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等身身不老 后人继业业长存—刘振邦教授追思·学术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2016-02-18 03:06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研讨会现代农业

文│本刊记者 院萍

成就等身身不老 后人继业业长存—刘振邦教授追思·学术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文│本刊记者 院萍

桌子上铺着深色的垂地桌布,放着白色的纸张,中间是几盆青翠欲滴的植物;深蓝色的背景大屏幕上,是刘振邦教授的一生经历和学术思想介绍。低沉的音乐轻轻回荡,柔和的灯光又为这一切增添了一抹暖色—7月13日,北京亮马饭店,“刘振邦教授追思·学术思想理论研讨会”就在这庄严而温馨的氛围下开始了。

刘振邦是我国著名农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3月24日刘振邦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9岁。此次研讨会由《荷斯坦》杂志主办,德国宝牛(BVN)育种中心北京代表处、北京世汇通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刘振邦教授生前的同事、家人朋友、学生、仰慕老先生的行业人士以及多家畜牧行业和大众媒体70余人到会,表达了对刘振邦教授的默哀和追思,并对刘振邦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研讨学习。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刘振邦教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颇具建树,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思想很系统、很深刻、很坚定、很超前。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而早在1979年,他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改革传统的农业观念,走以畜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的文章,提出中国农业应该走“以畜牧业为主”的道路,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解决粮食问题。此外,他还在“世界农业经济调研”谈论中,提出了“耕地种草是缓解粮食压力的现代农业之路”重要理论。

刘振邦教授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还付诸实践检验,他关注土地利用效率,提倡人工种草,大量引进优良的牧草种子,在全国各地试验推广;在山东高密市创办了“高密种牛育种中心”,广泛收集国内优良品种的同时,大量引进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优良奶牛和肉牛品种,向各试点和其他企业提供优良的乳牛和肉牛品种,从而在改良国内牛的品种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力推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使牛奶和牛肉的产业链组建成为可能。

会议还就如何进一步继承刘振邦教授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思想,学习和发扬他大胆创新的实践精神,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上,大家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通过大家的发言,刘振邦教授的音容笑貌仿佛又一次浮现在大家眼前。此次会议既是缅怀和告慰,更是感恩和传承,就像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强调的那样:我们对刘振邦教授进行缅怀不是目的,目的是用他的理念和思想,指导当前现代农业、现代奶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刘成果讲到,当前我们要做的有几点:一是深刻理解他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二是抓住当前粮食供需比较充裕的时候,抓好粮改饲,发展饲料谷物和牧草;三是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通过发展乳肉兼用牛,提高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率,降低奶牛养殖的市场风险;四是办好农业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新的经营主体。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研讨会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京剧《辛追》剧本研讨会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