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供水工程与环境卫生项目分析

2016-02-20 01:46安宗菊
乡村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临夏县环境卫生饮用水

安宗菊

(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甘肃 临夏 731800)

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供水工程与环境卫生项目分析

安宗菊

(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甘肃 临夏 731800)

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国内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兴建,并进行了扩网建设,解决了北塬、土桥、莲花等11个乡镇、27 206户、13.71万人及所养大小牲畜的饮水问题。

供水工程;环境卫生;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群众主要依靠雨水存集的涝池、井水、地表水及渠道水作为饮用水源,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较差,碘量平均为3.69 mg/L,含氟量平均为1.60 mg/L以上,最高达到2.58 mg/L,细菌总数为210~1 029个/mL,经防疫部门多次化验,细菌总数超过《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的2~10倍,并且水源短缺,群众水事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1 改水前的现状

1.1 自然条件

北塬地区位于临夏县东北部的黄土塬区,地势南高北低,以5°~10°坡度倾斜,海拔在1 866~2 067 m,区内气候属内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温度6.3℃;年积温2 323.5℃;年平均日照为2 567.8 h;年太阳辐射量133 kcal/cm2;年平均降雨量约400 mm,蒸发量约800 mm。项目区内耕地面积0.54万hm2,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蚕豆为主,平均667 m2产量350 kg,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20元。

1.2 饮水方式

临夏县北塬地区群众长期饮用水窑形式储存的北塬渠水及含氟量高的沟谷泉水。特别是冬季,北塬渠水停水长达5个月,窑水远远满足不了饮水需要,实际缺水3个月,许多群众到几里外沟谷人挑、车拉、畜驮高氟水、苦咸水和涝池水。

1.3 水源水质

饮用水源为大夏河河水,大夏河沿岸皮革加工,化工污水的排放及渠道沿途垃圾的倾倒,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经卫生防疫部门多次化验,细菌总数超《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10倍。

1.4 环境污染

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群众文化知识普及率低,卫生设施简单,村容村貌不整,农村一般使用简易的单坑填土厕所,没有防蝇、防蛆、防渗设施,猪羊虽有坑圈,但粪土多是露天堆放,无害化处理率低,直接污染环境。

1.5 与水相关的疾病

受水及环境卫生的影响,致使该区肝炎、痢疾、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一直持高不下,严重威胁着该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下一代的成长。

2 项目实施情况

临夏县北塬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总投资完成1 640.5万元。供水工程完成水源地2处,2 000 m3配水厂1座,3 400 m3配水厂1座;修建500 m3清水池3座,300 m3清水池2座,100 m3清水池4座;埋设输水管道8.65 km,配水管道85.47 km,入户管道573 km;修建各类阀门井316座,把项目规划外的莲花、河西两乡也列入了项目的实施范围。供水工程解决了北塬地区11个乡镇、27 206户、13.71万人及所养大小牲畜的饮水问题;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完成示范村1个,改造公厕3座,校厕8座,户厕580座,畜圈250座;健康教育宣传建成固定宣传横幅栏2处,书写固定标语35条,累计张贴、发放标语、宣传提纲、健教读本10 500张(本)。

3 卫生改水取得的成效

3.1 社会效益

北塬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使该地区11个乡镇、27 206户、13.71万人及所养大小牲畜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每户每天可节约因大量挑水,运水的劳动力0.1个,全供区年可节约劳动力99万个,年可节约劳动费990万元。这99万个劳动力,走南闯北,大搞第三产业,带回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劳务收入,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3.2 环境效益

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提高,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庭院绿化、猪羊圈养已蔚然成风,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有了很大改观,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1]。

3.3 健康效益

供水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饭前便后洗手率、饮用开水率、使用厕所率逐年提高,与水相关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该地区的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年就诊人次逐年下降,每户医疗费用逐年下降。根据对土桥镇尹王示范村10户家庭调查,每户每年可节约医疗费34.60元,该地区年可节约医疗费94万元。通过调查统计,饭前便后洗手率达到88%,饮用开水率达到88%,使用厕所率达到100%;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率中,饮用开水人数年增长5.8%,饭前洗手人数年增长率5.5%,便后洗手人数年增长率5.3%,使用厕所人数年增长率5.2%。

3.4 经济效益

有了稳定的水源,加快了该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使用,首先带动了该地区塑料大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民群众吃到反季节蔬菜。根据县统计局、财政局调查,项目区发展大棚597座,年产值600万元,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随后建立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林果业基地、食品企业,促进了养殖业、高效日光温室、林果业和农业的长足发展,带动了本区及周边地区农林牧的综合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亢春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济效益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370.

R123.9

A

1674-7909(2016)35-59-2

安宗菊(1966-),女,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自来水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临夏县环境卫生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小布鞋大扶贫
临夏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临夏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