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链孢霉发生与防治

2016-02-19 00:12辛颖
西北园艺(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霉层孢霉培养料

辛颖

食用菌链孢霉发生与防治

辛颖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链孢霉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笔者现根据生产实践和多年经验介绍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对生产者有所帮助。

1 病原

链孢霉亦叫脉孢霉、粗糙脉孢霉、红面包霉,俗称红霉菌、红娥子,常见的有粗糙脉孢菌和间型脉孢菌。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粪壳霉科。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匍匐生长,分枝。具隔膜,生长疏松,呈棉絮状。分生孢子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与菌丝无明显差异,梗顶端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近球形,成串悬挂在气生菌丝上,呈橘红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

2 症状

该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极快。特别是气生菌丝(也叫产孢菌丝)顽强有力,它能穿出菌种的封口材料,挤破菌种袋,形成数量极大的分生孢子团,有当日萌发、隔日产孢高速繁殖之特性。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在斜面培养基上,一昼夜可长满整个试管。麦粒培养料如感染上链孢霉,料面会迅速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分生孢子堆。霉层如在塑料袋内,可通过某些孔隙迅速布满袋外,在潮湿的棉塞上,霉层厚可达1 cm。3天后整个生产场地都布满了链孢霉红色的孢子,菌袋一经污染很难彻底清除,常引起整批菌种或菌袋报废,造成毁灭性损失。该菌来势之猛、蔓延之快、危害之大,不亚于木霉,一旦大发生,便是灭顶之灾。

3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3.1发病条件

1)温度。链孢霉菌丝在4~44℃均能生长,25~36℃生长最快,4℃以下停止生长,4~24℃生长缓慢。链孢霉菌丝有快速繁殖的特性,在31~40℃条件下,只需8小时菌丝就能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孢子在15~30℃萌发率最高,低于10℃萌发率低。由于链孢霉在30℃以上时生长迅速,在高温期第一天只要发现一部分菌袋感染上了链孢霉,第二天就会传至整个房间,形成“满堂红”。而双孢菇菌种生产大多在高温季节,因此它是菌种生产期间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链孢霉孢子极耐高温,在湿热的70℃下持续4分钟后才会失去活力,干热121℃下持续1小时仍有发芽能力,并且穿透力极强,能穿透报纸甚至是塑料薄膜。

2)湿度。在食用菌适宜生长的含水量范围内(53%~67%),链孢霉生长迅速。棉塞受潮时能透过棉塞迅速伸入瓶内,并在棉塞上形成厚厚的粉红色的霉层。含水量在40%以下或80%以上,则生长受阻。

3)酸碱度。培养基pH 3~9都能生长,最适pH为5~7.5。

4)空气。链孢霉属好气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分生孢子形成快,无氧或缺氧时,菌丝不能生长,孢子不能形成。

5)养分。菌种培养料糖分和淀粉过量是链孢霉菌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3.2传播途径

链孢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上极易发生。其分生孢子在空气中到处漂浮,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重要的杂菌。

4 防治办法

接种室和培养室内外要搞好常规消毒。链孢霉污染的培养料切不可在菌种场内外到处堆放。链孢霉一般主要是从麦麸、米糠等带入,所以要求菇农在选用原材料时,要用新鲜、无结块、无霉质的,同时要清理操作场地周围霉烂物,当天制棒剩下的培养料一定要清理干净。

培养料和接种工具灭菌要彻底,对接种箱认真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降低接种过程的杂菌污染率。严防划破菌种和栽培的塑料袋,防止链孢霉孢子从破口处侵入。

菌种要求无杂,适龄、健壮。

降低培养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控制链孢霉的生长。

及时检查菌种瓶、菌种袋,如发现链孢霉,在分生孢子团上(红色的链孢霉菌块)涂上柴油(可防止链孢霉扩散),挑出来烧毁,杜绝链孢霉孢子再次感染。

辛颖,辽宁省凌源市蔬菜花卉管理局,邮编122500。2015-02-23

猜你喜欢
霉层孢霉培养料
被孢霉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秸秆降解的影响*
食用菌链孢霉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桃色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绿豆白粉病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