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2016-02-15 03:08张小娟王亚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水质标准郏县高锰酸盐

□张小娟□王亚峰

(1河南省许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河南省偃师市水利局)

郏县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张小娟1□王亚峰2

(1河南省许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河南省偃师市水利局)

郏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位于平顶山市北部。为全面了解郏县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文章从郏县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运用肯达尔检验判断郏县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并采用单因子法对水功能区水质进行评价,较全面的分析了颊县地表水水资源质量状况。

郏县;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现状

1 基本概况

郏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平顶山市北部,属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西长37.60km,南北宽31.30km,总面积737km2。县境地处北温带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0℃,年平均降水量678.60 mm,7-9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属“豫西丘陵干热少雨区”。

县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流经县境的大小河流15条:北汝河、干河、鲁医河、二十里铺河、青龙河、双庙河、叶犟河、胡河、肖河、蓝河、吕梁河、三险河、杨柳河、芝河、石河。北汝河为干流,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段长48 km,境内流域面积98 km2,常年流量300~500 m3/s。

2 郏县地表水水质

为全面了解郏县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本次选择郏县北汝河、双庙河、叶犟河、青龙河4条河流及广阔渠、青龙湖共8个水质监测点,从地表水化学特征、河流现状水质、水质变化趋势、水功能区进行评价,较全面分析了颊县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

本次地表水水质评价以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许昌分中心2014年5月份、10月份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境内8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取样化验,作为郏县河流地表水水质的评价依据。

2.1 水化学类型分析

地表径流在运移过程中可不断从环境(包括土壤、岩石、大气、生物有机体)中溶解各种溶质,同时又通过吸附—解吸、溶解—沉淀、氧化—环境、结合—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与环境实现溶质交换,使天然水质发生改变,天然水的水质主要取决于水流经过的岩石、土壤、生物有机体的成分,同时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及水生生物活动的影响,从而使水化学类型发生变化,分析河流、湖泊(水库)的水化学类型的水文学意义在于研究其水的来源、运动和与环境的交换。

水化学特征分析选用北汝河、双庙河、叶犟河、青龙河4条河流上的8个断面,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采用阿列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将所选用水质监测断面的水样监测结果进行均值评价。

根据阿列金分类法,郏县境内8个地表水断面的水化学类型共划分为2种,其中C-Na-I为主要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约占郏县水体总面积的62.50%、C-Mg-Ⅱ型面积占37.50%。

2.2 地表水现状水质评价

本次根据2014年郏县9个地表水水质断面监测资料(其中郏县吕寨桥采用2014年水功能区监测资料),对所辖区域内河段地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见表1)。评价执行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必评项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砷,共七项;选评项目包括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铅、六价铬等项目。

北汝河郏县段划分为3个水功能区,汝州石庄桥至郏县吕寨桥为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郏县吕寨桥至郏县长桥乡西长桥村为北汝河宝丰郏县排污控制区;郏县长桥乡西长桥村至襄城县十里铺公路桥为北汝河郏县襄城过渡区。

郏县吕寨公路桥监测断面位于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监测结果表明,该功能区汛期、非汛期、全年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北汝河东长桥村监测断面、北汝河郑饶高速桥和堂街恒压水源处3个监测断面均位于北汝河宝丰郏县排污控制区内,该河段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Ⅳ类水占33.30%,Ⅴ类水占66.70%。

表1 郏县河流地表水水质评价表(单位:mg/L)

双庙河、叶犟河监测河段水质为劣Ⅴ类;广阔渠水质、青龙湖水质符合三类水水质标准;老虎洞水库水质为Ⅴ类。

单项指标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3个监测断面中,年平均与非汛期,除化学需氧量为Ⅳ-Ⅴ类水质标准外,其余项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氟化物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双庙河监测河段年平均与非汛期:化学需氧量、氨氮均符合劣Ⅴ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氟化物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叶犟河监测河段年平均与非汛期:化学需氧量、氨氮、氟化物均符合劣Ⅴ类水质标准,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青龙湖河段年平均与非汛期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由于青龙湖河段为封闭性水域,随时空变化水体自净能力有减弱趋势,水质也随之变差的趋势。

老虎洞水库年平均化学需氧量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氨氮符合Ⅳ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氟化物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广阔渠首监测断面年平均与非汛期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氟化物等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郏县境内河流、湖库主要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河流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湖库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3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解过去近十年郏县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本次评价选用2005-2014年郏县北汝河水质数据,运用肯达尔检验判断水质趋势的升、降,以水质参数浓度及其采样时间(以十进位年表示)的回归方法进行长系列分析。依据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许昌分中心监测资料,对郏县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断面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分析项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六价铬、铅、总砷8项。郏县地表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见表2。

由郏县北汝河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成果表显示:郏县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态势,挥发酚、六价铬、铅、总砷基本没有变化;溶解氧的变化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郏县地表水溶解氧日趋变好;氨氮在评价时段内明显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上升和下降基本持平,显示出郏县以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为特征的有机污染有所控制。

表2 北汝河地表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表(单位:mg/L)

2.4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本次评价采用单因子法,选择了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五个项目进行评价,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断面各评价因子监测结果的年平均值与评价标准比较,确定各因子的水质类别,其中最高类别即为该断面的综合水质类别。

郏县位于《河南省水功能区划》二级区的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与北汝河宝丰郏县排污控制区内。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该水功能区河段由汝州市石庄桥至宝丰县石桥镇吕寨村北公路桥,河长40.20 km,由于河流较长,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用水,规划水质目标为Ⅲ类,现状水质为Ⅲ类。

北汝河宝丰郏县排污控制区,该水功能区河段由宝丰县石桥镇吕寨村北公路桥至长桥乡西长桥村,河长19 km,无规划水质目标,由于大量接纳城市污水的排入,现状水质为Ⅴ类。

北汝河汝州郏县宝丰农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Ⅲ类,满足水功能区规划水质目标。北汝河宝丰郏县排污控制区由于接纳大量城市污废水,现状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造成现状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有机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

(责任编辑:刘 青)

TV 211.1+1

B

1673-8853(2016)11-0021-02

2016-08-16

猜你喜欢
水质标准郏县高锰酸盐
美国水质标准制定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郏县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高锰酸钾和高锰酸盐对原水预氧化效果的比较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地表水中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郏县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取样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城市污水回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