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研究

2016-02-14 15:17■文/刘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文/刘 腾

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研究

■文/刘 腾

当今社会,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技术革新以及思想的不断进化。就我国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领域而言,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相互结合,以往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以及播出形式也随之逐步变的多样化。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大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广播电视节目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广泛应用起来。数字化环境下广播节目的制作手段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尽快与当代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与转型,另外,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同时,还需保留以往的特性。本文结合了当代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广播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以及相关问题。

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动向;数字化环境;多媒体网络环境

前言

当前,广播电视节目是我国国民居家的必备媒体需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媒体节目的多元化发展、手机的上市以及实时的地域性新闻热点话题变成了我国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展现形式。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内容变的多元化、多手段起来,从而使得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较高,互联网技术的插入也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切入点以及视角变的更加具有多元化、多角度起来。另外,相比于以往的传统广播电视模式,我国目前的节目内容的采集量以及信息容纳量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与改革,形成了如今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庞大信息库与海量资料库相互结合的新格局、新形式。随着我国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在数字技术的大环境下我国广播电视类节目在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1.数字化多媒体环境为广播电视及节目所带来的作用

在广播电视领域中使用不同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收视效果,例如电视广播节目中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画面质量、事物形态、虚拟世界等,根据以上几大方面,不同的技术模式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当中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电视新闻媒体的多元化发展、手机的上市以及实时的地域性新闻特性等特点是我国目前广播电视领域的行业优势以及主导手段[1]。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屏等相关媒介组织机构让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接收方式变的不再单一,而是变的多元化、多手段起来,从而使得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效果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以及引导作用,同时也使得广播电视的切入点以及视角变的更加具有多元化、多角度的行业特性。如今我国广播电视节目领域的庞大信息库与海量资料库相互结合的新格局、新形式,在赋予我国广播电视领域诸多特色形态的同时,数字技术对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画面感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

2.数字化多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所带来的影响

2.1 在方便了信息交流的同时给广播电视节目引入了新鲜元素

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屏等相关媒介组织机构让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接收方式变的不再单一,而是变的多元化、多手段起来,从而使得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效果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以及引导作用,同时也使得广播电视播报的切入点以及视角变的更加具有多元化、多角度的行业特性。另外,相比于以往的传统的广播电视播报模式,我国目前的新闻采集量以及信息容纳量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与改革,形成了如今我国新闻领域的庞大信息库与海量资料库相互结合的新格局、新形式[3]。在我国信息时代来临之前,传统的电视新闻主要播报方式是由工作人员在讲播室内进行口述以及讲解,还有一种形式是相关的新闻记者去现场进行连线。随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端化的信息手段逐渐走进了电视新闻的传播领域中,互联网的电视新闻模式改变了新闻领域的整体格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广播电视的播报方式、播报内容、播报画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 广播电视节目获取信息的方式变的多样化

相比于以往的传统电视新闻模式,我国目前的新闻采集量以及信息容纳量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与改革,形成了如今我国新闻领域的庞大信息库与海量资料库相互结合的新格局、新形式。在以往的传统电视新闻播报室内,只能够实现一对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工作。而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手段的重要影响和广泛应用下,我国目前的新闻演播室已经能够实现网络化信息的获取以及传递[4]。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员都可以在电视新闻播报室内通过网络的获取以及传递方式进行当前事件的实时播报。

2.3 优化了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以及展现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现场直播过程中,负责播报新闻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转播的情况下向观众进行二次播报。此外,在电视新闻的播报人员进行当下事件的播报工作同时,还需要与现场或邀请来的嘉宾进行适当性互动,并对嘉宾的言辞以及看法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根据现场或邀请到的嘉宾点评可以把所播事件变的更加具有看点,在此过程当中,能够良好的完成以上工作的电视新闻播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语言能力,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准才能让整场节目顺利的进行下去。而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也随之变高,单纯靠播报人员的熟练专业素养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需求[5]。所以,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相关播报人员具备一定的素养同时,相关电视台还需对当前所播事件进行有效的编排工作,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二次播报”。从而提升电视新闻的多元性以及时效性。

3.广播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只有不断的更新格局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效益,其中技术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的引进技术、开发技术以及拓展技术,把互联网和广播电视节目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两者之间的取长补短。我国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才会提升,内容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3.1 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实施运动追踪模式

当今社会,运动追踪技术是广播电视类节目赖以生存的技术基础,比如,人们常看的热门电视、电影以及其它一些综艺节目,都与运动追踪技术息息相关。这项技术在我国电视广播节目中主要被应用的地方是画面、画质等图像方面,当播放的实体达不到理想中的清晰程度,呈模糊化时,运动追踪能够有效的解决并加以优化。所以,引进新的追踪模式是我国广播电视类节目快速发展、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运动追踪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对当前事物(画面不清晰、模糊类图像)进行详细的数据计算,根据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利用运动追踪把所拍图像与实际图像进行运动速率以及肢体形态上的整合。在运用运动追踪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根据图像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程度的运动追踪,例如,自动模式的运动追踪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到相对来说画质比较优质、事物运动模糊度不太严重的节目内容中。反之,如果所播内容的画质极差、图像的模糊程度极高、嗓音过大、事物缺少特性时,通常采用运动追踪技术中的手动追踪来对当前画质进行有效的优化[6]。

3.2 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技术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当代的广播电视节目优化手段中属于复杂程度较高的技术模式,它包含了多种思维理论,是众多手段集合于一体的高效优化模式。在广播电视节目对相关用户进行内容展示时,虚拟现实技术就会巧妙地借助用户在浏览节目过程中的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多种思想感观创造其的虚拟现实空间。这一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类节目中应用最多的地方在于演播室格局方面。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图像三维立体成像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所播内容进行无限扩大,使其变得梦幻、丰富多彩起来。虚拟现实技术源于国内行业专家多年对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画质的探索结果,这一技术在国外比较盛行,但其在我国国内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暂时处于稀少的状态[7]。目前,我国在广播电视节目优化方面的措施比较单一,通过不断引进海外的相关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快速发展。

4.结论

对我国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而言,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优化道路上,相关人员应根据人们的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效果加以研究以及思考。在众多的优化方向当中,侧重画面的展现效果,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类节目的自身漏洞。同时,我国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道路上除了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之外,同样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神支持以及经费支持。我国在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在一线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共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类节目的发展步伐,给予国民一个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

[1]张冰.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6,05(03):36-37.

[2]于业新.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03(07):186.

[3]刘元媛.数字化环境下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研究[J].数字传媒研究,2016,06(06):21-22,48.

[4]周一凡.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采写编,2016,03(02):21.

[5]张喆.数字化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方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08):211.

[6]殷卫平,付盛伦.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应用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4(02):28-29.

[7]本刊编辑部.《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1984.10~2004.10总目次[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03(05):69-88.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G222

A

1671-0134(2016)12-016-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2.00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