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发挥县级兽医实验室作用

2016-02-20 03:48陈均利李文珠樊周科陕西省陇县兽医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陇县兽医疫病

文│陈均利 李文珠 樊周科(陕西省陇县兽医工作站)

怎样更好发挥县级兽医实验室作用

文│陈均利 李文珠 樊周科(陕西省陇县兽医工作站)

近年来,国家全面加强了县级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陕西陇县兽医实验室设施设备得到改善,并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每年开展疫病监测工作量较大,但是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实验室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兽医实验室现状

1.实验室职能定位。陇县兽医实验室设在陇县兽医工作站。陇县兽医工作站与陇县兽药兽医卫生监督监察所、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编制14人,在岗人员12人,其中领导4人(站长、支部书记各1人,副站长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

陇县兽医实验室始建于2004年,2006年1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符合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标准,有相对独立的封闭区域,内部设施齐全,有应急照明、防火、防盗及生物安全等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有防护服、防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等,实验室设有接样室、样品保藏室、档案室、洗剂消毒室、解剖室、血清检测室及病原学检测室等7个专业室。

兽医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为科学、公正、及时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兽医临床诊断提供了严谨、可靠的保证。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县动物疫病的临床诊断、监测、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测报等相关技术工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在全县范围内执行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及检测的专业机构,主要开展动物布鲁氏菌病监测,牛结核病检疫监测,动物炭疽的临床诊断,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等疫病的临床诊断和免疫抗体检测,猪囊尾蚴(猪旋毛虫)等寄生虫病的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镜检。2011年年底通过了陕西省的考核验收,达到了一级生物安全级别并取得了资格证。

2.人员情况。实验室现有人员3名,其中本科1名,大专2名,兽医师2名、助理兽医师1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都在10年以上,都经过专业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熟悉检测技术、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能熟练使用本实验室的实验仪器,掌握免疫抗体检测、布鲁氏菌病监测等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操作熟练规范,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果。

3.设备情况。具有县级标准化实验室的仪器,如生物安全柜、酶标仪、微量振荡器、真空检测仪、普通离心机、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酸度计、普通冰箱、高压灭菌器、多道移液器、单道移液器、电子天平等42台件,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同时,还建立了仪器使用、消毒、自检、维修等记录,制定了仪器操作规程,能够满足县级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等工作需要。

4.工作经费。近几年,平均每年用于实验室的工作经费3万元,其中试剂费2万元;试验耗材费5000元;水电费2000元;其他3000元。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补助性经费,但因现有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造成实验室耗材多次反复使用,严重影响结果判定。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两年,主要开展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奶牛结核病检疫检测、马鼻疽监测和春秋两季免疫抗体检测和病原学监测采样工作,每年布病监测达7300余头、结核病检疫检测达3000余头;每年春秋两季对乡镇站和规模养殖场采送的牛、羊、猪、鸡血清共3000余份,分别进行口蹄疫、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免疫抗体检测,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按照《宝鸡市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每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集血清等样品送市上进行病原学监测;按照《陇县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陇县2009—2015年布鲁氏病结核病监测规划》开展了布病、结核病、马鼻疽等8种疫病的监测工作,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三、成绩与经验

近几年,陇县兽医实验室在上级的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监测、检测任务,很好地发挥了疫情监测预警作用,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次在全省实验室能力对比试验中获得较好成绩,在全市动物疫病监测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2人分获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2人参加了陕西省组织的技能大赛,均获得较好成绩。

四、制约因素

陇县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是目前在为养殖场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方面仍是短腿。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体制不顺,编制不到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陇县兽医工作站目前是动卫所、疫控中心、兽医工作站合署办公,一套人马,编制只有14人,领导4人,退居二线1人,陕西省借调1人,真正一线工作人员只有8人,其中办公室2人,检疫组3人,监督组3人,生猪屠宰检疫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仍由兽医工作站检疫组和办公室负责,实验室工作由监督组负责,而监督组除实验室工作外,还肩负着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兽医行政许可、兽医管理培训等工作,因此没有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均身兼数职,整天疲于应付,在实验室技能学习和工作时间上投入不足,对有些试验性工作是有想法、有能力,但是没有时间做保障。

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陇县目前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经费40万元,每年年底由县畜产局按照畜禽存栏量和实际防疫工作量拨付镇畜牧兽医站,陇县兽医工作站只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金5万元,没有专门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经费,而每年实验室开展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和疫病监测最少需要工作经费3万元,许多疫病监测快速检测卡及试剂价格很贵,无力购买,制约了实验室监测诊断工作面的进一步拓展。

三是个人防护水平不高,生物安全隐患较大。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生物安全管理不严格,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是普通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其他更高级的几乎没有,在实验器材洗消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手套破损等现象。

四是检测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能满足更高级别的检测工作。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2人为全日制中专毕业,年龄在40岁以上,虽经过大专学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较慢,无法适应更高层次的监测工作任务。

五、意见和建议

县级兽医实验室由于生物安全级别和人员等原因,工作职能定位只能在血清学监测方面,如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应从体制、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

一是建议县级成立独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保证足够编制,固定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真正与动物卫生监督和兽医技术服务分开,从工作人员和工作时间上为兽医实验室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保障。

二是建议财政每年拨付实验室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试剂、耗材、个人防护以及日常水电费开支,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建议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福利待遇,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在最一线,与患病动物和血清密切接触,如果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感染机会很大,特别是布病和结核病已对工作人员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应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落实好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保障措施和福利待遇。

四是建议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与大专院校签订培训协议,最好每年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能够最少参加一次相关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为实验室工作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陇县兽医疫病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