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6-02-19 05:37周华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焦虑成因

周华丽

摘要:數学学习焦虑是由数学学习困难引发的一系列自我强迫和紧张,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文章深入剖析了初中学生产生数学焦虑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消除数学学习焦虑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数学学习;焦虑;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42-02

学习焦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心神不宁、缺乏自信、急躁惶恐等,过度的焦虑会使记忆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焦虑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内心抑郁、体弱多病,对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1]。数学焦虑是学习焦虑的一种,出现这种状况的学生担心自己没有理解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缺少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学不好—恐惧—厌恶—更加学不好。举一个明显的例子,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远离数学,以致许多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出现了招生不足的情况。数学焦虑本是情感上的问题,而非智力上的缺陷,但是数学焦虑确实妨碍了人们数学潜能的发挥,并由此导致了智力上的问题。

一、初中生产生数学焦虑的原因

1.数学的学科性质。进入初中开始,数学开始变得抽象起来,同时,初中数学越来越强调逻辑性、演算和推理,强调运算的精确性,这些特点无疑给在小学习惯了简单算术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自然会使他们产生数学焦虑。另外,从初中开始,数学中开始出现大量数学语言和专业符号,这些全新定义的、高度简化凝聚的符号语言只为数学学科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遇见过的,大大超出了学生们的思维认知,学生就像一个迷失在黑夜中孤独无助的小孩——对数学产生了巨大的恐惧,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焦虑[2]。

2.僵化的教学模式。①违背数学学习规律的教学。一直以来,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对数学重要性的认知,就是数学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于是,“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成了学习数学的“秘籍”。事实上,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初中数学的各种定理、公理均是古人在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时候逐步发现的。似乎许多的老师、学生都忽视了这一点,教学中往往侧重的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们也形成这样的印象:数学知识就是一些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公式、符号和定理,就是一些复杂的推理和运算。数学发展过程中的直觉、猜想、试错、修正、得出正确结论等种种环节往往被大家所忽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无法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缺少一颗对数学、对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心,当然无法对数学产生兴趣[3]。②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成绩优异有可能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学生自然会受到老师的偏爱和更多关照,硬币的另一面,自然是学习困难生将遭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蔑视和冷落。在这样不平等的氛围中,一部分学困生自暴自弃,“随遇而安”完全放弃了数学学习,而更多的学困生则会在想学好而缺乏自信中挣扎,最终产生数学学习焦虑。

同时,中国的老师喜欢组织各种名目的考试,这些限定时间的测验、考试、竞赛本质是一种高强度的竞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宽松、无压力的环境下能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一旦置身于这种紧张的考试环境下,则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往往出现所谓发挥失常的情况。当这种“失常”变得“平常”时,这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产生高度怀疑,由“考试恐惧”质变成“学习恐惧”,最后形成数学学习焦虑。

3.学生自身因素。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技能与数学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能表现在计算、推理等操作行为上,通过大量练习,学生的技能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力则强调对数学的悟性,表现为敏捷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小部分天赋异禀的学生学习能力强,通过一定的训练,技能方面也能达到很高的程度,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从而进入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而大部分学生数学素养一般,反应较慢,理解力不强,如果引导不好,压力过大,大量的数学技能训练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特别容易迷失自我,这类学生最容易产生数学焦虑。资料统计表明:大概15%左右的学生真正喜爱数学,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小学低年级喜爱数学的比例可以达到95%以上,到了高年级只有50%~70%左右;到初中二年级,喜爱数学的还不到40%,半数以上的学生开始放弃数学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随着年龄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显然,越往上学习,数学的难度越高,学习的痛苦、恐惧、郁闷与日俱增,当这种体验被不断重复强化时,相对稳定的焦虑情绪就此形成[4]。

4.教师“不经意”的言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敏感、自尊心强,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言语都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这类言行分为两类,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可能引起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显性行为主要有:①言语上的:“如果你不认真听课,请出去”“大家都听懂了,就你没弄懂,怎么回事?”“如果你认真听了讲,做了题,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成绩差。”②行动上:教师拒绝回答某些简单的提问;当面训斥、讥笑学生;不等学生解释完就直接打断学生并给出答案等。可能引起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隐性行为主要有:教师对学困生的蔑视态度;教师对女生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女生天生难以学好理科类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只和那些成绩偏好的学生互动,无视其他同学;暗示只有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解决书本上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等[5]。

二、数学学习焦虑的预防与消除

1.剖析学生焦虑根源。人们常说“一吐为快”,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就是如果学生能把潜意思里面的威胁暴露出来,外界(主要是教师)能适当对这些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就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过分的担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是有害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逐渐转变观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逐步让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对学困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强度,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预防和抑制焦虑的产生[6]。

2.創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多项研究表明,自由、友善的氛围下,人们的工作更加主动和富有效率。同样,在这种课堂氛围下的学生更乐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知和情感,不会担心出错和失败而受到其他人的责难。这样的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种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性格特征,因为,自信是焦虑的天敌。

3.淡化个体竞争。课堂上,当老师给出一个问题时,总会有少部分学生能立即给出完美的答案并能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但大部分同学总是成为沉默的旁观者,他们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反应没有别人快,久而久之,挫折感和自卑感就会在这部分学生中形成并转化为焦虑。这种课堂上个体竞争的结果,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快、准”上,自然会促使学生尽量用固定公式和解题模式去获取标准答案,各种积极探索和奇思妙想淹没在激烈的竞争中。

如果老师一开始就在班上分好组,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搭配合作,同时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探讨性,学生们在组内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多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这样,他们就会把兴趣集中到冒险、创新上面去,而不会太多关注“我是否是第一个回答出问题的人”[7]。

3.培养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维护学生自信心。教师可以采用暗示技术,如通过言语、动作、周围环境对学生心理施加间接影响。对有数学焦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帮助、禁嫌弃,尽可能让他们回答或解决与他们水平相当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首先,应在课后对学困生给予更多关注。因为课堂上不可能完全为了学困生而刻意降低授课的知识起点,因此应在课后尽可能利用多的时间单独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和指导。其次,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不可能表扬到每一位学生,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本、家长微信群、QQ群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在师生之间架起爱的桥梁。

学习焦虑在学生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数学焦虑,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各种引起焦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降低和消除这种焦虑,让学生觉得数学是生动、有趣的学科,数学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只要足够努力,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数学的。其次教师要通过语言、行为、环境对学生心理间接地施加影响。对学生抱有充分信心,相信他们具有学会数学的潜质,多表扬、鼓励有数学焦虑症的学生,多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成功。

参考文献:

[1]林革.浅谈数学焦虑的成因和调控对策[J].扬州教学学院学报,2005,23(2):48-50.

[2]曾菊华.数学焦虑的成因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55-57.

[3]胡小英,曾菊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的数学焦虑[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32-34.

[4]窦树德.用建构主义理论革新教学观[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46-48.

[5]谢明初.数学学习焦虑的预防与消除[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43-45.

[6]谭欣.青少年心理分析[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杨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J].教育科学,2004,(04):62-64.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焦虑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