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16-02-15 15:26蔡双虎黄郁葱闫秀英李长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5期
关键词:药理学水产病害

蔡双虎 黄郁葱 闫秀英 李长玲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蔡双虎 黄郁葱 闫秀英 李长玲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是我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病害防控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即将开设的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针对我校开设的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改革;教学效果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鱼虾种质衰退及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了水产养殖业病害频发。目前水产养殖业中病害多呈现传播速度快、病程短及流行面积广等趋势,有些病害的大规模的流行甚至对水产养殖业造成极沉重的打击,给整个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已成为近年来制约我国甚至全世界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发展瓶颈。目前,应用水产药物防治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发生的病害仍然是最传统、最有效方法,但令人尴尬的是目前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因专业素质偏低,缺乏相应的渔业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意识,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依靠经验、口口相传等方式不规范用药,导致水产药物污染养殖水体及水产品药物残留,从而引发耐药菌的出现和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严重影响环境和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1,2]。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正是让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全面、系统、详细地掌握有关水产渔药的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理论知识和最终在实际水产养殖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从而提升水产养殖专业病害防控方向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掌握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有价值的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及使用方法,能合理地选择药物和制定治疗方案,为在今后工作中科学选用正确合理的渔药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病害打好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 3]。本文结合笔者在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中体会,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于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为将来在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坚实基础。

1 课堂教学中引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方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核心内容就是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4]。在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以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为实践和科学研究平台,专门针对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病害防控方向的学生设立了水产动物医院门诊,这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方便,使学生真正能做到在“做中学”,将所学东西及时应用。这种“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机结合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实践,而且又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实际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病害时如何确诊病原及有针对性的规范科学用药的能力。同时通过我校水产经济动物病害课程实习、水产经济动物病害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直接将学生下放至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文化、生产管理和运营模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慢慢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 增加案例分析 唤起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可以直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适当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沉浸在实际水产养殖生产的真实案例中,最终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本门课程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从而掌握知识要点及在实践中灵活运用[5]。案例分析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应遵循一些技巧和原则。首先,选取的案例必须客观真实存在的,如实际水产养殖中的细菌病、病毒病、真菌病或寄生虫病等。其次,选择的病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结合学生现阶段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来选择实际水产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病例,避免病例过于复杂超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而适得其反,也要避免病例太单一简单而让学生兴趣降低甚至失去兴趣。另外,还要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相联系,具有时代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习兴趣与调动学习积极性[6]。如学习磺胺类药物时就以2015年4月份海南罗非鱼养殖户“停料”事件为案例,深入探讨当时罗非鱼市场价格低于养殖成本价的主要根源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多次通报我国输美罗非鱼产品磺胺药物残留超标致使多批次出口的罗非鱼被退回,导致出口受阻。从这个案例入手让学生掌握磺胺类药物的相关知识点。此外,随着到了本门课程教学的中后期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越来越多、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综合性的案例,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两两复合感染的病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寻找答案,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找出案例中相应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增设实践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知识点和印象最深刻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我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病害防控方向的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中增设实践课程即开设实验课是让学生产生更大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高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了实践兴趣、有了动力,学生才会乐于听、愿意学、好于问,有收获更有信心,最终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7]。目前,我校《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主体,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反复讲述来强化学生对100多种水产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掌握,同时还要让学生区分不同药物的适用范围、最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非常难学、难记,主要体现在其内容过于枯燥且各药物之间在适用范围、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区分度不够,很容易在记忆过程中互相混淆,导致最后在考试或生产实践过程中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其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力性严重不够,不能非常透彻的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一直以来,我校本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时对水产药物在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工作后发现当实际水产养殖中水产动物患病时无法快速有效的给出正确的用药方案,致使养殖户产生了额外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对环境造成破坏。想要真正改变我校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从自身找原因,从自我一点一滴做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认识到给患病的水产动物给药治病是一个认真严谨不能有丝毫马虎的事情,必须能做到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水产动物病例,以给水产养殖户最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学习和钻研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热情,鼓励学生树立重视实践技能、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的思想[7]。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一般能使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实践中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打破中国式教育中常见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知识汲取的迫切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近年来常见的水产动物疾病的用药过程、治疗效果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典型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然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课堂上讲授需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进行印证,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记忆,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4 结束语

目前,通过对我校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期末考试的人均成绩相比与改革前也有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随后的水产动物病害生产实习中,学生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对于患病的水产动物能做到对症下药,并且用药也更加科学和规范。

我校在2015年正式向教育部申报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水产药物与药理学作为这门新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新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作出铺垫。同时,通过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以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力度,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础,通过实际生产实践的强化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质的飞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依托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实用性人才[8]。

[1]董学兴,吕林兰,黄金田.水产药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2):151-152.

[2]王玉堂.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水产,2012(5):54-58.

[3]蔡双虎,鲁义善,简纪常.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71(11):39-41.

[4]韩卫红,贾莅彦,蒋婧.探索护理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50-51.

[5]何华美,李福涛,付爱玲.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58-60.

[6]廖长秀,韦健全,赖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10-1012.

[7] 刘芳萍,张秀英,李继昌.以实践为导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新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66-67

[8]田晓伟.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68-69.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he Course Aquatic Drugs and Pharmacology

Cai Shuanghu, Huang Yucong, Yan Xiuying, Li Changling

Fisheries Colleg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The Course Aquatic Drugs and Pharmacology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in field of disease control of the aquaculture major.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aquatic animal medicine major which will be added in the future in our university. Rereforme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to reach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wished to train and develop the undergraduates the ability of observ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aquatic drugs and pharmacology; refor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2016-01-13

蔡双虎,博士,教授。黄郁葱,博士,讲师。闫秀英,博士,副教授。李长玲,本科,教授。

国家级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广东海洋大学教改项目(编号:XJG201425)。

猜你喜欢
药理学水产病害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加油!水产人!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