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企业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百果园学院为例

2016-02-13 13:58黄雪薇阚雅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店长现代学徒制果园

黄雪薇,阚雅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构建以企业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百果园学院为例

黄雪薇,阚雅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是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学徒制,其成功实施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岗位,让现代学徒制试点可持续、可推广。因此,本文以百果园学院为例,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提出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路径及方法。

双主体办学;现代学徒制;百果园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学生双重身份。企业承诺现代学徒制学员经过两年培养,90%以上的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店长。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番职院)与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公司)联合举办的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百果园店长班,开启了校企共建的百果园学院进入深度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时期。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

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发展历史已有多年,但更多的是以“学校为主导”来开展,而现代学徒制更多的是以“企业为主导”。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其是否顺利与成功,学校所选择的合作企业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学校选择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时,首先考虑企业的参加意愿与参与度,通过该合作是否能实现校企双赢;其次,要关注企业的规模与发展,是否能为现代学徒制的后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再次,在于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是否与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并提供支撑;然后,在于合作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应具有教育功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能服务企业的发展;最后,在于校企双方能够共同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示范和可推广的路径和方法。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选取的合作企业,应是能在较长时期内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一定规模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岗位,真正实现现代学徒制“双元培养”的目的。百果园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果品连锁专卖企业,其员工规模将近一万人,在全国有将近1000家直营的专卖店。近年来,百果园公司发展迅速,门店数量规模发展至原来的5倍,通过对果品流程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基本实现了门店在全国重要城市的布局,并以每年400-500家门店的速度进行扩张。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可以判断百果园公司是处于整个果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可以为学校提供具有可持续的学徒岗位。因此,学校选择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伙伴,首先要确保现代学徒制招生的长期性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其次,合作企业应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多方位的员工职业晋升渠道,建立完善的员工成长、成才计划与科学规范的员工培训体系。这样,现代学徒合作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教育的功能,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

(二)校企共同开展现代学徒标准研制,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可复制与推广。广州番职院在百果园公司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这类专业在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毕业生较多。企业目前在全国与40余家院校合作,而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广州番职院是第一家。校企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并进一步研制相关的现代学徒制,例如学徒岗位准备、学校教师资格标准、企业教师资格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以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标准,经现代学徒制试点有效实施和完善,可将该模式迅速在全国复制,向全国推广并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

(一)构建理事会领导下的现代学徒制办学体制与机制

为了实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店长”,让现代学徒制试点更好地实施,校企双方在前期双方合作“百果园订单班”,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群,以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试点的基础上,对现有办学体制与机制进行了创新,校企双方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与“双主体”办学,共同成立特色学院——百果园学院。

百果园学院通过创新校企双元深度融合办学机制,构建“双主体”办学,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了《共建百果园学院框架协议》《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等校企合作法律文本,实行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企业的总经理担任,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决策;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及其他行政工作由执行院长负责,执行院长由学校进行委派。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校企双方明确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交互融合;校企双方联合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共同确定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方法,实现招生与招工的一体化;采用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徒)的双元培养;建设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直接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学徒)的日常学习需要。

(二)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

百果园学院推进一体化的招生与招工,并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推行的招生与招工形式有以下两种:

1.招工和招生同步。招工和招生同步的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面向应届和往届中职毕业生自主招生,实施以企业岗位学习为本位的“双元”培养,并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招生从招生宣传开始到面试,再到面试结束后、学生录取前,分阶段、有计划地将现代学徒制招生与招工同步进行的相关信息充分告知家长与学生,在学生、家长、企业与学校四方共同达成共识后,由学生(学徒)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校企联合举办正式签约与录取录用仪式,学校向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2.先招生再招工。广州番职院在管理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已有三年,在招生简章中写明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可选择进入百果园店长班。也就是给学生一年的时间学习管理大类的通用平台课程,同时让他们了解百果园企业及校企合作情况,特别是百果园学院的运作以及百果园店长班的学习、顶岗与就业情况。在此基础上,一年后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带薪学徒协议,明确学生的双重身份,接下来的两年学习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实施校企双方交替互融式的联合培养。

(三)确立适应产业升级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

百果园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果品连锁销售企业,成为世界果业第一品牌,计划到2030年门店数量达到1万家。企业的发展规模如此之大、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供给成为制约企业实现其战略规划关键要素。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教学服务需求的复合性特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可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主动发挥高职院校在影响社会文化价值观与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助推社会进步。

企业的升级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店长”。“职业店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有利于传统市场营销等专业推进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传统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一直存在发展瓶颈,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行业背景,无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此同时,缺乏行业背景,只能基于专业科学体系的理论泛培养,将就业岗位与工作岗位定位于市场调查、销售推广、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和客户服务等庞大的岗位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无法精准对接行业企业,也无法符合专业岗位要求;学生难以适应产业升级与企业快速发展,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导致学生毕业薪酬水平与专业满意度均不高,形成恶性循环。然而,现代学徒制解决了这个问题,现代学徒制(百果园店长班)的人才培养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职业店长”。学生入学即入职,在百果园零售店面进行学习和工作,通过全程定岗学习,由企业师傅“一对一”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学习关于水果连锁门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学生即使毕业时离开学习所在的企业或行业,也可以应聘其他零售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从而促进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这类传统商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

(四)构建符合职教规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其培养模式确定以“企业岗位学习”为主。以企业为主的现代学徒制,在课程设置方面是以真实职业岗位为载体,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由企业师傅现场指导,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培养出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必须真正实施“企业岗位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定岗双元培养”。

“企业岗位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有机融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两张皮”,大部分校内课程主要以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与市场脱节,仅仅体现了“高等性”,缺乏职业教育要求的“职业性”;现在高职院校均要求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职业性”,却大部分情况无法体现“教育性”,有些企业仅仅是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提供的岗位没有多少教育价值,学校也仅是让学生提前找工作而已。

百果园学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了“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的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安排学校老师到门店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培训和培养体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理论提炼,结合职业店长人才培养定位重塑课程体系,并开发销售型店长、经营型店长、管理型店长等系列职业店长校内课程;通过安排企业师傅通过系统培训,掌握一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企业师傅教学的高等性和教育性;最终,校企双方的教师团队通过互聘互用、共融共享,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

(五)建设校企师资互聘互用管理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否顺利,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否有足够的优惠条件引进既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师资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以学校为主导,以百果园学院为平台,利用学校在高职院校中的资源网络,联系在全国百果园公司分布主要城市的高职院校建立水果大学分校,为企业快速发展解决生源(学徒)的数量和质量,便于引进当地高职院校师资,实现人才培养和校方师资的本地化,为校企双方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奠定基础。

校企双方对各自选拔出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进行互聘共用,实行“双导师”制。通过建立校企师资互聘制度,对校企双方教师实现聘任制,明确学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和企业师傅的带徒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以及福利待遇制度,特别要保证企业师傅带徒津贴的发放。在师资培养方面,借助企业优势平台,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挂职锻炼,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专职教师需要协助企业做好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和培养体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研究、制定岗位工作手册等工作,为职业店长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提供丰富材料。

现代学徒制是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学机制和模式,是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办学体制与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成功实施需要企业的全面深入参与,起到主导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必须审慎选择合作企业,重点做好对核心合作企业、核心合作项目的建设,提高现代学徒制工作附加值,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改革,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上的瓶颈,真正建立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1]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2]阚雅玲,何霞.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特色专业“双元培养”办学体制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4).

[3]黄雪薇,占挺.基于校企“双元培养”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G718.5

A

1673-0046(2016)10-0003-03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研制”(BZ2013517)的阶段性成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关于组织申报“十二五”规划课题补充立项项目“基于‘校企双主体’办学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BZ2013517)的阶段性成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Q1504)、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高职教师胜任能力构成与发展研究(2016SK03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店长现代学徒制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秋天的果园
果园
一图自测:优秀店长VS普通店长
猴店长的烦恼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内衣店没有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