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建议

2016-02-19 07:09张莲英杨世勇
西北园艺(果树)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冠元帅天水

张莲英 杨世勇

天水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建议

张莲英 杨世勇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属陇中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是我国苹果最适宜产区,也是花牛苹果著名产区。我们认为,天水产区在进一步提高花牛苹果产量质量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花牛苹果品种占比过高而造成的病虫害防治难度大、成本高,早中晚熟结构失衡而造成的成熟期集中、销售压力大,以及果实易绵而引发的高市场风险等问题,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天水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天水苹果品种发展情况

1)立地条件是天水苹果品种结构形成的前提。苹果性喜冷凉,年均温、无霜期、年降水量、海拔、土层深度等都是影响苹果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天水苹果主产区浅山台地及山地海拔1 000~1 600 m的区域,年均温9.6~11℃,年积温2 500℃,无霜期180~200天,年均降水量537.4 mm,土层深度绝大部分在1 m以上,这些条件均能满足苹果不同品种的要求,尤其适合花牛苹果的生长。

2)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品种结构。天水大面积栽植苹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苗木来源于辽宁,主要品种为国光、红元帅、黄元帅、青香蕉、红玉、祝光、旭、印度等。上世纪60—70年代栽植品种相对集中,主栽品种国光、红元帅、红冠、红星约占45%,搭配品种黄元帅、青香蕉、红玉、祝光等占55%。1965年天水“老三红”(红元帅、红冠、红星)出口香港,轰动国内外市场,创立“花牛苹果”品牌。1974年国家外贸部确定天水为苹果外销基地,促进了元帅系苹果的较快发展。上世纪80—90年代,主栽品种以元帅系的红星、红冠、新红星、首红、天汪一号为主,约占50%,搭配品种长富2、秋富1、岩富10、金冠、金矮生、乔纳金、新乔纳金、嘎拉等约占50%。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栽植品种以元帅系短枝型第3代新红星、天汪一号,第4代首红、银红、艳红等为主,约占55%;长富2、秋富1、岩富10等富士系品种约占25%,搭配品种为金矮生。进入21世纪,果业被确立为天水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首,苹果产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栽植品种以元帅系短枝型第3代天汪一号、第4代首红,第5代俄矮、阿斯、栽培2号、瓦里等为主,搭配品种长富2、惠民富士、宫崎富士等。截至2014年底,在全市13.33万hm2苹果中,元帅系占76%(根据近年果农栽树建园需求,花牛苹果占比还会攀高),富士系占18%,金冠系占4%,嘎拉等早熟品种占2%。

3)产业政策影响天水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苹果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1965年天水元帅系苹果出口香港市场,创出“花牛苹果”品牌;1974年国家外贸部确定天水为苹果外销基地;1985年天水地委号召 “抢救天水苹果”,同年花牛苹果荣获全国优质农产品奖;1995年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996年朱镕基副总理视察天水苹果基地放牛村时高兴地说 “你们的路子走对了”,再次掀起苹果建园高潮;2004年花牛苹果荣获首届中国 (深圳)国际水果及技术展览会“水果状元”;2008年花牛苹果在全国苹果擂台赛上荣获一等奖暨“中华名果”称号,秦州区、甘谷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秦安县荣获“中国优质果品百强县”、麦积区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称号,此时天水苹果面积达到6.63万hm2,元帅系、富士系、金冠系及早熟加工品种的比例为66∶22∶5∶7;2013年天水市提出“百果齐抓,花牛当家”的发展思路,2014年天水苹果面积达到13.33万hm2,元帅系、富士系、金冠系、早熟加工品种比例为76∶18∶4∶2。

在上述不同时期的重要节点上,各级政府在苹果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花牛苹果占比持续提高,成为天水苹果产业的绝对主导品种。

4)果品销售与市场价格对苹果品种结构有导向助推作用。天水花牛苹果成熟采收期适逢中秋节和国庆节,可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深受各地商超和消费者喜爱。加之花牛苹果在东南亚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果品销售价格逐年攀升(2007年以后每年增幅20%以上,2011年6.5元/kg,2014年达到6.5~8.6元/kg),果农种植花牛苹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种植大户纷纷大面积承包荒山,使花牛苹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栽培品种集中在元帅系短枝型的天汪一号、俄矮、阿斯、瓦里、栽培2号、首红等少数品种上,而且有的在建园时随意减少授粉树比例,为天水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2 不合理的品种结构引发诸多问题

1)花牛苹果病虫害严重,防治压力大,生产成本高。由于元帅系苹果总量的大幅度增加,品种间病虫害的相互制约作用明显减弱。在天水地区,元帅系苹果树腐烂病单株病疤数是富士的1.7倍,苹果霉心病发病率为8%左右(富士发病率极低),枝干裂皮病(暂定名)发病株率高达40%~64%(富士发病率为0),元帅系贮藏期虎皮病的发生也较富士重。以上病害在元帅系品种上发生普遍,增大了防治难度,与当地富士园相比,每亩增加防治成本约230元。

2)花牛苹果易返沙发绵,产地贮藏能力有限,果品销售存在较大风险。花牛苹果的果肉质地松软,采后室温下可贮藏20天左右,极易返沙发绵,采后30~40天后原有风味和食用价值大大降低。同时,天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修建大量气调库、冷藏库的条件尚不具备,目前贮藏能力仅为苹果总产的25%左右,成熟期鲜果集中销售压力大风险高,遇市场波动销售不畅,直接影响果农收入。

3)短枝型花牛苹果树成花易,坐果多,树体易衰老。现阶段生产中栽培的花牛苹果均为3~5代短枝型品种,幼树易成花,盛果期花量更大,在水肥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情况下,树势极易衰弱。

4)大体量、单一品种造成生产环节用工荒。对全市10万hm2花牛苹果园同时进行疏花疏果、施肥灌水、病虫防治以及果实采收包装(在2~3周内要基本完成采收、包装、销售和入库),需要大量劳力(运力)。在当下劳力紧缺、劳动工值高的情况下,常常出现用工荒,影响正常生产。

5)单一的花牛苹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苹果品种的多样化需求。

3 天水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建议

综合考虑天水立地条件、生产现状、市场空间、社会经济状况和果树生长结果规律,建议将天水产区元帅系、富士系、金冠系、早熟加工类 品种比例由现在的76∶18∶4∶2逐步调整为55∶30∶10∶5,形成“花牛特色突出,富士区域鲜明,黄色品种搭配,早熟加工补充”的合理结构。

元帅系:重点发展短枝型品种,如第3代天汪一号、第4代首红,以及第5代俄矮2号、阿斯、瓦里、栽培2号。

富士系:主要推广惠民富士、宫崎富士、礼泉短枝、烟富3号、烟富8号、岩富10号等。

金冠系:即黄色品种,以金矮生为主,适度栽植金冠、王林、乔纳金、新乔纳金等。

早熟及高酸加工品种:早熟品种以皇家嘎拉、藤牧1号、美国8号为主,弥补7—8月份市场空缺,在城区近郊栽植;加工品种以瑞丹、瑞林、酸王、澳洲青苹为主,在苹果次适宜区适度规模发展。

略)

张莲英,杨世勇,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邮编741000。

2016-08-08

猜你喜欢
金冠元帅天水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阿基米德巧测皇冠体积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北京金冠汽车
大金冠
《天水之镜像》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