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出效能” 充盈“中原粮仓”
——沁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纪略

2016-02-16 06:19
资源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粮田沁阳市高标准

◎ 崔 伍

提升“产出效能” 充盈“中原粮仓”
——沁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纪略

◎ 崔 伍

2012年以来,为提升耕地质量和改善耕种条件,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沁阳市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力打造基本农田升级版,截至2016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万公顷,对该市实现粮食连续十二年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沁阳市,辖6镇、3乡、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453个自然村,总人口50万,面积623.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2.73万公顷,保护率达91%。主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属于“中原粮仓”的一部分。

为使高标准农田建设有计划实施,沁阳市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项目为抓手,按照土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规模集约化经营的要求(除山区常平乡外),2012~2020年计划在王召乡等10个平原乡(镇、办事处)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16400.82公顷。其中,19个千亩方,面积4100.2公顷和15个万亩方,面积12300.6公顷。其中,2012年建成高标准粮田1700公顷;2015年建成高标准粮田1.22万公顷;2017年建成高标准粮田2500.1公顷。

规划目标制订之后,该市采取了有力的保障落实措施。为避免资金重复投入,涉农工程打架,2012年4月,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农业、财政、国土、水利、林业、电力、交通等部门为成员的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启动编制《沁阳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相衔接,按照“科学规划、综合配套、稳定面积、规模经营、集中投入、主攻单产”的原则,整合资金,聚拢政策,集中布局,强化管理,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建设,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

截至2016年,发改委、水利局、农开办、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建设项目集中投放在该市规划的高标准粮田方内,整合资金2.3亿余元,整治面积1.35万公顷。其中,整合发改委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1193万元,水利局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重点县项目6700万元,农开办利用亚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50万元,国土资源局省级新增建设使用费项目14950万元,共计完善灌排设施新打机井及配套2000余眼,修缮排水沟70千米,铺设地埋管390千米、地埋线660余千米,建设高压台区200余座、桥涵80余座、路网 590余千米,新增耕地80公顷,建设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2个,建成千亩方11个,面积2546.8公顷;万亩方13个,面积1.10万公顷。

该市还稳步探索高标准粮田项目后期管护新机制。为了避免只建不管、只用不管、用而不久、劳民伤财等“重建设、轻管护”现象,积极探索项目后期的管护模式,并分别征求水利、交通、电业部门意见,项目所建的水利、道路、电力等设施分别由水利、交通、电业部门负责管护,确保项目建得好、保得住、用得久,长期发挥效益。

(作者单位:沁阳市国土资源局)

猜你喜欢
粮田沁阳市高标准
餐桌上的一家人
遛乌龟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绝 地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沁阳市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高标准粮田“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