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式街区制的价值、挑战与对策
——封闭尤清净安宁 开放更共享融合

2016-02-17 02:23张洁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河北邯郸56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放式交通

文/张洁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 河北邯郸 560000



中国开放式街区制的价值、挑战与对策
——封闭尤清净安宁 开放更共享融合

文/张洁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 河北邯郸 560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本文就此政策进行延伸,论述了国内外小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实行开放式小区的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策略研究,使开放式小区更好的解决交通问题并实现资源共享。

开放式;街区制;安全性;交通;共享

一、国内外小区的发展历程

开放式街区制源于欧美,是一组建筑物与周边广场、街道、公园、绿地等实体或空间的总称,由城市道路围合而成。开放式街区一般尺度不大、临街开放、没有围墙等限定空间的设施,街区生活网络完全融入城市道路体系中,街区内的休闲景观、花园、服务设施等为城市居民所共享。

1.美国

上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现代主义小区时期,采用的模式化的设计方式,导致了居住与居住的隔离,并且犯罪频发。到70年代进入郊区运动时期,居住区开始向郊区转移。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郊区,但也蚕食了农田等,遭到质疑。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新社区的建设,是传统的方格网街区形式的延续,将原本大的地块划分为小尺度的街区,创造了美国开放式街区的先例。如今的美国,有一半以上都是开放式的街区制。

2.日本

二战前后,日本的小区与中国封闭式居住区相似,处于封闭式时期。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对小区的模式进行探索。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逐渐尝试打开封闭式小区,并建设城市街区。将住区与城市空间结合为一体,进入街区式住区时期。

3.中国

中国的封闭式住区是历史传统住区发展的结果。早在周朝时期,围合式的居住区就已出现。当时“闾里”是最基本的居住单位,设置里门,派专人掌管里门的钥匙并监视居民的出入,是封建帝制的统治手段。到了隋唐时期,住区过渡到里坊制,坊里四周设置坊墙,并实行宵禁制度,晚上不许居民外出。到20世纪90年代,封闭式的居住观念仍然存在,如单位大院。也是从这时起,封闭式社区在我国大量出现。到20世纪末,小区已经拥有门禁式的管理,非小区居民不得进入。

纵观古今中外居住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开放”或者“围合”是随时代不断调整的产物,不是国家政策的错误,也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中国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居住区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封闭尤清净安宁,开放更共享融合”。

二、中国实行开放式小区的价值

1.交通组织。目前中国很多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凸显,单靠主次干路、修建高架桥甚至道路摊大饼的方式来疏导交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比中国与国外一些城市的路网密度(km/km2),美国芝加哥18.6、日本东京18.4,而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只有6.5左右。可以看出,中国城市路网密度太小,缺乏活力,交通不畅甚至会增加碳排放,加重环境污染。另外,打开更多的城市支路意义重大,因为过宽的马路会导致行人过街困难,牺牲行人的通行休憩空间,减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将是社会的一大弊病。因此,开放式小区对于解决交通与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

2.空间利用与资源共享。封闭式小区为了吸引购房者,会配备大面积的景观以及娱乐、商业等设施。但是由于其封闭性,这些设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临近地域重复建造,造成资源浪费。而开放式小区内部不再需要大面积的绿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将节约出来的土地整合,在一定服务半径内配备更好的绿化公园和公共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为附近居民使用,而且可以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居民,实现土地和资源的集约和高利用率,并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场所。

三、中国实行开放式小区的挑战与对策

1.安全性。对于小区开放,犯罪问题、人车混行交通安全问题等成为人们担心的焦点。

1)犯罪问题。并不是说用围墙将小区隔离起来就绝对安全。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在她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 “街道眼”(Street Eye)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店铺,增加街道上的人气,公共监督、集体防卫,从而增强街道安全感。另外,应对犯罪问题还有以下对策:

①住宅楼设置需刷卡的门禁并对街区实行摄像头监控;

②住宅楼入口设置门卫;

③街区巡逻队定时在街区内巡查;

④公共宣传提高居民警惕。

2)交通安全。开放式居住街区周围的街道人车混行,使得人们对老人和小孩的出行安全表示担忧。对于这种安全隐患,相关对策如下:

①增加步行道宽度,恢复步行、自行车路权;

②增加行人、自行车的过街设施;

③人流密集地段限制车速;

④机动车停车位避免对非机动车正常通行造成干扰。

2.改造与新建开放式小区

1)新建。中国新建开放式小区经验少,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问题。在美国,一些州政府对建造住宅区的开发商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基础设施和主要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中国可以学习这种方法,来保障街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另外一些问题的对策如下:

①优先出台道路系统规划和街区设计规范,保证街区交通方便;

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街区的各项功能进行合理安排;

③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小区物业管理的升级、治安与配套设施的跟进;

④在规划时考虑防噪音问题。可以通过隔音窗、绿化隔离带以及禁止鸣笛等措施加以控制。

2)改造。打开超大街区,增加道路网密度,才能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打开居住区并不容易。对策:

①优先考虑对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开放的可能性;

②优先打通城市中的断头路、T型路,增加路网的连通性;

③合理利用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里的道路,使其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开放;

不管是改造还是新建,都要把握好街区的尺度问题,并且逐步打开。可以先新建试点小区,进行增量规划。如果增量改革做好了,也就有了参照系。存量规划打开居住区就更容易被接受。

结语:

总而言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因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更要出台诸多配套措施,缓解现实矛盾。我们要立足现实,最终实现开放式街区合理、可行的发展。

[1]彭燕.开放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王红卫.城市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朱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D].天津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开放式交通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繁忙的交通
关于小学作文开放式指导的思考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新交通 心沟通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小小交通劝导员
浅谈数学教育中的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交通拯救人、关注人、爱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