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建体系 脚踏实地创佳绩—奶牛产业技术北京市创新团队2015年成绩喜人

2016-02-20 03:49路永强郭江鹏于泽北京市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试验站牛场工作站

文│路永强 郭江鹏 于泽(北京市畜牧总站)

勤勤恳恳建体系 脚踏实地创佳绩—奶牛产业技术北京市创新团队2015年成绩喜人

文│路永强 郭江鹏 于泽(北京市畜牧总站)

奶牛产业技术北京市创新团队基本情况

奶牛产业技术北京市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依照北京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京农发〔2009〕44号)”文件的通知要求,于2012年4月组建。

团队共设置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和田间学校工作站三个层级,专业涵盖繁殖、育种、饲养、营养、兽医、环境、乳品加工、安全、产业经济等9个领域,可全方位为产业前、中、后各环节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团队共设有功能研究室5个,综合试验站8个和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18个。成员分别由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农职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及首农集团、中地畜牧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团队发展情况

2012年5月以来,团队以京郊10个奶牛养殖优势区(县)的规模牛场、养殖合作社(户)为主,开展了系列调研。通过调研,基本达到了“了解北京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掌握奶牛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理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目的。依照“占高端、提效率、降排放、保安全”的团队发展方向,团队将重点通过奶牛疫病防治及健康水平、饲料与营养供应及保障水平、奶牛繁育水平、产业安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等五大水平的全面提高,全方位促进北京市奶牛产业的技术发展。

经过近四年的运行,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对北京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而清晰地认识,大家对自己在团队以及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定位越发明确,践行岗位职责越发自觉而有效。团队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均能根据北京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调研,发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依此开展技术研发、集成和组装,试验与示范,推广与培训、技术交流等工作;各综合试验站站长能够认真履行 “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和定点攻坚的技术支持作用,为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应急服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各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很好地发挥了“触角”作用,及时将团队的技术、产品及信息传达给示范牛场及奶牛养殖场户,又将养殖场户的技术及管理需求反映给团队,为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基层问题归纳、上报、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工作概要

2015年在“调转节”“京津冀一体化”等北京农业大政方针指引下,团队以《团队五年任务规划》为纲,通过产业焦点问题调研、示范牛场建设、试验研究开展、主推技术组装推广、“奶牛保姆行动”推行、团队《工作简报》和《研究简报》及《北京示范牛场监测月报》编撰、行业交流互动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践行了团队精神(和谐、高效、务实、创新)、团队使命(服务奶牛产业,创造美好生活)及工作重点(“五大水平”的全面提升),使团队产业定位(奶源生产基地、供种基地、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和发展方向(占高端、提效率、降排放、保安全)等五年规划的重点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推行和展示,推动了北京市奶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在国内外扩大了团队的影响力,取得了诸多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多方认可。

2015年度主要工作成绩

共开展针对“倒奶、杀牛”等产业发展问题及产业需求调研183次,覆盖10个区县,125个乡镇,185个村,合作组织32个(次),参与专家170人次,综合试验站站长138人次,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117人次,受调研合作组织87人次,养殖场户2434人次。

团队在前期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筛选建设集中展示团队技术成果的示范牛场40个,覆盖牛群21310头,成母牛10626头,约占全市奶牛存栏总数的14.80%。培育进站后备公牛42头,选配种子母牛62头。开展试验研究108项,10个区县178416头次牛只直接参与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覆盖了13个区县338316头次各阶段奶牛。

团队撰写研究报告53篇,发表标注团队论文95篇,其中SCI 24篇,编撰专著13部;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制定标准72项,其中授权专利49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标准1项。

示范推广新技术(产品)82个(项),覆盖牛群395285头次。观摩190次,参与岗位专家85人次,综合试验站站长65人次,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121人次,其他1323人次;培训320次,参与岗位专家230人次,综合试验站站长98人次,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214人次,其他7872人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奶牛保姆行动”510次,培训人数9195人次。组织宣传142次,发放宣传资料32520份,2836人次参加,刊发团队信息简报26期,网络宣传84次,电视宣传5次,电台宣传1次,报纸宣传6次。

团队首次走出北京,亮相黑龙江哈尔滨、天津、山东等地,受到多方好评。团队专家接受CCTV新闻频道专访,团队活动或成员观点在《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农民日报》等网络、报纸得到宣传。团队成员与美国、古巴、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内外同行交流145次,4326人次参与交流。田间学校工作站学员数达到606人,活动日次数357次,3857人次接受培训。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奶牛产业技术北京市创新团队将以“服务奶牛产业,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在京津冀畜牧兽医协同发展的框架下,站在崭新的起点,为本市奶牛产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试验站牛场工作站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DHI参测牛场星级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