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

2016-02-16 01:22◆厉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志向人格领域

◆厉 娜 甘 锐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

浅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

◆厉 娜 甘 锐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

在我国的高中教学阶段,要不断地重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在高中教学中进行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潜能,同时要将兴趣、志向和潜能作为其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通过与相关领域资源的整合和高校、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创新人才 高中教育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对于高层次的创新拔尖人才十分缺乏,急需探索出多种途径,来促进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学生的兴趣,要逐渐地将学生兴趣与其志向相互联系。由于创新人才具有类型和层次之分,因此,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中,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寻找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不断地进行创新教育。

二、通过志向、兴趣和潜能引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同优秀的学生在不同领域内的潜能是有所不同的,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和发现学生在哪些领域具有更强的潜能,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激发其潜能。要不断地将兴趣、潜能和志向相互结合起来,加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在早期的培养要注重其个性化,要不断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志向和潜能作为引领学生发展的立足点,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培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传统教育的框架,力争为优秀的创新人才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要不断的将学生的志向、信念、理想和责任等相互联系起来,不断的激发出创新动力和潜能。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给学校、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挑战,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平台,主动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自己,力争寻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和路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要不断地在相关的领域内,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通过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学习,能够不断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地帮助学生养成具有钻研、坚忍的性格特征,对于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地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内,推进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通过对相关课题和项目等的研究,学生在不断地进行质疑和分析,能够很好地提炼出一种新思路,通过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应用,尝试新的手段的方式,积累出新的知识,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思想的缜密性和跳跃性的发展。

要想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某一个感兴趣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要对自身感兴趣领域的学习具有钻研、痴迷和坚忍的性格。针对那些有着很大潜质的优秀学生而言,他们对待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往往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痴迷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这种痴迷和钻研往往不是一个阶段能够完成的,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过对感兴趣领域的不断学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够不断地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促使其创新人格的提升。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教师、家长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共同合作,不断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形成。

四、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不断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当前环境下,培养创新人才,给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要充分地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利用,同时还要不断地对校内外的教师等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不断地服务创新人才。学校要不断地吸收和引进专业的教师,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素养和能力。要通过和相关的高校及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地开展相应的项目,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力争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想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给学校内的教师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开阔视野,要注重教师来源的多元化,力争更好的为创新人才进行服务。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引导和解惑,通过把握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关键时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单纯地依靠学校内的教师资源,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不断地引进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不断地对校内外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不断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教育场域,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进行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不断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要多角度和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高中的教学阶段,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充分地认识到肩负创新人才的使命,结合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要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对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就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地对校内外的教师等资源进行整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要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形成,激发出潜能和兴趣,更好地实现创新。

[1]汤晓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4.

[2]唐盛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3]李有毅.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兼谈21世纪普通高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J].中国教育学刊,2014,(08).

[4]胡金波.创新高中教育模式奠基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教育,2012,(02).

猜你喜欢
志向人格领域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