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街区制对未来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深远影响

2016-02-17 02:23金啸宇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居民建设

文/金啸宇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600



回归街区制对未来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深远影响

文/金啸宇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6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面临了很多难解的“顽疾”,针对这些问题,重新对我国的城市规划进行思考就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了。街区制的回归必将在这一大时代,起到积极的社会意义。

街区制;交通;节能环保;绿色

一、何为街区制居住区

街区制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传统的街区制规划一直伴随着人类城市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街区制在20世纪有了重要的新发展,这里我们必须要起一个重要的规划学派——新城市主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美地区因为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和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内人居条件逐渐变差等原因,造成美国城市不断向周围扩张。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现代大城市的通病,例如城市周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上下班高峰时刻交通不畅、城市郊区农业用地和公共绿地大规模被侵占、居民上下班通勤时间越来越长、城市小气候环境越来越差等严重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1993年,世界第一届新城市规划大会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通过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一些新颖的方案和思想,确立了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现代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地位。新城市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一、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着力维护城市绿地和原有的生态系统,在大城市周边设立小型规模的卫星城打造新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二、建设邻里社区的新型关系,大力兴建步行街,方便居民步行出行,严禁机动车辆占用人行步道;三、以人为本、尊重居民,加强居民作为主人翁的精神,从居民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相对于封闭小区和厂房,街区制的特点是在城市街道两侧兴建房屋,并且不设置隔断和围墙,使宅间空地成为城市公共用地的一部分。街区制是现今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为广大发达国家所采用。

二、兴建街区制居住区对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中国目前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此同时,国际上曾经出现的很多大城市病也日趋严重。历经37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发展也进入转折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亟须治理解决,如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重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兴建了很多封闭式的居住小区,在改善了国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传统街区制被破坏,传统的邻里文化荡然无存,邻里相见不相识,人情冷漠,小区成为独立于社会公共环境之外的堡垒。其次,城市被分割成一块块僵硬的地块,交通完全依靠主干道,毛细道路严重不足,造成交通严重拥堵,让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下降。再次,封闭小区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垄断,打破封闭有也是资源共享、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针对这些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于2016年2月印发,“意见”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在意见中,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街区制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

通常意义上的“街区制”就是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共融共生,首先街区要提供给居民宜人的居住环境,其次还要有多种多样的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娱乐等需求的商业和休闲设施。国际上比较多见的形式是:上层空间居民居住,下层空间作为商业店铺。将封闭式的居住区与公共空间融合在一起,强调传统的邻里关系,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会。

通过街区制社区的设置,可以树立科学的“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对解决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街区制居住区建设的基本措施

第一,努力让街区带给居民安全感。今后街区将会成为我国居民活动的主要空间,安全问题是城市规划者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打破围墙之后,如何确保街区居民的交通安全?”“街区车况复杂,怎么杜绝噪声污染?”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其次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培养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再次要保证社区的繁荣程度,其高社区的人气,让正能量充满社区。

第二,积极组织合理的交通流线。大城市的基本交通功能是要保证城市中各个分区的居民、货物、信息等的顺畅沟通,合理的交通流线是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支撑。在街区建设中可以设立快速公交路,在这些快速公交路上安装公交优先信号灯。另外,应该积极鼓励绿色出行,街区制居住区提供了更多的城市支路方便居民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第三,进一步提高街区居民建设可持续街区的意识。通过对本地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来提升公众对可持续街区的意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举办各种公益性活动,以此来提高居民对街区的关注度,凝聚人心,提高人气。在商业步行街可以设立供居民娱乐休息的共享空间,在这里设立水吧、茶座,组织本地的演艺人员进行演出活动。还应该根据中国传统节日举办主题节日设计大赛、居民厨艺大赛等活动让公众参与到街区建设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街区凝聚力。

第四,大力建设生态环保型街区。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街区的建设应该更加的注重对原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要充分的对现场进行考察,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在街区建筑的施工中应该尽量使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建筑材料,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是建设生态环保型街区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应用新型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轻汽车尾气污染。也可以通过减少机动车位、增加自行车停放点以及丰富、增加公交线路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社区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

[1]司徒文聪.街区设计需要多讲本土故事[J].中国房地产业.2015.3

[2]何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11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居民建设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石器时代的居民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