是相当有限,与广大读者的潜在需求还存在不小的落差。另一方面,伴随生产量的提高,不容忽视的图书库存量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数量庞大的图书库存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表现,而且大量库存占用资金资源,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实现行业历史使命的必然需要。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新闻出版产业还具有特殊的属性,肩负着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传播能力,把握舆论传播的话语权,增强传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介质的多元化,新闻出版产品的供给也必须进行变革,以满足公众不断变化的新需要,否则我们的供给不能为公众所接受,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

推进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深化创新为主线,以调整结构为导向,以降低库存为抓手。制约新闻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现有的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需求,特别是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此,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准确把握新闻出版消费需求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对现有的不适应新变化的供给体系作出调整和改进,从而达到消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的目的。例如,“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行业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12%,与此同时数字出版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这说明如果积极创新发展数字出版,有效供给的空间依然很广阔。行业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新闻出版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优化供给,更要着眼于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旧动能。新旧动能双轮驱动,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效益进一步提升。库存高企增大了企业运行成本,降低库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库存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由于我国城乡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只要我们能够善加利用,绝大多数图书的价值还是能够充分发挥的。例如,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探索采用基金运作的方式,以合理价格购买部分库存图书等,将其投入到农家书屋或者部分边远地区图书馆,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农家书屋建设,促进城乡和区域文化资源均等化,又有利于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帮助企业轻装前行。

新闻出版业已经进入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时期。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从供给侧入手,实现行业运行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业新闻出版结构性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介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