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玉米唤醒农业创造力
——华北地区夏季种植结构实地调查

2016-02-16 23:37徐骞,宋安勇,蒋政
中国农资 2016年21期
关键词:春华玉米价格农资

低价玉米唤醒农业创造力
——华北地区夏季种植结构实地调查

□《中国农资》记者 徐骞 宋安勇 蒋政 陈元邦

玉米并不是传统口粮。在我国,玉米用作饲料约占65%,玉米深加工不足30%,食用不足10%。而近些年来,我国玉米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国内外价差较大、加工企业经营困难、产业链价格倒挂等现象逐一显现。在国家提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玉米收储制度原则后,国内玉米价格应声而落,中原地区玉米市场价格普遍低于0.8元/吨。

粮贱伤农,玉米的种植结构问题成了一件大事。

进入6月初,华北小麦收割已然启动。玉米还要不要种,不种玉米种什么,已经成为农民的“心病”。为此,中国农资记者分别赶赴中原四省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农民忧虑与市场恐慌,客观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并对地区农资市场前景做出合理展望。

PART1 种什么还是农民说了算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具体到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面对国内玉米产业倒挂的现状,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玉米价格受市场调节越多,就越能反映国内玉米供需关系。国内玉米价格从2014年9月起开始大幅下跌,现货市场玉米价格从2014年的高位大跌了32%,直至当前的1838元/吨,仅今年年初以来就下跌了11%。期货市场玉米价格从2014年9月的2740元/吨暴跌了39%,至当前的1677元/吨。“跌跌不休”中,农民向记者急迫追问:今年我该种什么?

河北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华表示,当地玉米价格较往年相比下降0.3元/斤左右。玉米低价,导致农民种地利润稀薄。“参与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基本上处于一种赔钱的状态。而种自己家地的农民,因为不牵扯土地流转费用,能够勉强维持一个稀薄的利润空间。同外出打工相比,种地带给农民的收入占比越来越小,对农民的吸引力也在逐年下降。”杨春华说。

山东省青州市前寺村,村民朱进军终于决定,在收过了西瓜以后,把家里的几亩地留给父母种些应季蔬菜,自己则选择外出打工半年。“去年种玉米不赚钱,今年也不知道粮价会不会上涨,与其在玉米上花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赚的比这个多。”朱进军无奈地说。与普通农民相比,种粮大户对夏种玉米的担忧更甚。“就这个行情来看,不种赔钱,种了赔的更多。”山东省昌乐县一家名叫共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向记者诉苦,“粮价低迷,如果没有政策补贴,就得调整种植结构,但这么大的摊子,想改不是一件容易事。”

对此,记者专门采访河南省农技总站夏粮科副科长蒋向,他认为,夏季种植怎么选择,主动权还是在农民手里。“很多农业专家反映相识的种植大户希望能推荐一种作物,但很少有人敢于负责任。国家能够按照一个大方向来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但绝对不是强迫。从本地区来讲,种植大豆、花生都是改种的选项。大豆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好处,因为它比较养地。很久以前河南流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通过合理的行距配置,既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又能增收一季大豆。而且相对于玉米籽粒直接机收的品种比较少,大豆可以直接用小麦收割机收割,并且不牵涉晾晒、籽粒收获。河南新乡的很多大户就选择改种大豆。原来河南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8000万亩,后来受进口大豆冲击,逐步萎缩。而现在玉米的价格跌落,如果玉米、大豆预期利润差不多,农民肯定更多选择种植大豆。此外,河南还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种植基地,农民的种植经验也比较丰富。”

PART2 肥难卖配方施肥有手段

玉米价格下跌,势必会对农资行业产生消极影响。杨春华说:“当下化肥本身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很多农资经销商为了扩大销量,往往都是配送到地头。也就是说,农民采购农资的欲望并不强烈。今年受到玉米价格的影响,农民备肥情绪相对低下,采购高峰往后一推再推。而且玉米价格下跌,农民种地利润下降,导致农民在前期投入上‘节衣缩食’。主要表现为往年用高端肥料,今年选择低端低价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控制施肥成本。”她还强调说:“这就对一些肥料,特别是高端肥料的销售冲击影响较大,反而低端低价肥的生存压力得到缓解。”

“以前农民都是提早预订玉米种,今年买种子送肥料也不受欢迎了。”山东潍坊一家农资店的老板显得十分沮丧,计划中的业绩提高恐怕已是镜花水月。金正大集团潍坊分公司负责人高立春告诉记者,今年夏玉米备肥销售情况不太乐观,粮价低迷对农民继续种植玉米和在玉米化肥的投入上造成了消极影响。

山西天脊集团供销公司总经理杨福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前农民的玉米收购价格直接影响肥料购买积极性,由于玉米收储不畅,化肥产品即使低价也有价无市。天脊集团长子县代理商胡红兵直言:“目前的肥料销售同玉米收购价息息相关,当前农民购肥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3月份的产品销售只占了全年任务的零头。”

玉米收购价很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很低对企业肥料销售有哪些深刻影响?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奎表示:“一方面,高氮产品以及部分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销量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农民将部分土地向种植大豆和花生转移。我们预期今年中原省份大豆种植面积会比较大,其结果是地区总用肥量下降。大豆用肥量相对玉米来说少很多,而且主要是使用高磷型肥料,这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产品供应提出要求。在这几年产品转型中,六国化工针对作物需求以及地区土壤条件,研发生产了大豆专用肥、花生专用肥,这些产品在未来市场可能会更受欢迎。”

徐东奎还告诉记者,因为粮价低,农民很可能主动选用低价肥料应付了事,而当农民抱着“糊弄”的心态去购肥,假肥、劣肥的生存空间就扩大了。“河南今年的农资打假力度比较大,情况稍微好一些,河北、山东情况可能不是很乐观。”对此,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农协办公室主任薛建忠认为,当下市场环境确实为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提供了“温床”,他建议农民在采购农资时要慎重,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而不是一味地减少前期投入。

PART3 抗风险延长农业产业链

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陈菁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菁告诉记者,现在不论是大户还是散户,对于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都在迅速下降,种植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当地,向杂粮、蔬菜、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进行调整,是很多农户的做法。“从合作社自身而言,合作社土地托管总面积500多亩,以玉米和中草药种植为主,中草药每亩地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近300亩土地种植玉米,平均亩产1300斤左右,如果以平均0.8元/斤出售,是略微赔本的。当前合作社首先需要调整种植结构,使作物品种多样化,在玉米深加工方面,要将粗放的产品加工成商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推广出去。科学种植、多元推广是合作社应对市场危机的不二法门。

农资“难做”是当下市场上很多人的肺腑之言,而这样的压力同时催生了很多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杨福旺向记者透露,就山西地区的玉米种植来看,目前没有利润可言,土地流转进行的不顺利。对于农资行业来说则是市场资金链断裂。小企业“跑路”,导致市场赊销严重、回款困难,不少农资企业的资金风险十分严重。在这样的现状下,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面临转型,对于化肥生产企业而言,转变观念是首要任务,生产利用率高的产品,向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营销要有差异化,要围绕最终客户转型,必须适应新变化,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由传统的商品销售向服务输出转变,为农民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在农资流通企业中,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直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农业产业链建设的标杆。据该公司总经理杨春华介绍,目前廊坊绿园已经成功打造了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形成包含规模种植、机械作业、规范管理、好种好肥、节水省肥、优质高产、绿色环保、产品回收、增产增效等一系列要素的“一条龙”服务。而在玉米价格下跌后,杨春华计划将这套比较成熟的模式复制到玉米产业。“我们正考虑与河北本地乳企合作,向其提供玉米青贮,并开拓渠道、延伸服务,解决农民玉米销售问题,稳定农民收入。”杨春华说。

记者手记

猜你喜欢
春华玉米价格农资
木碗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待到春华烂漫时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