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

2016-02-17 06:38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保护率气喘病科学院

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

邵国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金洪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刘茂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冯志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熊祺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何正礼(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项目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历时30多年,由三代科研人员共同坚持完成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打破了进口灭活疫苗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垄断,目前的市场规模约为3500万头份。

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感染率70%~90%,其病原菌广泛存在于猪场中且难以净化,而且该病还会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易导致继发感染,造成整群死亡,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有研究数据显示,猪肺炎支原体病使猪的生产速度降低16%,饲料转化率降低22%。我国每年因猪支原体肺炎的直接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过去,国内外防控该病主要依靠抗生素和灭活疫苗,但抗生素易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灭活疫苗存在免疫期短、保护率低等缺陷,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防控手段,既是我国养猪产业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国际兽医免疫预防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学术界公认活疫苗具有免疫保护快、效力高等优势,是防控猪气喘病的理想手段。但是,其创制存在着超强毒株分离、强毒致弱、无细胞培养工艺等世界性难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三代科学家围绕这些难题,克服科研经费不足等困难,进行了30多年的持续攻关。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江苏农科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邵国青曾表示,“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四处奔波求援,甚至与国际动保企业梅里亚公司合作,为他们‘打工’做委托试验,既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的燃眉之急,也掌握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科研管理,提高了团队的科研能力。”

克服种种困难,研发团队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独创了“KM2无细胞培养-本种动物回归交替传代”致弱技术,攻克了强毒致弱过程中免疫原性同步减弱的技术难关,最终育成国际上首个免疫原性高、适应无细胞培养的猪肺炎支原体克隆致弱株,为活疫苗创制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根据猪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局部感染的特点,项目团队开拓了安全高效的肺内免疫途径,使疫苗保护率达80%~96%,创制了免疫效力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2007年获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和农业部兽药产品批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推广应用。同时,研发团队发明了猪肺炎支原体抗原与抗体快速敏感检测技术,制订了诊断与防控技术标准,创建了以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免疫为核心,集早期检测、动态监测、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等为一体的168株活疫苗应用配套技术体系。

该成果自2007年起在全国28个省市转化应用3500多万头(份),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0多亿元。该活疫苗与进口灭活疫苗相比,保护率提高20%,免疫期延长3~5个月,成本降低80%。上市后一举打破了进口灭活疫苗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对我国猪气喘病的高效、低成本防控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赢得了国际支原体组织等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引起了国内外动保企业的重点关注,随着中牧集团乾元浩公司等企业产品上市,疫苗的推广应用有望形成更大的规模。

猜你喜欢
保护率气喘病科学院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科兴新冠疫苗对印尼医护保护率94%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牛脾转移因子联合核酸疫苗对虹鳟鱼IHN病的保护率影响研究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效果及影响因素探析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