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要求

2016-02-16 11:10乔蕊张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期

乔蕊 张捷



检验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要求

乔蕊张捷

【摘要】全球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要求对检验医师的培养首先是一名临床医师,能够作为实验室的临床专家,通过“验报告解释签发程序”、临床会诊和咨询等方式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相应地,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也通过颁布检验医师培训细则来强调检验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训练检验医师临床能力的程序、方法和考核手段。所以,目前各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需要尽快摸索适合我国目前检验医学发展现状的检验医师临床能力培养方式。

【关键词】检验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临床能力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国际上也称为临床病理学(Clinical pathology,CP)[1],是立足于临床实验室,涉及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大量知识、推理和技能的一门临床学科。该学科领域的住院医师培训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各国检验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还存在很大差异,国际通用的培养方式还在不断完善和演进中。

1 国际检验医学住院医师培的临床能力要求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规定,所有医学专业都应有清晰定义的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关注 6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患者诊治、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改进,人际沟通、专业精神和遵守行业制度[2]。以此为原则,ACGME特别对CP培养临床病理医师(国内称为检验医师)的能力要求作了如下规定:

(1)能够作为会诊医生与其他医生和患者沟通对话;了解临床实验室的原理和技术,能够指导和管理实验室工作、确保检验程序的质量、临床适用性和数据有用性。

(2)熟悉诊断试验的研发、应用条件以及不同临床条件下检测结果的解释,以发挥检验医师在整合患者医学信息中的作用,优化患者的诊治。

(3)熟悉依靠临床实验室的治疗方法和应用,能够进行一般的操作和设计细胞治疗。

(4)能在广义范围内认识科学研究的作用,包括临床决策制定、新试验开发、疾病机制进展和继续教育方面等。

而对于检验医师的临床能力要求,ACGME特别体现在检验医师在患者诊治方面的作用[3]:

(1)能够通过适当的程序和形式,准确地采集患者重要的临床信息。

(2)能够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和相关临床、病理信息,熟练地与其它临床医生一起参与患者的诊治计划。

(3)能够在患者多学科治疗团队中发挥作用,例如治疗疗效和毒性的监测等;能够参与和设计依赖实验室的治疗方法,例如输血和其他形式的细胞治疗。

(4)能够作为临床实验室专家,对异常和极端的试验结果解释和随访。

(5)能够在多学科会议上,作为检验医学的临床专家发言和交流。

为了履行检验医师在患者诊治方面的以上职责,国外临床实验室,一般都设有“检验报告解释签发程序”。检验报告解释签发,是指检验医师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检测报告进行解释分析,通过给予一定诊断建议或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意见,协助临床医师更准确有效的利用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程序[3-4]。临床实验室通过这一程序,一方面清晰定义了检验医师的职责,另一方面确保检验医师参与患者的诊治,实现患者所有临床资料的整合和优化。

由此可以看出,检验医师的培养首先是一名临床医师的培养,要求其一方面熟悉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的知识,另一方又了解临床实验室的管理、试验原理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胜任作为临床实验室会诊医师参与患者诊治的职责。

2 国内检验医学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的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于上世纪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陆续启动,但各机构采用的培养方案差异很大。一方面,培训课程设置与国外相比单薄,例如,新出现的复杂多参数诊断系统和新生物学诊断手段,包括蛋白质组学、细胞治疗技术和病理信息学等课程在很多培训机构都还未能设置,所以目前国内检验医师的培养水平参差不齐[5-8]。另一方面,因为诸多历史原因,国内临床实验室普遍缺乏“检验报告解释签发程序”,使很多机构把检验医师的培养与检验技师的培养混淆,以致现在严重阻碍了国内检验医学的发展[4,9]。

为了规范化检验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2015年颁布了《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细则》[10]。该细则要求检验医学住院医师一阶段需要在临床科室轮转11个月,检验专业轮转22个月,强调检验医师培养要“了解检验医学相关临床技能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在具备临床知识和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将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建议和咨询。”

根据以上国际和国内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机构对检验医师临床能力的要求,我国目前各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尚缺乏训练和考核检验医师临床咨询、会诊能力,以及检验结果解释分析能力的方式和手段。虽然《细则》规定检验医学住院医师需要分别在临床科室和检验医学各专业轮转,但如何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培养检验医师上述特殊要求的临床能力,我们还须积极探索,建立适合目前国内检验医学发展水平的培训方式和考核手段,以保证检验医师的培训水平,培养大批能够与临床对话,取得临床信任的检验医师,促进中国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 ducation.Program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n Anatomic Pathology and Clinical pathology[EB/OL]. Http://www.acgme.org/acWebsite/RRC_300/300_prindex.asp.[2016-01-19].

[2]Folberg R,Antonioli DA,Alexander CB. Competencybased residency training in patholog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Hum Pathol,2002,33(1):3-6.

[3]Smith BR,Wells A,Alexander CB,et 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evaluation of resident competency in clinical pathology(laboratory medicine):a proposal[J]. Hum Pathol,2006,37(8):934-968.

[4]乔蕊,张捷. 检验报告解释签发对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作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122-124.

[5]马硝惟,秦娟秀,何磊,等. 建立以检验医师为核心的临床沟通制度[J]. 检验医学,2015,30(1):64-67.

[6]陈川,粟军,秦莉. 我国检验医师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3):321-322.

[7]王建成,苏建荣. 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09-1910.

[8]马红雨,朱美财,吕建晓,等. 我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81-182.

[9]乔蕊,张捷. 中国检验医师培养现状浅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5-7.

[10]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S].

Medicine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Resid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QIAO Rui ZHANG Jie,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nc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Clinical Pathology (CP) residency training was issued in the 90s in the world.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has mandate that the pathologist is a clinician first and foremost. The goals of a training program in CP should be to develop a pathologist who is competent to act as a part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team to help developing 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lan for patients, based on a procedure of test results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ly, the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has also issued the standard training program for clinical pathologist which very focused on the resident competency in patient ca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bsence of the efiective approaches and evaluation tools in the training practices in China. Therefore, all the clinical pathologist training centers at present should probe the appropriate way for the competency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in CP.

[Key words]Clinical pathology, Residency training, Evaluation of competency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3.004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3-0006-0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