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2-15 21:21邱丽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心肌炎

邱丽玲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邱丽玲

【摘要】目的 探讨l,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等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疗效理想。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病毒性疾病;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MC)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它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心肌炎性疾病。近几年,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心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中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主要有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等方面,但疗效不甚理想[1]。本研究选择1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探讨l,6-二磷酸果糖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患儿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伴感染者;其它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心肌损伤;对药物过敏者。其中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8 ±1.6)岁;病程:7~28 d,平均病程(18.6±4.0)d;67例心电图异常、3例心电图正常。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0±1.5)岁;病程:7~26 d,平均病程(19.0±4.2)d;67例心电图异常、3例心电图正常。两组年龄、病程及心电图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按照10 mg·kg-1·d-1的剂量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同时给予30 mg能量合剂ATP、辅酶A(50~100 U)及肌苷(50~100 mg);并按照200 mg/kg的剂量给予维生素C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按照150 mg·kg-1·d-1的剂量给予患儿1,6-二磷酸果糖,1个月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防止过多劳累,保证睡眠时间与质量。同时两组均防止使用心肌毒性类药物。

1.3 评判标准

(1)显效:治疗后,心悸、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未发现异常;(2)有效:治疗后,心悸、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提示病情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后,心悸、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48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36例显效,19例有效,2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8.5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分析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31.56±4.22)U/L]、肌酸激酶[(13.05±1.89)U/L]、乳酸脱氢酶[(140.57±8.33)U/ L]与对照组[分别为(48.82±5.04)U/L、(27.04±2.04)U/L、(215.64±10.85)U/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61例心电图正常、8例改善、1例无明显改变;对照组45例心电图正常、10例改善、15例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提示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两组仅少数患儿发生注射部位疼痛,其它患儿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及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会损伤心肌纤维,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若不积极治疗可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或猝死[2]。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阐述,目前考虑原因如下:(1)病毒造成心肌受损。感染6~7天后,脾内则出现T淋巴细胞,并产生相应抗体,结合细胞膜的钙通道蛋白,造成钙负荷[3];(2)受损心肌代谢的过程中出现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会产生氧自由基,造成细胞核酸断裂等破坏,从而损伤心肌[4]。以往临床一般治疗首先为抗病毒,并联用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维生素C等,但未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根据多年的临床病例总结,此病逐渐成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但现代医学对此病仍无确切疗效的药物[5]。

1,6-二磷酸果糖现已用于临床,其药理作用具体如下:可改善细胞的缺氧,促进细胞能量的恢复;保持平稳的细胞内环境、供给缺氧细胞能量,缓解心肌受损[6];抑制产生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较好的血液循环;改善细胞膜的弹性,促进微循环的恢复。1,6-二磷酸果糖不仅能够影响糖酵解途径,并能干扰糖异生途径,有利于糖类物质的氧化利用[7],另外还可抑制肌肝糖原分解并加快两者的形成。1,6-二磷酸果糖可与细胞膜作用,从而提高细胞膜稳定性,降低钾离子的外流,增强阈电位并减小心肌细胞兴奋性,最终改善心肌负荷能力[8]。另外1,6-二磷酸果糖是人体糖类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它可有效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从而使ATP水平增加,改善心肌供氧以降低心肌受损程度。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救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等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疗效理想,可明显改善小儿心脏功能,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李智,周云,舒洪娟.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环磷酰苷治疗轮状病毒致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J]. 儿科药学杂志,2014,20(2):18-19.

[2] 薛慧敏,宋德花,耿长燕,等. 环磷酰苷葡胺、1,6二碑酸果糖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受损疗效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1):39-41.

[3] 张玉清. 1,6二-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 四川医学,2011,32(5):740-741.

[4] 冯涛,董学军.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130-131.

[5] 吴同堂,任秀芝,闫惠芳.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87-188.

[6] 郝丹,钟秀宏,董春梅,等. 1,6二磷酸果糖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2(32):108.

[7] 赵焕平.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 5(18):85-86.

[8] 张泉丽,陈乃耀. 1,6-二磷酸果糖对小鼠阿霉素急性心肌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J]. 中外医疗,2013,32(6):9-10.

Clinical Effect of 1, 6-Di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Viral Myocarditis

QIU Lil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Zhaoyuan County, Daqing 166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1, 6-Di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Viral Myocarditis. Methods We divided 14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1,6 - diphosphate treatment. Compared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an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1, 6-Di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Viral is ideal.

[Key words]1,6-diphosphate, Viral, Myocarditis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1.106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1-0149-02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1665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二磷酸果糖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