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川盐入黔对赤水地区经济的影响

2016-02-15 02:32娜,金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川盐赤水赤水河

宋 娜,金 钱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论清代川盐入黔对赤水地区经济的影响

宋 娜,金 钱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川盐入黔作为川黔沟通的重要渠道,对于盐运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赤水地区位于川黔两地的交界线,乃仁岸盐运的重要中转站,由此对赤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促进了赤水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与人口从业结构的多样化,形成了盐路上丰富的古盐运文化。

川盐入黔;赤水地区;经济发展

赤水地区位于黔北、紧连川南,处于中国主流文化交流圈的边缘地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古盐运文化是赤水河地区地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川盐入黔也成为赤水河古盐运文化的代名词。作为清代川盐入黔的一个重要口岸,赤水市和周边地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川盐入黔也对赤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川盐入黔的背景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盐是一种政治商品,是历代中国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一方面,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而食以盐入味”之说;另一方面,盐税一直都是封建王朝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政府财政不可或缺的部分,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盐往往会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甚至会对一个地区地域文化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由川盐入黔所产生的赤水河沿岸的古盐运文化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盐按照其产地可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产于沿海地区的海盐(海南、辽宁等地),产于盆地的井盐(四川自贡井盐),产自咸水湖的池盐(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等。由是可见,能够成为盐产地须要有特定的地理条件。贵州位于云贵高原,自古就有“地无三尺平”之说,再加之境内的湖泊河流多为淡水河、湖,因此贵州素不产盐,全赖外省供给。地理位置上,贵州比邻四川,而四川自古就是内陆产盐大省,故贵州所需外盐多由四川供给。为了使得川盐顺利入黔,黔地的官绅民众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清乾隆元年(1736),川盐入黔划分出了仁、綦、涪、永四大口岸。《清史稿》云:“初川盐以滇、黔为边岸,而黔岸又分四路,由永宁往曰永岸,由合江往抵黔之仁怀曰仁岸,由涪州往曰涪岸,由綦江往曰綦岸”[1]P1056。这便是川盐入黔的四条主要路线。仁岸盐运是四条路线中最大最繁忙的一条盐运路线,其间途经了合江、赤水、仁怀、习水几个县。仁岸盐运除了和其他地区有着相同的弊病(多为盐政积弊)外,最大的问题在于运输通道的艰险。贵州省北部以及西北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多为险恶的高山,结构上背斜成山,面斜成谷,岗谷相间,地势险恶,所以仁岸的盐运主要依靠两种运输方式:一种是依托赤水河的航路运输,另一种便是从当时的仁怀厅卸岸之后,由较小的牯牛船转运或者用人力转运(主要在二郎滩的蜈蚣崖)。时任仁怀厅同知的陈熙晋在他的诗歌中写道:“丙滩之下泻澐澐,十丈惊涛欲卷云。触屿与游鱼齐折尾,鰼流只让水犀军。”[2]这首诗直观的表现了盐运河道的险峻以及盐运之不易。

清代对该盐路也进行了多次整治,其中有两次最为突出。第一次是清乾隆元年(1736),张广泗出任贵州总督兼巡抚时,采纳仁怀厅通判胡国英整治赤水河的建议,奏请朝廷,并于乾隆十年(1745)获准。同年十月,整治赤水河工程启动,经过7个月的施工,于乾隆十一年(1746)闰三月整治结束,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对赤水河的疏浚。虽然中游二郎滩至兴隆滩段仍然不能通航,但通航里程增加了,计划整治的三分之二险滩得以改善,赤水河流域的交通得到全面改善,与天府之国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系、交往日趋频繁。第二次是清光绪三年(1877),四川总督丁宝祯改革盐政,次年,盐务官运总局总办唐炯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水陆盐道进行维修整治,以确保盐道畅通。由此赤水河迎来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整治,除疏浚茅台村至赤水河汇入长江口航道外,还对仁岸盐道全线的陆运道路、纤道进行全面维修与改扩,工程于次年(1879)初正式起动,光绪七年(1881)二月竣工,共用白银2万余两,整治主要险滩33处,一般险滩40余处,零星淘沙检碛多处,沿河道路、纤道、桥梁也修缮完毕,使得河道的通行与转运更加安全便捷。

二、赤水在仁岸盐运的重要地位

赤水地处黔西北边陲,北宋大观三年(1109)始有仁怀县建制,隶属梓州路,位于赤水河下游地区,东南与习水县接壤,西北与四川的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比邻,与合江县九支镇隔河相望,赤水河、习水河横贯于南北,北注长江,水路交通便达,自古便是连接川黔边贸的纽带,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所以被称为“川黔锁钥”、“黔北边城”。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赤水在仁岸盐运的运输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仁岸盐运路线从现在泸州市的合江县一直伸展至现今的仁怀,其间大致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是从合江到赤水,第二段是赤水到猿猴(今元厚),第三段是自元厚途经土城最后到二郎滩,第四段是二郎滩至马桑坪,最后是马桑坪到茅台。由此可见,赤水是仁岸盐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其盐运的重要中转站之一。[3]

赤水城区现在还保存着当时古老的城门,东门码头便是当时盐运的中转码头。除此之外还有西门、北门以及上游地区的夹子口,下游的马村均设有渡口,虽然现在由于赤水大桥的修建很多渡口已经废弃,但在盐运鼎盛时期,这些码头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赤水县志》中载:东门码头每日来往盐船不断,码头工人把转运来的盐卸下再装上体积稍小的牯牛船(由合江往赤水的盐船大多体积较大,到赤水之后需要用小船转运)继续沿河运往习水,码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类商贩络绎不绝。[4]P175

除了赤水县城以外,赤水周边地区的几个乡镇对盐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仁岸的盐运船只在经过赤水短暂的停歇之后,便继续向上行驶,当时的运盐船多为木船,行驶主要是靠纤夫拉船行驶,所以行驶速度比较缓慢,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每日行进距离有限,需要在中途靠岸休整,有的会在中途卸盐以供给沿河小镇。作为赤水河沿岸的小镇,如复兴、葫市、猿猴、丙安等便成了盐船休整之所。同时这些地方也聚集了大量靠盐为生的人,比如脚夫、纤夫、商贾等,正是有了这些人,才有了盐路的畅通和盐的正常销售供给,这些镇子也在盐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仁岸盐运对赤水的影响

由于在仁岸盐运中居于核心位置,盐运对赤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赤水在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以下详述之。

首先,仁岸盐运促进了赤水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赤水的商业因盐运而繁荣,盐的运输和销售使得很多人得以就业,并产生了很多依附于盐运的民间团体,如盐帮、木帮、盐船帮、烟帮、木器帮、染帮、经纪帮等[4]P524;另一方面盐运航线上也经常会带来其他的商贩,他们往来于赤水及周边,带动了赤水和其他地区的商业流动,极大地促进了赤水经济的发展,例如盐路的兴盛将赤水的一大特色产物――竹子带出了赤水,由于井盐开采和盐船航行需要大量以竹子为原料的工具,川盐产地自贡大量采用赤水竹,制作采盐中打井和取井盐所用的篾,盐运木船也大量使用竹子作为纤藤、箍头、蒿杆、船席、盐篾等。商人们看准赤水竹子所隐藏的商机,将赤水竹子带出了黔北地区,竹子也就与盐运开始有了密切的联系,成为赤水地区竹类资源利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5]赤水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三、六、九一大场,二、四、六一小场的风俗,就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每到赶场,商贩们频繁往来市集之间,促进了乡镇地区间的物资流通。

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盐运途中城镇的发展与扩大。依托盐运的造船、竹木、商贸、酿酒和餐饮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众多商贾与贫苦农民涌入赤水河中下游地区,一些新兴小镇在赤水河两岸出现,成为川黔商贸流通干线上最为繁忙的集镇,并通过赤水河与长江沿岸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商业城镇,以及江安、合江、江津等一些小集镇相互串联起来,形成覆盖川南与黔北大部地区的市场网络。以猿猴为例,清代《仁怀直属厅志》载:猿猴场有居民600多户,而土城只有居民500余户[2]。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猿猴当时处在仁岸盐运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合江经赤水再到猿猴的运盐船多为大载量的运输船只,而到了猿猴以后,河道变窄,水流也愈发湍急,所以必须换用小而轻便的牯牛船转运。由此猿猴便成了重要的中转站,使得原本僻远宁静的小镇快速发展起来,并超过了当时早已颇具声名的土城。

其次,盐运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与人口从业结构的多样化。现在的赤水市区面积8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民就是通过盐运迁徙而来,史载:“沿赤水河数百里,贫民无业者多操船及贩卖营生盖以数千计。”[2]可见,这些人中大部分依托盐运以为生计,这些大量涌入的外省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域:“厅属土著者少,各省侨寓人民,江右楚蜀最多,三秦及八闽,贸迁于是者,亦所在有之,皆称客户,习尚不同。”[2]这些外省移民不仅与土著民进行通婚,同时各省移民间亦相互娶嫁,外来移民通过不断地融合,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主体,各省的习俗、方言经过不断的碰撞、包容,最终形成了本区域独特的文化习俗,如会馆文化、镇江王爷与龙文化、宗教与巫文化等[4]P1077。

盐运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得赤水人口的从业结构产生了极大变化。赤水气候条件较好,加之拥有贵州地区难得的耕地(主要是梯田),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县,以自然经济为主。据民国三十一年各乡镇调查,在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53.5%,其余的在业人口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加上自由职业者,占到在业人口大约14%,[4]P137对于地处西南边陲的小城镇来讲,这个比率相当的高。可见盐运带来的商贸繁荣,使赤水河中下游各城镇上的居民脱离了农业生产,仁岸盐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口的从业结构,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赤水地区的商贸发展。

最后,川盐入黔形成了盐路上丰富的古盐运文化。作为仁岸盐路的核心,赤水自然也不例外。赤水现在仍可看见许多关于古盐运的文化痕迹,如因盐运而产生的著名诗人和流传下来的民歌,《仁怀县志》载该县流传的《背盐歌》有“盐巴老二一碗米,半夜三更就嘈起。背子上背就起身,七齁八喘拢茅村;……上坡出气搞不赢,柱扒栽在屁股上;……到了长岗歇个夜,背上生起盐水疮;痛痒痛痒睡不着,睁眼一晚抠到亮;……白天夜晚把路赶,腰发麻,眼发花;一步跨进家门口,婆娘儿女在敬菩萨;……背垫拄扒都是神,保佑我爹背盐巴;一听叫人心头辣,想说几句家常话:只望娃娃有出息,长大莫去背盐巴。”[4]1077歌谣中描述了清代川盐入黔繁忙的景象,也道出了背盐工生活的艰辛;再如丙安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建筑,历经上百年的风霜却仍然屹立不倒,走进丙安古镇看着那一条条充满沧桑气息的街道,踏着那已被磨出坑洼的石板大道,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往日古镇另一番的喧哗。此外猿猴的古桥、复兴的古盐馆等,都是赤水文化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综上所述,赤水对于川盐顺利入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川盐入黔也为赤水以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发展契机,促进了赤水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赤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饱含历史气息的古盐运文化吸引了众多来自各地的游客与学者,让赤水从往昔的边陲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如今时间轮转,万物变幻,往昔的古盐路如今已然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东门的刻印、古镇的风骨以及赤水人民艰辛的发展历程却是永恒不变的,川盐入黔对于赤水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发掘与思考。

[1]赵尔巽,柯劭忞.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陈熙晋.仁怀直隶厅志[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3]罗进,魏登云.仁岸川盐入黔及其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006-3008.

[4]赤水县志编篡委员会.赤水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彭恩,陈美艳.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J].品牌,2015,(5):468-474.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rse for Salt Transportation from Sichuan to Guizhou upon the Economy in Chishui district

SONG Na,JIN Qian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s an important route from Sichuan to Guizhou,the course for salt transportation fromSichuan to Guizhou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the course.As Chishui district is located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Sichuan and Guizhou,an important transfer station in salt transportation from Sichuan to Guizhou,thi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Chishui,for instance,the commodity economy along Chishui district g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population growth increased;jobs were diversified;etc,all of these comprehended the culture of salt transportation along the course.

salt transportation from Sichuan to Guizhou;Chishui district;economic development.

K248

A

1009-3583(2016)-0027-03

2016-10-15

宋 娜,女,河北廊坊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川盐赤水赤水河
唐光平摄影作品欣赏
——美丽赤水河
松蕈菜谱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滑菇菜谱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栗蘑菜谱
赤水河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